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是南朝刘宋政权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刘道邻)次子刘义庆组织一班文人,集体创作的一本笔记体小说,主要记载东汉末、三国、两晋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
文学 第四(中)
【原文】
36.王逸少①作会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孙兴公②谓王曰:“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王本自有一往隽气,殊自轻之。后孙与支共载往王许,王都领域,不与交言。须臾支退。后正值王当行,车已在门,支语王曰:“君未可去,贫道与君小语。”因论《庄子·逍遥游》。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自已。
【注释】
①王逸少:王羲之,字逸少。
②孙兴公:即孙绰。见《言语》第84则注①。
【翻译】
王羲之任职会稽内史,初到任时,支道林也在那里。孙绰对王羲之说:“支道林见解新颖,标新立异,思考的问题实在很好,你想不想见见他?”王羲之素来就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很轻视支道林。后来孙绰和支道林一起坐车去王羲之处,王羲之刻意保持距离,不和支道林交谈。不一会儿支道林就告退了。后来有一次正碰上王羲之要外出,车子已经在门口等着了,支道林对王羲之说:“您先别走,我想和您说一小会儿话。”就开始谈论《庄子·逍遥游》。支道林说了洋洋数千言,才气、辞藻都新鲜奇妙,像交映生辉的灿烂鲜花。王羲之最终脱下外衣不再出门,留恋不止。
【原文】
37.三乘①佛家之义,支道林分判,使三乘炳然。诸人在下坐听,皆云可通。支下坐,自共说,正当得两,入三便乱。今义弟子虽传,犹不尽得。
【注释】
①三乘:佛教所说的“三乘”即三种交通工具,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之三种法门: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翻译】
三乘的教义一向是佛教中的一个难点,支道林一一分析讲解后,三乘就都变得鲜明清晰了。众人在下座听讲时,都说能够理解。支道林讲完下座,大家自己互相解释,就只能理解两乘,进入三乘便混乱了。现在他的弟子虽然仍旧流传着他讲的义理,却并不能完全理解。
【原文】
38.许掾①年少时,人以比王苟子②,许大不平。时诸人士及支法师并在会稽西寺讲话,王亦在焉。许意甚忿,便往西寺与王论理,共决优劣。苦相折挫,王遂大屈。许复执王理,王执许理,更相覆疏,王复屈。许谓支法师曰:“弟子向语何似?”支从容曰:“君语佳则佳矣,何至相苦邪?岂是求理中之谈哉!”
【注释】
①许掾:许询,曾被召为司徒掾。
②王苟子:王修(334—357)字敬仁,小字苟子,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王濛之子。东晋著作郎、书法家。擅长隶书、行书,与王羲之、许询交好。
【翻译】
司徒掾许询年轻时,时人把他跟王修相提并论,许询很不服气。当时许多名士一起和支道林法师在会稽的西寺讲论,王修也在。许询心里很不平,便去西寺跟王修辩论玄理,来判定两个人到底谁更优秀。许询用尽全力,彻底辩倒了王修。之后许询用王修的义理,王修用许询的义理,再次反复辩论,王修又被驳倒。许询问支法师说:“弟子刚才的谈论怎么样?”支道林从容地回答:“你的谈论好是好,何至于要苦苦相逼呢?这哪里是寻求真理的辩论啊!”
【原文】
39.林道人诣谢公。东阳时始总角,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
【翻译】
支道林和尚去拜访谢安。后来的东阳太守谢朗当时才八九岁,病刚好,身体还禁不起劳累,他跟支道林一起谈论玄理,最后互相苦苦相逼。他母亲王夫人一直在墙壁后听着,一再派人叫他回去,谢安却留着他不让走。王夫人就自己出来,说:“我年纪轻轻就寡居了,一生的寄托只有这个孩子了。”流着泪抱着孩子回去了。谢安对大家说:“家嫂的言辞情意都很激昂,很值得传诵,可惜不能让朝官们见到!”
【原文】
40.支道林、许掾诸人共在会稽王斋头,支为法师,许为都讲①。支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辨其理之所在。
【注释】
①魏晋时代佛教仪轨,和尚开讲佛经时,一人唱经,称为都讲;一人讲解,称为法师。
【翻译】
支道林和司徒掾许询等人都在会稽王司马昱的书房里,支道林做主讲法师,许询做都讲。支道林每讲明白一个义理,满座的人都心满意足;许询每提出一个疑难问题,所有人也都兴奋鼓掌。大家只是共同赞叹他们辞藻的美妙,并不在意他们在讲什么义理。
【原文】
41.谢车骑在安西艰中①,林道人往就语,将夕乃退。有人道上见者,问云:“公何处来?”答云:“今日与谢孝剧谈一出来。”
【注释】
①谢车骑:谢玄。后文提到的谢孝也是他,当时在守孝期间。艰即父母之丧。
【翻译】
车骑将军谢玄服父丧期间,支道林去他家跟他清谈,傍晚才告辞。有人在路上见到了他,问道:“林公您从哪儿来的?”支道林回答:“今天和谢孝畅谈了一次回来。”
【原文】
42.支道林初从东出,住在东安寺中。王长史宿构精理,并撰其才藻,往与支语,不大当对。王叙致作数百语,自谓是名理奇藻。支徐徐谓曰:“身与君别多年,君义言了不长进。”王大惭而退。
【翻译】
支道林刚从会稽到建康时,住在东安寺里。左长史王濛事先想好义理的大纲,准备好丰富的辞藻,去和支道林清谈,却无法匹敌。王濛做了长篇论述,自己觉得自己义理精当、辞藻华丽,支道林却慢慢地说:“我和您分别多年,您的义理、言辞都没有一点长进啊。”王濛非常惭愧地告辞走了。
【原文】
43.殷中军读《小品》,下二百签,皆是精微,世之幽滞。尝欲与支道林辩之,竟不得。今日《小品》犹存。
【翻译】
中军将军殷浩研读《小品》,加了二百张字条来标明疑难之处,都是最精妙幽微的地方,对世人来说都很深奥难解。殷浩曾经想和支道林一起辨明这些问题,最后也没如愿。现在那部《小品》还保存了下来。
【原文】
44.佛经以为祛练神明,则圣人可致。简文云:“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
【翻译】
佛经认为摆脱烦恼、修炼智慧,就能够做到佛的境界。简文帝司马昱说:“不知道是否能达到最高境界?然而,道家陶冶修炼的功效,还是不可以抹杀的。”
【原文】
45.于法开①始与支公争名,后情渐归支,意甚不分。遂遁迹剡下。遣弟子出都,语使过会稽,于时支公正讲《小品》。开戒弟子:“道林讲,比汝至,当在某品中。”因示语攻难数十番,云:“旧此中不可复通。”弟子如言诣支公,正值讲,因谨述开意。往反多时,林公遂屈。厉声曰:“君何足复受人寄载来!”
【注释】
①于法开(生卒年不详):东晋高僧、医家,剡县(今浙江绍兴下辖嵊州市、新昌县一带)人,精于医术及佛释之道。
【翻译】
于法开和尚起初跟支道林争夺名气,后来大家渐渐偏向了支道林,他很不服气,去剡县隐居了。某次,他派弟子去京都,告诉他一定要经过会稽,当时支道林正在会稽讲《小品》。于法开告诫弟子说:“等你到达时,支道林的《小品》应该正在讲某一品。”他就为弟子演示了几十个来回的攻诘辩难,说:“过去这些地方是解释不通的。”弟子照他的嘱咐去拜访支道林。支道林正在宣讲,弟子便小心地陈述了于法开的见解,双方反复辩论了很久,支道林最后辩输了,于是厉声说:“您何苦帮人运东西过来呢?”
【原文】
46.殷中军问:“自然无心于禀受,何以正善人少,恶人多?”诸人莫有言者。刘尹答曰:“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一时绝叹,以为名通。
【翻译】
中军将军殷浩问:“大自然为人类赋予秉性时,是无心的。那为什么世上却好人少,坏人多?”没有人说得出来。刘惔回答说:“这就好像把水泼到地上,水也只是四处流淌,绝没有流成正方正圆的形状的。”大家都非常赞叹,认为这是通达的名言。
【原文】
47.康僧渊①初过江,未有知者,恒周旋于市肆,乞索以自营。忽往殷渊源许,值盛有宾客,殷使坐,粗与寒温,遂及义理。语言辞旨,曾无愧色;领略粗举,一往参诣。由是知之。
【注释】
①康僧渊,晋朝人,本西域人,生于长安。东晋名僧。
【翻译】
康僧渊刚到江南的时候,还没有人了解他的才能,他常常在街市上来回走,靠乞讨来养活自己。一次,他突然到殷浩家去,正好碰上很多宾客在座,殷浩让他坐下,和他略微寒暄了几句,便开始谈义理。康僧渊的言谈意趣,比起他人来竟然毫无愧色;不管是有深刻领会的,还是粗略提出的义理,都是他深入钻研过的。正是由于这次清谈,众人才了解了他。
【原文】
48.殷、谢诸人共集。谢因问殷:“眼往属万形,万形来入眼不?”
【翻译】
殷浩、谢安等人聚会在一起。谢安便问殷浩:“人们用眼睛去看事物万象,万象是否就会进入眼睛里呢?”
【原文】
49.人有问殷中军:“何以将得位而梦棺器,将得财而梦矢秽?”殷曰:“官本是臭腐,所以将得而梦棺尸;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污。”时人以为名通。
【翻译】
有人问中军将军殷浩:“为什么要得到官位时会梦见棺材,要得到钱财时会梦见粪便?”殷浩回答:“官位本来就是腐臭的东西,所以得到它之前就会梦见棺材和尸体;钱财本来就是粪土,所以得到它之前就会梦见脏东西。”当时的人认为这是通达的名言。
【原文】
50.殷中军被废东阳①,开始看佛经。初识《维摩诘》,疑“般若波罗密”太多;后见《小品》,恨此语少。
【注释】
①永和九年(353)殷浩北伐失败被桓温弹劾,之后被废为庶人,迁居在东阳郡信安县(今浙江衢州)。
【翻译】
中军将军殷浩被免职,迁到东阳郡,这才开始看佛经。开始看《维摩诘经》时,怀疑“般若波罗密”这句话太多了;后来看《小品》,已经了解了这句话的意旨,又为这样的话太少了而惋惜。
【原文】
51.支道林、殷渊源俱在相王许。相王谓二人:“可试一交言。而才性殆是渊源崤函之固。君其慎焉!”支初作,改辙远之,数四交,不觉入其玄中。相王抚肩笑曰:“此自是其胜场,安可争锋!”
【翻译】
支道林、殷浩都在相王府中,相王(简文帝司马昱曾为丞相,故亦称相王)对两人说:“你们可以试着辩论一下。不过才性问题差不多是殷浩难以攻破的壁垒,您可要谨慎啊!”支道林刚开始论述时就改变方向,远远避开才性问题;但是来回辩论了几次,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殷浩的玄理中。相王抚着他的肩膀笑道:“这本就是他的强项,哪能跟他争胜呢?”
【原文】
52.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①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公:“谟定命。远猷辰告②。”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注释】
①遏:谢玄,小字遏。
②谟(xūmó):指远大宏伟的谋划,本段出自《诗·大雅·抑》。意为重大计划事关天命,必须提前告知民众。
【翻译】
谢安在子侄们聚会时,问:“《诗经》里哪一句最好?”谢玄称赞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最好。”谢安说:“‘谟定命,远猷辰告’最好。”他说的这句诗特别有高雅士人的深远意趣。
【原文】
53.张凭①举孝廉,出都,负其才气,谓必参时彦。欲诣刘尹,乡里及同举者共笑之。张遂诣刘,刘洗濯料事,处之下坐,唯通寒暑,神意不接。张欲自发,无端。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真长延之上坐,清言弥日,因留宿。至晓,张退,刘曰:“卿且去,正当取卿共诣抚军。”张还船,同侣问何处宿,张笑而不答。须臾,真长遣传教觅张孝廉船,同侣惋愕。即同载诣抚军。至门,刘前进谓抚军曰:“下官今日为公得一太常博士妙选。”既前,抚军与之话言,咨嗟称善,曰:“张凭勃窣为理窟②。”即用为太常博士。
【注释】
①张凭:字长宗,吴郡人。累迁吏部郎,御史中丞,司空长史。
②勃窣:才华由内而外散发。理窟:是义理的洞窟。
【翻译】
张凭被举荐做了孝廉后,到京城去,仗着自己的才气,觉得自己一定能跟当时的名人交往。他想去拜访丹阳尹刘惔,他的同乡和一同被举荐的人都笑话他。张凭最后还是拜访了刘惔,当时刘惔正忙于梳理事务,把他安排在下座中,只寒暄了一下,并没有注意他。张凭想自己开个话头,没有合适的机会。不久,长史王濛等名流们来清谈了,主客间有不能沟通的地方,张凭便远远地在末座上分析评判,言辞精练,主旨深刻,能让大家的心意完全表达出来,满座的人都很惊奇。刘惔把他请到上座,跟他清谈了一整天,还留他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张凭告退,刘惔说:“你先回去,我会带你一起去见抚军。”张凭回到船上,同伴问他昨晚在哪儿住的,张凭笑而不答。没多久,刘惔派郡吏找“张孝廉”所在的船,同伴们都很惊愕。刘惔就和他一起坐车去见抚军。到了门口,刘惔先进去对抚军说:“下官今天给您找到一个太常博士的好人选。”到了抚军面前,抚军跟他谈话,赞叹称好:“张凭才气迸发,是义理之窟啊。”马上就任命他做了太常博士。
【原文】
54.汰法师①云:“六通、三明②同归,正异名耳。”
【注释】
①汰法师:竺法汰(320—387),东莞(今山东沂水)人,东晋高僧。
②六通:佛教名词,指六种超人间而自由无碍的神通。三明,佛教名词,指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
【翻译】
汰法师说:“六通和三明是一回事,只是名字不一样而已。”
【原文】
55.支道林、许、谢盛德,共集王家。谢顾谓诸人:“今日可谓彦会。时既不可留,此集固亦难常,当共言咏,以写其怀。”许便问主人有《庄子》不,正得《渔父》一篇。谢看题,便各使四坐通。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许语,叙致精丽,才藻奇拔,众咸称善。于是四坐各言毕。谢问曰:“卿等尽不?”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竭。”谢后粗难,因自叙其意,作万余语,才峰秀逸,既自难干,加意气拟托,萧然自得,四坐莫不厌心①。支谓谢曰:“君一往奔诣,故复自佳耳!”
【注释】
①厌心:厌,满足。厌心,心满意足。
【翻译】
支道林、许询、谢安等品德高尚之人都聚集在王濛家。谢安环视众人说:“今天可以说是才子盛会。既然时间留不住,这样的盛会也不可多得,大家应该一起交谈吟咏,来抒写自己的情怀。”许询便问主人家有没有《庄子》,只找到了其中的《渔父》一篇。谢安看了题目,就叫座众人各自来讲解。支道林先讲,他一共说了七百来句,讲解义理精妙优美,才情辞藻新奇不俗,大家都说很好。众人一一陈说完毕后,谢安问道:“大家说完了吗?”大家都说:“今天的言论,没有什么保留了。”谢安就大致提出了一些疑问,畅谈了自己的看法,一口气说了一万多句话,才思高妙脱俗,本就难以被赶上,加上他在情怀上别有寄托,意趣萧然,所有人都心悦诚服。支道林对谢安说:“您一向抓紧时间钻研,当然特别出众啊!”
【原文】
56.殷中军、孙安国、王、谢能言诸贤,悉在会稽王许。殷与孙共论《易象妙于见形》,孙语道合,意气干云。一坐咸不安孙理,而辞不能屈。会稽王慨然叹曰:“使真长来,故应有以制彼。”即迎真长,孙意己不如。真长既至,先令孙小圣自叙本理。孙粗说己语,亦觉殊不及向。刘便作二百许语,辞难简切,孙理遂屈。一坐同时拊掌而笑,称美良久。
【翻译】
中军将军殷浩、孙盛、王濛、谢尚等擅长清谈的名士,全都聚集在会稽王司马昱的官邸里。殷浩和孙盛两人一起谈论《易象妙于见形论》一文,孙盛把“易”理跟道家思想结合在一起谈,意兴高昂。所有人都不接受他说的道理,但是又驳不倒他。会稽王感慨地叹息说:“要是刘惔来了,肯定有办法制服他。”就派人去接刘惔,这时孙盛已经觉得自己不行了。刘惔到了后,先让孙盛把之前说的道理再说一遍。孙盛大概复述了一下,也觉得比不上之前所说的。刘惔就说了二百多句话,论述和质疑都很简明、贴切,孙盛就被驳倒了。大家同时拍手欢笑,赞美了很久。
【原文】
57.僧意①在瓦官寺中,王苟子来,与之共语,便使其唱理。意谓王曰:“圣人有情不愿?”王曰:“无。”重问曰:“圣人如柱邪?”王曰:“如筹算,虽无情,运之者有情。”僧意云:“谁运圣人邪?”苟子不答答应而去。
【注释】
①僧意:东晋僧人,生卒事迹不详。
【翻译】
僧意和尚住在瓦官寺里,王修来了,和他一起清谈,让他先起个头。僧意问王修:“佛有没有感情?”王修说:“没有。”僧意又问道:“那佛就跟柱子一样吗?”王修说:“像筹码,自己虽然无情,使用它的人却有情。”僧意又问:“是谁在使用佛呢?”王修答不出来,就走了。
【原文】
58.司马太傅问谢车骑:“惠子其书五车①,何以无一言入玄?”谢曰:“故当是其妙处不传。”
【注释】
①惠施写的书简,能装五车,常用此典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惠子(前390—前317),姓惠,名施,战国中期宋国商丘(今河南商丘)人。著名政治家、哲学家,名家学派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庄子的好友。擅长辩论。
【翻译】
太傅司马道子问车骑将军谢玄:“惠子写了五车书,为什么没有一句话涉及玄学?”谢玄回答:“当然是因为玄学的妙处难以言传。”
【原文】
59.殷中军被废,徙东阳,大读佛经,皆精解,唯至事数①处不解。遇见一道人,问所签,便释然。
【注释】
①事数:佛家语,指一切事物的名相,含五阴、十二入、四谛、十二因缘、五根、五力、七觉支等内容。
【翻译】
中军将军殷浩被罢官后,迁居东阳,读了很多佛经,都能深刻地理解,只是读到“名相”相关的地方不太懂,后来碰见了一个和尚,就拿自己用签条标出来的问题向他请教,就全都明白了。
【原文】
60.殷仲堪精核玄论,人谓莫不研究。殷乃叹曰:“使我了解《四本》,谈不上迟①尔!”
【注释】
①不翅:不只,不止。翅通“啻”。
【翻译】
殷仲堪精心研究了道家学说,人们说没有什么是他没研究过的。他自己却叹息说:“假使我能理解《四本论》,清谈的水平还不止于此!”
【原文】
61.殷荆州曾问远公①:“《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远公笑而不答。
【注释】
①远公:慧远大师(334—416),俗姓贾,中国东晋时人,雁门郡楼烦县(今山西原平大芳乡茹岳村)人。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居庐山,与刘遗民等同修净土,为净土宗之始祖。
【翻译】
荆州刺史殷仲堪曾经问慧远大师:“《易经》以什么为本体?”慧远回答说:“《易经》以感应为本体。”殷又问:“铜山在西方崩塌,灵钟在东方就会响应,这就是《易经》吗?”慧远笑而不答。
【原文】
62.羊孚弟娶王永言女①。及王家见婿,孚送弟俱往。时永言父亲东阳②尚在,殷仲堪是东阳女婿,亦在坐。孚雅善理义,乃与仲堪道《齐物》。殷难之,羊云:“君死后当得见同。”殷笑曰:“乃可得尽,何必相同!”乃至四番后一通。殷咨嗟曰:“仆便无以相异!”叹为新拔者久之。
【注释】
①羊孚弟:羊辅,字幼仁,官至卫军功曹。王永言:王讷之,字永言,东晋琅琊人。历官尚书左丞、御史中丞。
②东阳:王临之,王讷之的父亲,官东阳太守。
【翻译】
羊孚的弟弟羊辅娶了王永言的女儿。到王家接待女婿的时候,羊孚送他弟弟一起过去。这时王永言的父亲王临之还在人世,殷仲堪是王临之的女婿,也在座。羊孚很擅长名理之说,便和殷仲堪一起谈论《庄子·齐物论》。殷仲堪反驳了羊孚,羊孚说:“经过四次辩驳,您就会发现有跟我相同的地方。”殷仲堪笑着说:“我一定会把自己的意见表述到底的,哪会跟你相同!”四次辩论后,居然真的相通了。殷仲堪赞叹:“我真的没有什么跟你不同的了!”他久久地赞叹羊孚是后起之秀。
【原文】
63.殷仲堪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
【翻译】
殷仲堪说:“三天不读《道德经》,就会觉得舌根发硬。”
【原文】
64.提婆①初至,为东亭第一讲《阿毗昙》。始发讲,坐裁半,僧弥便云:“都已知晓。”即于坐分数四有意道人,更就余屋自讲。提婆讲竟,东亭问法冈道人曰:“弟子都未解,阿弥那得已解?所得云何?”曰:“大略全是,故当小未精核耳。”
【注释】
①提婆:即僧伽提婆(约4世纪)。佛教僧人,译经师,本姓瞿昙氏,北印度罽宾人。于苻秦建元年间(365—384)到中国长安,开始译经讲学生涯,备受中土僧俗敬重。
【翻译】
提婆刚到京城,到东亭侯王珣家去讲解《阿毗昙经》。第一讲刚开始,讲到一半,弟弟僧弥就说:“我都明白了。”就从座中分出几个有见解的和尚,去其他的房间里自己讲解。提婆讲完后,王珣问法冈和尚:“弟子一点都没听懂,阿弥陀佛怎么就都懂了呢?他所谓的心得到底怎么样?”法冈说:“大体上都是对的,只是细节还不够严谨而已。”。
【原文】
65 桓南郡与殷荆州共谈,每相攻难,年余后,但一两番。桓自叹才思转退,殷云:“此乃是君转解。”
【翻译】
桓玄和荆州刺史殷仲堪在一起清谈,常常互相辩难,一年多后,就只辩论一两次而已。桓玄感叹自己的才思越来越倒退了,殷仲堪说:“这其实是您领悟得越来越深了。”
【原文】
66.文帝尝令东阿王①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注释】
①东阿王: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第三子,生前曾被封为东阿王,又被封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故又称陈思王。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翻译】
魏文帝曹丕曾经命令东阿王曹植在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完不成就要处死他。曹植马上就写了一首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魏文帝脸上露出了非常羞愧的神色。
【原文】
67.魏朝封晋文王为公,备礼九锡①。文王固然不受。公卿将校当诣府敦喻,司空郑冲驰遣信就阮籍求文。籍时在袁孝尼②家,宿醉扶起,书札为之,无所点定,乃写付使。时人以为神笔。
【注释】
①九锡是中国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jùchàng,祭礼上用的香酒,以罕见的黑黍和郁金草酿成)。
②袁孝尼:袁准,字孝尼,陈郡扶乐人。魏国郎中令袁涣第四子,入晋拜给事中。
【翻译】
魏朝封司马昭为晋公,备好了九锡之礼,司马昭坚决推辞,不肯接受。朝中的高级文武官员应该去他的府邸敦促他执行皇帝的命令,司空郑冲飞速派人找阮籍写劝进文。阮籍当时在袁准家,宿醉未醒,被人扶起来,在木札上写了草稿,一处都没改,就抄好交给了来人。当时人们认为他是“神笔”。
【原文】
68.左太冲①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思意不惬。后示张公②,张曰:“此二京可三。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思乃询求于皇甫谧③。谧见之嗟叹,遂为作叙。于是先相非贰者,莫不敛衽赞述焉。
【注释】
①左太冲:左思(约250—约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的现象。
②张公:指张华。
③皇甫谧(215—282):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郡朝那县(今甘肃省灵台县)人。三国西晋时期学者、医学家、史学家,东汉名将皇甫嵩曾孙,名重一时。
【翻译】
左思刚写完《三都赋》时,当时的人们争相嘲笑讽刺他,左思心里很不舒服。后来他把文章拿给张华看,张华说:“这可以和《两都赋》《二京赋》鼎足而三。可是您的文章还没被世人看重,应当拿去让名士推荐一下。”左思便去向皇甫谧请教并恳求推荐。皇甫谧看了之后非常赞赏,就给它写了序。很快,那些之前笑话左思的人,又都怀着敬意赞扬他了。
【点评】
人总是迷信权威,自己没有辨别好坏善恶的能力,多么愚昧而可悲。
【原文】
69.刘伶①著《酒德颂》,意气所寄。
【注释】
①刘伶:生卒年不详,字伯伦,沛国(今安徽淮北)人,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被称为“酒仙”。
【翻译】
刘伶写了一篇《酒德颂》,这是他自己心意情趣的寄托。
【原文】
70.乐令善于轻言,而不擅长于手笔。将让①河南尹,请潘岳为代表。潘云:“可作耳,要当得君意。”乐为述己所以为让,标位二百许语。潘直取错综,便成名笔。时人咸云:“若乐不假潘之文,潘不取乐之旨,则无以成斯矣。”
【注释】
①让:辞去,辞职。
【翻译】
尚书令乐广擅长清谈,但不擅长写文章。他想辞掉河南尹的官职,请潘岳替他写奏章。潘岳说:“可以写啊,就是必须先知道您的想法。”乐广便对他阐述自己辞职的原因,说了二百来句话。潘岳直接把他的话拿来交叉编排了一遍,就成了一篇名作。当时的人都说:“如果乐广不借潘岳的文辞,潘岳不借乐广的立意,就无法写出这篇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