“酒”字的由来
相传,酒的酿造者是一农夫。有一年,风调雨顺,家家粮食喜获丰收,农夫家也囤了一个好大好大的粮囤。直到第二年,他家的粮囤还有一大半。 有一天,农夫突然发现自家的粮囤下流出一股液体,散发出一种特别的味道,他想,坏了,一定是粮囤内的粮食发霉腐烂了。心疼之余,农夫伸出手指沾了液体送到鼻子边嗅嗅,咦,有股子麦草的香味!又放嘴里一尝,咦,很独特的味道!
农夫便琢磨开了,是不是可以把吃不完的粮食制成一种美味的饮料,比粮食更便于保存呢?农夫开始冥思苦想,到了废寝忘食、食不知味的地步,却无计可施。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天晚上,农夫做了一个梦,梦里出现了一个白胡子老人家,老人家告诉农夫,做这种饮料,需要一个引子,只要把这引子放入粮食里,美味又易保存的饮料便成功了,什么引子呢?三滴眼泪-(也有说是三滴血的),但这三滴眼泪却不是随随便便的三滴,它必须是三个人的。老人家还特别嘱咐了农夫,这三滴眼泪务必是某日的酉时,在某地出现的三个人的眼泪。
按照梦中指点,农夫在某日的酉时,手执瓷瓶在路边等候。这时,来了一个人,是村里的私塾先生。农夫忙走上前讲明原委。先生想,君子有成人之美,给他一滴眼泪罢。就这样农夫得来了一滴眼泪。
先生走了,农夫继续等。这时,大路上“得得得------”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武士威风凛凛地骑在马上。农夫上前拦在了马的前面。武士脾气很暴躁,一看这情形,火了,拿起马鞭便朝农夫狠狠打来。农夫不躲不闪,任其鞭打。武士很佩服农夫的骨气,住了手并意欲与其结拜金兰。这时农夫讲明了原委,向武士乞求一滴眼泪。武士感动了,学武之人最重一个义字,便很爽快地给了他一滴眼泪。农夫得来了两滴眼泪。
武士骑上马走了,农夫又继续等。但等呀等,却再无一人走过,眼看酉时将过,他急了。突然,他看见草堆旁睡了一个人,便欣喜若狂地奔去,靠近一看,却是村里的傻子。农夫顾不得这许多,便又取了这傻子的一滴眼泪。就这样,农夫的美味又易保存的饮料发明出来了,并很快流传开去,人们争相购买。为了纪念这三滴取自于酉时的三滴眼泪,也为了纪念这梦中的白胡子老人家,农夫给这饮料取名“酒”。
看过不少人的醉态,初喝时,斯文先生一个;再喝,拍桌子叫嚣武人一个;再喝,或哭或笑,或满嘴胡言乱语,更有甚者,拿个刀子逮着人就砍。总之,醉酒者除了倒头便睡者,基本上皆作疯癫之状。于是乎,人分三六九等,饮酒者也分三等,第一等,文人;第二等,武士;第三等,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