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骜伐魏文言文翻译(蒙骜伐魏阅读答案)

卷第六 秦纪一 昭襄王五十二年(前255)~始皇帝十九年(前228)

赵国被灭以后,秦国的版图扩张到燕国边境。以前有老赵顶着,老燕总是感觉传说中的暴秦还很遥远,以至于还经常抽冷子戳赵国一下,搞得老赵顾头不顾腚很是狼狈。现在可好,老赵终于挂了,这下要直面强秦,燕国这下傻眼了。

话说这燕国的太子丹其实一直以来都在琢磨怎么对付秦国——更确切地说,是怎么报复秦王政。原来,燕太子丹年幼时到赵国当人质,而当时,秦王政母子也在赵国,还没被秦庄襄王子楚接回去。两人年纪相当,境遇也类似,少年人很快就能混熟,也算是发小了。然而,秦王政即位后,燕太子丹又被派到秦国当人质。燕太子丹本来还以为,既然有小时候的渊源,那在秦国就能抱秦王政的大腿了吧?至不济也应该比在赵国时过得舒心吧?

然而,他实在是想多了,秦王政对他是百般刁难、侮辱——大概是因为,一见到燕太子丹,就会让秦王政想起在赵国朝不保夕的悲惨生活吧。

对这种丝毫不念旧情的行为,燕太子丹当然是不忿的;于是瞅准机会,燕太子丹就逃回了燕国,然后整天画圈圈琢磨怎么给这小政点颜色看看。

《秦时明月》里的燕太子丹

燕太子丹跑去问自己的老师鞠武,鞠武就耐心地教他:“要对付这秦国啊,你不能自己单干,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具体来说啊,你得……”结果鞠武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燕太子丹抱怨道:“老师啊,你这招太绕太费劲,听得我好郁闷。”鞠武还郁闷呢!对付强秦,就是拉上三晋与齐楚(彼时韩赵两国尚未灭亡),加上北边的匈奴,恐怕都不够看,哪有什么捷径可循!

又过了不久,秦国一个叫樊於期的将军犯了军法,逃到燕国,燕太子丹就收容了他。鞠武又劝道:“你之前擅自从秦国逃跑,已经惹秦王不满;现在又收留秦国的通缉犯,这不找抽吗?赶紧把人赶到匈奴那里。”燕太子丹却觉得,樊於期投奔自己,那是看得起自己,怎么能随便舍弃他呢?不干!鞠武叹道:“夫行危以求安,造祸以为福,计浅而怨深,乃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真是一针见血!果然是知徒莫若师,鞠武早就看出来了,燕太子丹仅仅是想单纯地报复秦王政,至于燕国的国家利益,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果然,燕太子丹的主意,是搞刺杀。要知道,不论古今中外,像斩首、刺杀这种行动要想真正实现战略上的目标,必须是在对手实力相差无几——比如专诸刺王僚,或者强者对弱者——比如美帝斩首本拉登。如果是弱者对强者,失败了固然会加速灭亡。即使成功了,也许会造成对方内部一时的混乱,但也就最多延几年命而已——比如东汉初年,白帝公孙述先后暗杀掉了两员汉光武帝派来平蜀的大将,但最终还是身死国灭;又如明智光秀发动本能寺之变做掉织田信长,最后还是被丰臣秀吉摘了桃子。所以说,只有绝对的实力才是王道。

——但这些,都不在燕太子丹的考虑范围内,他就如一介赌徒,把整个燕国押上台面,进行一场疯狂而绝望的豪赌。

燕太子丹听说卫国有个叫荆轲的人,是天下勇士,就相中此人作为刺客。燕太子丹好吃好喝供着荆轲,感觉时机成熟后,就求荆轲刺秦王——燕太子丹还算没全忘自己的祖国,要求荆轲如果可能,最好像春秋时曹沫威胁齐桓公那样,先把秦王政劫持起来当人质;如果机会不允许,再杀掉秦王政。荆轲吃人家的嘴软,只好答应了——然而最后,坏就坏在这燕太子丹一时的爱国心发作。

赵国被灭后,对付秦王政又有了更紧迫的意义,毕竟秦军已经兵临城下了。燕太子丹每天都去催荆轲。本来荆轲大概是不想去的——废话,谁没事干想找死?但他已经被燕太子丹盯上,再想耍赖,估计没好下场,只好说:“我空手去,秦王凭什么接见我。所以我需要信物——樊於期的脑袋,和燕国督亢之地的地图(让秦王政以为要割地)!” 地图好说,但燕太子丹又不愿意牺牲掉樊於期——看来已经默认燕国的地盘和人民是可以随便牺牲掉的了。

荆轲见燕太子丹不想动手,那只好送佛送到西,做坏人做到底,亲自去找樊於期。樊於期和秦王政倒也有仇,估计他逃跑以后秦王政杀了他全家,所以一听原委,很光棍地就自杀了。

任务必须物品——樊於期之头GET!

阴谋论一下,当初燕太子丹执意要留下樊於期,是不是已经料到会有今天呢?

信物有了,还需要武器。燕太子丹求人(据说此人叫“徐夫人”,奇葩的名字)打造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匕首,淬上剧毒,拿人试刀,见血封喉——真是草菅人命。

任务必须物品——一把涂满剧毒的短刀GET!

荆轲要假装成使臣,还得有个副手。燕太子丹找来燕国市井上的一个无赖,叫秦舞阳,据说武艺高强,人称勇士——然而结局证明,地痞就是地痞,即使武艺再高,也不过是个高级流氓而已。

任务必须NPC——“勇士”秦舞阳GET!

现在,万事俱备,荆轲带着这些东西,壮士一去不复还地出发了。

卷第六 秦纪一 大事记

昭襄王五十二年(前255)

燕人蔡泽劝丞相应侯范雎隐退。

赵人荀子论兵。

秦灭西周公。

五十六年(前251)

秋,秦昭襄王稷薨,其子秦孝文王柱继位,立秦公子子楚为太子。韩王为昭襄王披麻戴孝。

燕攻赵,被赵将廉颇击败

平原君赵胜死。

孝文王元年(前250)

冬,十月,已亥,孝文王即位;三日后薨。秦庄襄王子楚继位。

庄襄王元年(前249)

以卫人吕不韦为相国。

吕不韦灭东周公,周绝祀。

河南、洛阳十万户封吕不韦为文信侯。

蒙骜伐韩,取成皋、荥阳,置三川郡。

二年(前248)

蒙骜伐赵,定太原,取榆次、狼孟等三十七城。

春申君黄歇封地从淮北换到江东,大造宫室。

三年(前247)

王龁平定上党诸城,置太原郡。

蒙骜伐魏,取高都、汲。魏王请回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率五国联军击败蒙骜,将秦军赶回函谷关。

安陵人缩高不愿听命于信陵君,自杀,信陵君谢罪。

信陵君被魏王猜忌,沉湎于酒色,四年后病死。

夏,五月,丙午,庄襄王薨。秦王政继位,时年十三,国事皆委于吕不韦,号称仲父。

始皇帝元年(前246)

韩之水工郑国入秦修建郑国渠。

二年(前245)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三年(前244)

赵王以李牧为将。李牧抗击匈奴。

六年(前241)

楚、赵、魏、韩、卫合纵伐秦,春申君领兵。五国联军大败。楚国迁都。

九年(前238)

夏,四月,己酉,秦王政举行冠礼。

嫪毐之乱。齐人茅焦死谏。

春申君与李园合谋,以己子为楚考烈王太子。

楚考烈王薨,李园杀春申君。

十年(前237)

冬,十月,吕不韦免相,回到封地。

秦国驱逐宾客。楚人李斯上《谏逐客书》。

十一年(前236)

秦王政流放吕不韦。

十二年(前235)

吕不韦自杀。

十三年(前234)

桓齮伐赵,被李牧击败。李牧被封为武安君。

十四年(前233)

韩人韩非入秦,被李斯陷害至死。

十五年(前232)

秦伐赵,被李牧击退。

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回国。

十七年(前230)

内史胜灭韩。

十八年(前229)

王翦、杨端和伐赵,赵将李牧、司马尚抵御。赵之郭开进谗言,李牧被杀,司马尚被废。

十九年(前228)

王翦灭赵。

赵公子嘉奔代,自立为代王。

燕太子丹使卫人荆轲刺杀秦王政。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