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原文(铁杵成针成语故事简短)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
李白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等。
中文名,李白
出生日期,701年(长安元年)
出生地,唐朝碎叶城[1]
字号,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逝世日期,762年
朝代,唐朝
代表作品
《静夜思》《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
主要成就,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
性别,男
陵墓位置,当涂青山西麓
民族,汉族
别名,李十二、李翰林、李供奉、李拾遗、诗仙
信仰,道教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
逝世地点,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县
“铁杵磨成针”是一句老话。话虽老,理恒新。传说李白因此而开悟,成就了大唐一代诗人。其前提是“只要功夫深”。由此推而广之、论而深之,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含藉一个深刻的道理,即要做成一件事、成就一番业,“决心”具有决定性。真正下定了决心,世上就没有办不好的事,困难总是可以被决心克服。
我国唐代著名大诗李白,据说,他年少时候很顽皮,不用心读书。一天,他在家中读书,文章背不下来,便有些不耐烦了,于是放下书本,溜出家门玩去了。
李白来到一条小河旁,看见一个老婆婆在磨什么东西。他来到旁边仔细一看,感到很惊奇,原来是在石头上磨一个大铁棒。
李白问:“老婆婆,您在磨什么呀?”老婆婆一边低头磨,一边回答说:“我要给女儿磨一根绣花针。”李白有些惊奇地问:“什么?这么粗的铁棒要磨成绣花针,这可能吗?”老婆婆很严肃地说:“孩子,你别看这铁棒很粗,只要天天磨,就会越磨越细。功夫到了就可以磨成针了。”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沉思了很久,才慢慢离去。
李白觉得老婆婆说得很对,话里面有很深的道理。他为自己不好好学习而惭愧,决心今后要向老婆婆学习,发愤努力。李白回家后,拿起刚放下的书本,一遍一遍地背诵,一段一段地记着,从此以后,李白再也不贪玩了,由于发愤读书,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大诗人。
从“铁杵”到“针”,是一个事物发展关联的过程,有其系统性和完整性,提示我们在强调“磨”的毅力和恒心以成大事时,要始终明白有“根”有“源”才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必然进程。天雨大,不润无根之草;商道宽,只度有心之人。有心人,遇事多动脑筋,做事多个心眼,难事多份坚持,凡事三思而后行,循根而前行,才会有真正的坦途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