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天门山:位于安徽当涂县西南,由两座山组成,东面博望山(也叫东梁山),西面梁山,长江当中流过,两山夹峙如门。
①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楚江:安徽古代为楚国地域,流经的长江为楚江。
两座山合起来叫一个名字,在中国不多见。古人不会乱来,这两座山一定有重要特征,就是形状、高度相似,而且夹峙而立,“门”的命名形象到位。
怎样更形象地描述这两座山像门?
李白浪漫地认为,两座山原本一体,是因为汹涌的长江冲成一分为二,从当中打断,即所谓“中断”。“开”是“中断”的结果。
如此一浪漫,天门山俨然神话。
同时可能断定,此时李白看到的江水一定凶猛,否则不会这样形容,下一句正是解释。
到了天门山,江面狭窄,波涛更加汹涌,不但产生回旋,而且长江由此北折。
这两句,类似介绍,比较平淡。
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读诗,有时候就是读诗人的心,读他的性情,读他观察事物的角度,读他的敏感度。从中也许我们能读出诗人的水平。
此时此刻,天门山给李白怎样的印象,他敏感到天门山的什么不同?
豪放是李白诗的外部特征,比较容易识别,“两岸青山相对出”,则体现了他的敏感细腻。
“相对”,正是说明了博望山和梁山的相似,像门的两个边柱那样的相似,“出”字则说明了江山湍急。
“相对山”三个字,准确描写了天门山的与众不同。
这一句,让我想起了赛车游戏,两边景色目不暇接,呼呼而过,或者说呼呼而出。
人不可能总盯一处,肯定别视,具体选择什么入诗,是我们读诗的乐趣所在,同时也是了解诗人极好的途径。
“两岸青山相对出”是快镜头,是近距离,如果继续,会显得拘泥不堪。
“孤帆一片日边来”是慢镜头,是远距离,如此大幅度地蒙太奇,读起来心胸开阔,实际上是诗人大气开阔。
大日小帆,在太阳底下出发,我看到这样的景色总是激情。江面上虽显渺小,但它敢闯敢搏。有太阳做后盾,怕什么?
孤帆逆行,不会很快,但顺行的李白一定很快,“来”是相对,也就是说,“来”的应该是李白而不是“孤帆”,但此时的李白忘记了自己的快,而以为是“孤帆”快,与孤帆的距离越来越近。
李白如此认为,是否将“孤帆”看成了自己?夺日而出,对自己的将来充满信心。
“孤帆一片日边来”,总是让我想到不息的奋斗。
【古诗写作背景】:
出蜀漫游的主要目标是吴越,而吴越的重中之重就是南京。离开庐山,打起背包,李白再次出发。
顺江而下,必经安徽。头枕波涛的李白睡了一夜好觉,天微晓时,准时走出船舱,因为马上就到了天门山。
又一首名作留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