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二赏析(咏怀古迹其二赏析结构)

世人眼中的我,构不成我的万分之一!

杜甫的一生,辗转流离,居无定所,明明自己一生郁郁不得志,却又心怀天下苍生,这样的境况让他的内心世界和他的诗作,给了世界一份厚重,一份沧桑。尤其是读他的《咏怀古迹其二》这首诗,我仿佛看到了他凭吊宋玉的身影,只是他面前的宋玉画像,变成了他自己,他的这首诗,是为宋玉而悲,更是为自己的而悲。

咏怀古迹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这宋玉的故居处,飘零的落叶深知宋玉心中的悲哀,宋玉的文采风流,儒雅神韵,足以成为我的老师。站在宋玉的故居凭吊他,回想千年前他的往事,我留下了同情的泪水,那是身世同样凄凉的我,在这个时代的感慨。光阴荏苒,江山犹在,宋玉的文章依旧流传世间,他笔下的云雨巫山的故事,到底是荒唐的梦还是真的,已经无法考证。当年宋玉效力的楚国王宫早已经湮没,周围的人指点的遗迹地址却令人怀疑。

宋玉故居

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也就是公元七七六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沿路游历了诸多历史景点,并留下了《咏怀古迹》诗组。这是其中的第二首,感怀宋玉人生的诗,是杜甫触景生情,将自己内心的情绪和眼前的景色结合,发出了感慨。

宋玉雕像

诗的前半部分,是感慨宋玉和自己一样,怀才不遇,满腔的抱负无处施展。说宋玉的故居处的树叶飘零,是因为感受到了宋玉内心的悲凉而落下,但在自己的眼中,那个风流儒雅的宋玉,和自己一样,可以成为自己的导师。因为在杜甫看来,宋玉的人生经历,和自己太像了,两人不过是所处的时代不同,若是在同一时代,自己定然是要去拜见宋玉的

楚国宋玉

诗的后半部分,则是为宋玉鸣不平,觉得世人错误地定位了宋玉,和宋玉的初心不同,可能杜甫自己也预料到了自己百年之后,世界会因为什么而记住他,提前发出了自己内心的悲凉感慨。在杜甫看来,世人眼中的宋玉,不过是个文人墨客,但他知道,宋玉的内心,是想要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为国家有所贡献的,只可惜不被重用,壮志难酬。杜甫为宋玉叫屈,为宋玉不甘。但更多地,杜甫可能也发觉自己以后被世人所认知,也是因为自己的诗作,而不是因为自己的政治成就,他悲宋玉,更是在为自己而悲。

杜甫

说起被世界所误解这个问题,我忽然想起了两个新闻,一个是去年年末,浙江一菜市场中,一位六旬老太被人误会偷甲,被气晕过世,而后监控最后证明偷甲鱼的另有其人,老太太因为误解,失去了生命。还有就是那个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的事件,这件事给那位女士的生活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但抗下来后的她积极寻找法律途径,为自己赢得了正义,让造谣的人付出了代价。

菜市场水产摊位

世界上总有各种各样的无事生非,各种各样的误解和偏见,乃至是造谣,他们认知中的我们,并非真实的我们,我们不能被这样的误解和偏见所打败,不论结果如何,我们要向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我们不是你所认知的那样,那位老太太没有偷甲鱼,那个拿快递的女子没有出轨,宋玉和杜甫的职业不是诗人,他们是政治家,他们是为国效力的官员。这才是真实的他们,至于世界如何看待,发出声音后,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世界会有如何反应,则不是我们自己所能掌控的。

认清自己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但我们也需要坚守住自己的初心,清楚地认知自己,定位自己,而后去做这样的自己,自己把自己的位置摆正确,才能让世界看到真实的自己!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