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篇原文及翻译(论语八佾篇每篇赏析)
原 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也。”
译 文
孔子说:“夏朝的礼法,我能说出来,但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说法;殷商的礼法,我也能说出来,但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说法。这主要是由于文献不够充分的原因。如果足够,我就能证明(我说的是对的)。”
解 读
这一章中孔子阐述了自己对夏殷两朝礼法的研究。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以征也。”“杞”,周朝所封诸侯,据说为夏朝后裔,奉夏之祀,传承夏的文化,成语“杞人忧天”说的就是这里;“征”同“证”,印证,证明。孔子对三代(夏商周)的礼法研究很深,但由于年深日久(从夏亡到孔子时代已过去了一千多年),文献典籍散佚(夏朝有无典籍至今未知,不见实物证据。商朝应有典籍,甲骨文的存在就是实物证据。孔子时代也许还有传世的典籍,但不会多。否则孔子不会发出如此感慨)很多事情已不可考证,而杞国虽为夏之后裔,但实为周初所封,千年的发展变化、商朝数百年统治的影响浸润,加之立国后与周边诸侯交流往来,其文化早已相互融合变迁,难以全面反映夏礼了。但孔子还是有办法去大体推测夏礼概貌,比如通过“损益”的观点(详见前文《十世可知》一章)来还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殷”,商朝,也称殷商;宋”,周初所封诸侯,初代君主为殷商王子微子启,奉商之祀,传承商的文化。同前述,孔子深知宋也难以全面反映殷礼,无法证明自己对殷礼的研究结果。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文”,指各种史料典籍;“献”,前贤的言论记载(据朱熹注,献,贤也)。那是因为可供研究的文献太少了。如果文献足够,我就能证明。孔子是一位非常博学智慧的人,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所能做的研究受到很大限制。但他对自己的研究结论很有信心,因为他掌握了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比如,他看到了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脉络,提出了“损益”的观点,可以逆推还原一定的历史脉络;又比如,他专注于文献研究,从前人记载中找到事实真相;还比如,他强调举一反三,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中找出规律性认识……这些思想方法,即使在今天来看,也是很有科学性的。从时间跨度上讲,夏初到孔子时代约为一千五六百年,如果从夏末起算到孔子时代约为一千到一千一百年。这个历史跨度虽然很长,但还是可以有不少文物典籍可以流传于世(可以是典籍、传抄、说唱等语言文字记录;也可以是钟鼎石刻器具等文物),想必孔子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实物或关于它们的记载。就如同我们如今依然可以找到很多南北朝、隋唐以来到的各种文物典籍(这个时间跨度比夏初到孔子时代还要长)。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对孔子研究夏礼殷礼的结论进行怀疑,更不必怀疑孔子的自信。如今一些“疑古派”的人,动不动就怀疑夏朝是否存在,认为没有发现夏朝直接的文字记载,对中华文明是否真有五千年以上的传承表示怀疑,我以为这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
这一章中,我们能感悟孔子对于文献资料的重视。孔子的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读书人,以至于很多人都把“家藏万卷书”当成是一种荣誉,客观上促进了后世公私机构对于图书典籍的收藏保存,比如秦代典籍被项羽一把火烧了之后,汉代又在孔子家中墙壁里发掘出了大量珍贵典籍,为中华文明保存了宝贵资料。
历经战乱灾荒数千年之后,我们依然能够有幸看到古代流传下来的珍贵典籍,有没有孔子这种思想的功劳呢?在“文献不足”的时代,孔子靠自己的努力为我们树立起了一座思想文化巅峰。今天,不仅各类学习资料浩如烟海,而且各种学习设施条件之完善也远超古人想象,为我们学习提高提供了无比优越的环境条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付出自己的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