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平仲,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诗人,与其兄文仲、武仲合称“三孔”。其诗歌内容多现实主义,或歌颂新法的成效,或指出新法的弊病。风格较为丰富,一部分类似于苏轼的豪放雄迈,一部分类似于苏辙的流丽清整、通畅明快,还有一部分则是效法前人杜甫。
在群星璀璨的唐宋诗坛,孔平仲属于不知名诗人一类。但不代表他就没有流传千古的名作。如孔平仲的《寄内》一诗,就通过以景抒情的手法,在短短的4句里,道尽了夫妻情深,历来深受称道。《寄内》是孔平仲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它写于公元1093年,也就是宋哲宗元祐八年,孔平仲被惠州别驾途中。
“寄内”中的内,就是内人,妻子的意思。顾名思义,这首诗就是孔平仲寄给妻子的类似家信一样的诗。所以在这首诗中,我们能够看到诗人用极其概括简练的语言,写出了自己告别故乡、离开妻子后,一路上的行旅孤独、艰苦,和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全诗结构独具匠心,语短情长,感人至深。
《寄内》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首先,在结构上,如果按一般叙述方法,这首诗应该是:“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但是孔平仲在这里却用了倒装,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避免平铺直叙,产生跌宕之势,从而使人既能见到景色,又能清楚地从景色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可见孔平仲在结构上的独具匠心。
然后,我们再来看诗的前两句“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它的意思是说,请让我试着说说这一路上所遇到的风景,你才能知道我和你分别后的心情。我们都知道古代诗词中最常用的抒情方法,就是以途中景色,见别后离情。这首诗所采用的就是这种表现手法。
所以当人们读到这两句诗的时候,便会迫不及待想要去了解,究竟是怎样的景色?究竟是怎样的离情?故孔平仲接下来就说:“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即夕阳西下,暮色苍茫,路上的行人愈发稀少,在乱山深处,风雪正迷濛,冷冷清清。
从诗人对“途中景”的描写来看,可知花费的笔墨不多,甚至可以说很少。但是这里的一个“少”字,已经暗示出了他的行旅孤独。一个“深”字,也已经暗示出了他的行旅艰苦。同时这里的“深”字,也含蓄地表达出了诗人对妻子的一片深情。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两句,从它的语气来看,诗人的妻子必是先寄来了信件表达了思念之意。所以孔平仲才会将本来是多少言语都说不完的思念之意,通过寥寥十字的“景”语道出。虽然言尽,但是情却绵绵不绝。这也是孔平仲这首诗的妙处。
综观孔平仲的这首诗,它写出了诗人在孤独寂寞的旅途中对妻子的深情思念,想必他的妻子读后,一定也能在这景色中,感触到他的丈夫寄寓其中的一颗“别后心”。所以总的来说,北宋一位不知名诗人,却写出著名的爱情诗,短短4句道尽夫妻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