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的诗有哪些(关于杨万里古诗)
人物简介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 ,今江西省吉水人, 南宋杰出的诗人、文学家、官员。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政治上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因奸相当权,辞官退居,终忧愤而死。杨万里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先学江西诗派,后学陈师道之五律、王安石之七绝,又学晚唐诗,最后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其诗歌多吟咏自然景物,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细节,乘兴走笔,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幽默诙谐,笔调清新。代表作有《插秧歌》、《竹枝词》、《小池》、《初入淮河四绝句》等。今存诗4200余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今天复习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如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到底,现在的西湖正是六月天。盛夏的风光景色,与春、秋、冬三个季节确是有所不同。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花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艳丽鲜红。
杨万里的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称得上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了对友人林子方依依不舍的眷恋。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这种谋篇布局上的转化,虽有跌宕起伏,却无突兀之感,给人们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这首诗题为送别,一般来讲,送别就少不了离愁别绪。杨万里却只字不提,甚至不写哀景,只着笔于西湖的美,也才有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千古名句,映入眼帘的,只有这无尽的荷花与荷叶,色彩浓烈,鲜艳明丽。从中,似乎察觉不到一点离别的哀伤。他将对友情的眷恋,融入在这盛放的荷花之中。不得不说,这离别之意,写得曲折,也写得十分含蓄。因而,提到西湖的夏天,提到荷花,我们都能想到杨万里这两句经典名句,但提到送别友人,却不太容易想起它来了。
这首诗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杨万里不写西湖的景究竟是怎样的美,怎样的不同,而是写自己对自然造化的美所击中时那种瞬间的感受。其实,西湖的六月,西湖的美景,在常人眼中,并无不同。然而,杨万里却能够找到平常人看不到的新奇与诗意,从而发现西湖异乎寻常的美。整首诗还是应了那句话: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2021年6月22号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今天复习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原文如下: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这首诗的大意是: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欺骗了很多前来爬山的人,骗得他们白白地欢喜一场。当你真正进入到崇山峻岭,正好钻进这个圈子里。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杨万里这首《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自己早行在崇山峻岭中,充分领略着山野的乐趣,以及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整体来看,全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用字凝练,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字词的运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通过学习这首诗,不难发现,生活的道路何尝不是如此呢?生活的道路从来不会是平平坦坦的,平坦只是暂时的,坎坷则是注定的、永恒的。所以,我们最好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必须放眼长远,着眼未来,认真对待,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克服困难,不断攀登,不断前进。
2021年6月16号
《小池》
今天复习杨万里的《小池》,原文如下: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的大意是:初夏的早晨,阳光明媚。幽静的小池边,因为怜惜这份幽静,泉眼中的涓涓细流,正悄然无声地流淌着。池水清澈,映照着浓密的树荫,大概树荫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 有喜爱这种独特美的蜻蜓早早地飞来,顽皮地落在那尖尖的荷叶上头,做着各种优雅的姿势。
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前面提到,杨万里五十岁以后师法自然,独创了诚斋体。那年,杨万里到常州任职,这里民风淳朴、炊烟袅袅、小河流水、田野妖娆,使他感到新鲜,一有空闲,便攀登古城、漫步郊野、河中泛舟,领略大自然的美景。一天,他来到池塘边,只见一汪清泉分出细细的水流汇入池塘,风拂杨柳,影映碧波,小荷刚刚钻出水面,几只蜻蜓或站或飞,虽无粉红色荷花的点缀,倒也清新可爱。杨万里诗兴高涨,即兴作成小诗一首。
杨万里的《小池》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中,他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表现了他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这首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真切感人。杨万里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一体,活泼自然,风趣诙谐,通俗明快。画面鲜活优美: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
杨万里从“小”处入手,诗画融合,清新雅致,意境悠远。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捕捉到景物稍纵即逝的变化,极富情趣。读完这首诗,心中那种美好的感觉油然而生。泉眼爱惜细流,树阴爱惜晴柔,这蜻蜓又何尝不是爱惜着这朵美丽的荷花呢。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有人守护,这应该就是最美好的时刻了吧。
2021年5月7号
《晓行望云山》
今天复习杨万里的《晓行望云山》,诗词原文如下:
霁天欲晓未明间,
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
方知不动是真山。
这首诗诗风非常质朴,诗句明白如话,十分通俗易懂。大意是:昨晚,下了一夜的雨,东方欲晓,天刚蒙蒙亮,也就是黎明时分。诗人出门,目之所及,由近及远,崇山峻岭,层峦叠嶂,连绵不断,一望无际,高低起伏,十分壮观。 忽然,他发现有一座山峰在向上升,似乎一下长高了许多。于是,仔细观察,在对比之下,才知道,那动的,只是因云雾笼罩,造成山长高的假象罢了,只有那不动的山,才是真山。
杨万里从一件小事入手,见微知著,由此及彼,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诉人们:生活中,常有以假乱真的现象发生,但假象终究不能掩盖真实。他一生都在坚持自己为国为民的理想,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从来不为外界的假象所迷惑,更不为权势权贵折腰,始终坚持正义,坚持真理,坚持自我,拳拳报国之心,日月可鉴。透过这首诗,我们也应该有所启发,面对各种繁杂的社会现象,想要不被种种假象所迷惑,就应全面深入地观察事物,辩证地看待问题,擦亮眼睛,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明辨是非,最终做到不惑于心、不乱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