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的诗句有哪些(观沧海最有名的诗句)
《三国演义》尊刘抑曹,所以重点表现曹操的奸诈,写了好多他干的坏事。但是,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不能完全被小说牵着鼻子走。事实上,曹操不仅有“奸”的一面,更有“雄”的一面。雄在哪里呢?除了统一中原,为魏国开基之外,曹操还是个文化英雄。曹操是古代所有帝王之中写诗水平最高的。他不光自己写诗好,还带出了两个好儿子——曹丕和曹植,父子三人合称“三曹”。后世只有北宋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可以相媲美。这还不够,曹操还把当时一批最了不起的文人都团结在自己身边,共同创造出一种既雄壮又爽朗的写作风格。因为当时还是汉献帝时代,年号“建安”,所以,后世就把这种慷慨雄壮的风格称为“建安风骨”。从此之后,有没有风骨,也就成了我们评价文学作品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曹操既是一代政治家,又是一代文宗,这在中国历史上可不多见。说完作者,再说诗题。这首诗,我们现在一般叫它《观沧海》,但事实上,把标题说全了,应该是《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也是一篇乐府诗。
所谓“步出夏门行”,其实是一个乐府的老题目,相当于我们之前讲过的《长歌行》,只不过《长歌行》是五言,而《步出夏门行》是四言。曹操借这个老题目来填新词,一共填了四章,这首《观沧海》是第一章。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乌桓(huán),得胜回师,途经碣(jié)石山,登高观海,不禁感慨万千。将这番见闻和感慨熔铸成诗句,于是有了这首《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dàn),山岛竦峙(sǒng zhì)。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首先来看一个名词——沧海。所谓沧海,泛指大海。大海为什么叫沧海呢?这就涉及“沧”字的来历了。“沧”字左边是三点水旁,当然和水相关。右边的“仓”字,既代表读音,也有意义。所谓仓就是粮仓,粮仓旁边加上水,就是物产丰富的大海。大海是什么颜色的?大海是深沉的蓝色,也就是苍青色的。所以,后来“沧”又有一个含义,就是指苍青色。这样一来,所谓沧海,既可以解释成大海,也可以解释成苍青色的大海。
其次来看一个形容词——澹澹。澹澹是三点水旁,仍然和水相关,是水波摇动的样子。再次来看一个象声词——萧瑟。澹澹形容水,萧瑟形容风,是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既然是秋风扫落叶,这声音自然带着点儿肃杀的气息,所以萧瑟也是形容词,表示肃杀。最后来看结尾——“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其实这不是一个真正的结尾,而是一句套话,好多乐府诗的结尾都这样写,意思就是说,我太荣幸了,给大家唱首歌吧。
知道了这些知识点,这首诗就不难翻译了:
我向东登上碣石山,去看那苍茫的大海。
大海是多么浩荡,山岛也巍峨高耸。
山上林木茂密,百草郁郁葱葱。
秋风吹动着树木,也让大海波翻浪涌。
日月交替运行,好像就从大海里出生。
银河星光璀璨,好像也从大海中升腾。
我是多么幸运,就用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心情。
先看结构。这首诗可以分成三部分。前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是第一部分,算是整首诗的写作由头。中间十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主体内容,也是第二部分,写登临之后看到的风景。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结尾,也就是第三部分。从结构安排可以看出来,这首诗的重头戏在中间部分。这部分写得极其雄壮,可以概括成三大好处。
第一,这首诗写出了最雄壮的大海。我们是农业民族,不常在海里活动。所以古代诗人很少直接写到海,即使写也是把它当成边界、当成尽头来看待。比如,我们之前讲《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海并不是诗人关注的主体,诗人只是想说,河到这里就结束了。还有一种,虽然也写海,但海只算是一个背景。比如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望月怀远》),诗人关注的主体是明月,海只是衬托明月的一块大幕布而已。
但是,这首《观沧海》不一样,海就是他要写的主要内容。他对大海,有三处形容:其一,“水何澹澹”;其二,“洪波涌起”;其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水何澹澹”形容什么?形容海面的宽广和平静,这是大海的常态。大海平时是平静的,但是一旦秋风吹起,它又是那么波涛汹涌。“洪波涌起”,这是多么动荡不定、深不可测的大海呀。“水何澹澹”和“洪波涌起”,这还是人们日常能够看得到的大海。但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就不一样了,它不是真实的大海,而是曹操想象出来的大海。大海如此辽阔,如此深邃,是不是日月星辰都是从这里升起,又降落到这里呢?这个想象可不一般,它让大海和天空,和天体都连在一起,大得无边无际,气吞宇宙。就算是没有见过海的人,看到这首诗,也能感受到海的气势了。
第二,这首诗写出了最雄壮的秋天。古代诗人感情丰富,听见秋风就想到落叶,进而想到青春易逝,红颜暗老,这就是“自古逢秋悲寂寥(liáo)”(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本来,伤春悲秋,属于人生常态,但是这首诗却不一样。它是不是写秋天?当然是。就算我们不了解曹操北征乌桓的具体时间,我们至少能看到“秋风萧瑟”这句诗。那么,在秋风吹拂下,山是怎样的呢?“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虽然已经是秋天了,但是草木并没有凋零,相反它还是那么茂盛。经霜不凋,这是多么英雄的草木啊。同样,在秋风吹拂下,海是怎样的呢?“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海借着风势,掀起滔天巨浪。这海又是多么有气势啊。这样看起来,这首诗里的秋景一点儿都不软弱,一点儿都不凄凉,相反,它十足雄壮,十足令人心潮澎湃。
第三,这首诗写出了最雄壮的人生。可能有人会说,哪里有人啊?不就是开头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让我们知道有个人在看海;结尾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让我们知道有个人在唱歌吗?并非如此。这首诗通篇都是在写景,但也通篇都在写人。难道,“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背后没有人吗?当然有人。能够这么看秋天的人,一定是“老骥(jì)伏枥(lì),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英雄吧?事实上,这几句也是曹操的诗,出自《步出夏门行》的第四首《龟虽寿》。“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背后有没有人?当然也有人。能够这么思考大海的人,一定是个“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政治家吧?其实,这几句诗也是曹操写的,出自他的《短歌行》。
再回到这首诗的背景上来。曹操为什么有机会观沧海?因为他北征乌桓,回来的时候路过此地。他为什么又要北征乌桓呢?那是因为他当时已经打败了河北的袁绍,紧接着就要进军江东,谋求统一天下。而乌桓就在河北的北面,而且跟袁绍的残余势力有勾结,如果曹操不管乌桓,直接南下,就有可能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所以,曹操才要先行拿下乌桓。写这首诗的时候,曹操已经打败了乌桓,统一的蓝图正在他的心中勾画。在这种情况下俯视苍茫大海,他又怎能不壮怀激烈,热血沸腾!把这种壮怀激烈的感情放进诗里,再用俊朗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令后世心驰神往的“建安风骨”。
曹操观沧海的地点在碣石山。这座山曾经见识过无数伟人,秦始皇、汉武帝在这儿求过仙,隋炀帝、唐太宗在这儿驻过兵。但是,这些皇帝都没留下什么痕迹。在历史上,给这座山打下最深烙印的就是曹操的这篇《观沧海》,这就是文学的力量。所以毛主席才会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毫无疑问,毛主席这阙词,体现的也是“建安风骨”,也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诗篇。
原文参考引用自《顺着历史学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