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拼音版(注音版及解释)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安史之乱延续了八年,如今终于被平定,国家有望重新安定统一,这是一件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诗人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首联便切入正题,直抒捷报传来时的喜悦心情: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门关外忽然传来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听到这一消息,激动的泪水把衣服都湿透了。蓟北是安史叛军的中心,收复此地就意味着安史之乱宣告结束。"忽"字用得十分精妙,突出了初闻喜讯的惊喜,这好消息来得太突然了。诗人用"满"而不用"湿",最大限度地突出了喜悦的程度。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高兴之余,诗人回头看看与自己多年同甘共苦的妻子,妻子往日脸上的愁容早已不见了。一家人如此高兴,诗人禁不住手舞足蹈,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快要发狂了。"漫卷诗书"一句十分符合诗人的身份,这一细节的刻画将诗人狂喜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如今叛乱结束,终于可以结束漂泊流离的生活重反家园,诗人的心情很是舒畅,时而纵情高歌,时而开怀畅饮。时下万物生发,正好可以趁着春光明媚的大好时光还乡,一路上有良辰美景相伴,那情景是多么令人心醉呀!此联写诗人高兴之余的回家打算,对一路上的情景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此联写诗人对回家的路线及行程的安排,即乘船顺嘉陵江穿越巴峡,然后经长江穿过巫峡,取道襄阳回洛阳。诗人之所以联想到襄阳是因为诗先世祖为襄阳人,他去那里祭祖。诗人对归程作出如此细致的安排,表明了此时的他已归心似箭。"美不美,乡中水",毕竟整整八年了,怎能不想早点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