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苏轼翻译(西江月苏轼照野弥弥浅浪赏析)

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瀰瀰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娇,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简注:

瀰瀰,水波荡漾。层宵,层层云气。障泥,垂于马腹两侧用以挡尘的布或锦。骄,马纵腾。可惜,可爱。琼瑶,美玉,此处指月光映照的溪水。欹枕,斜靠枕头。杜宇,杜鹃,鸟名。

词意散绎:

月光照着旷野,如金波浅浅,

天空飘浮过隐约的云气几道。

障泥还没解开,白马就蹦了起来,

我醉了,想在这芳草地上睡一觉。

月光映在溪水中,景色真美好。

别让马儿把水中的琼瑶踏碎了。

解开马鞍曲臂斜靠在那绿杨桥,

杜鹃声中又却是新的一天来到。

评析:

据词前小序,这首词当作于元丰五年(1082)春。或者与前次介绍的两首《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和“西塞山前白鹭飞”作于同一时候。王宗堂《苏轼词编年笺注》,龙榆生《东坡乐府笺》都是这样编排的。

小词叙写自己骑马醉经溪桥的经历。仿佛是高明的画家,以丰富的色彩,绘出了溪桥美丽的夜色。俯视只见明月照射下的无边旷野,流淌的溪水叮咚作响;俯观则是广阔的天宇,层层云霄隐约可见。诗人比画家更高明之处在于:画家只能画出月下乘马,醉眠芳草的形象;却画不出幕天席地,纵情风月,诗人的潇洒胸怀。画家只能画出“可惜一溪风月”的迷人景色;却画不出“莫教踏碎琼瑶”的诗意想象和对自然的亲近和关爱。

词的小序也是一篇绝妙小品,空灵澄澈的意境,删繁就简的文笔,与词的本身互相发明,相得益彰。

附图六幅,黄州和优美的溪桥。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