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司马光砸缸背后的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下来了很多家喻户晓的故事,很多都含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其中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以说妇孺皆知。故事的内容很简单,司马光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在院子中和小伙伴们玩耍。邻居家的孩子十分贪玩,一不小心失足掉进了水缸。水缸中装着满满的水,其他小孩因为害怕纷纷跑开,稍微大一点的孩子急忙跑到前院里寻求大人帮助。这个时候的司马光却非常冷静,在千钧一发之际,他搬起身边的一块大石头朝着水缸砸去。随着水缸破裂,里面的水全部流了出来,落水的小孩最终得救。司马光的机智勇敢引来了无数赞扬的声音,这个故事也随着司马光的成就名垂千古,还被选入小学教科书,成为教育中小学生的典型事例。在课堂上,老师经常用这个故事教育孩子们在遇到事情时,要像司马光一样沉着冷静、当机立断。不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虽然家喻户晓,但你可知被救的小孩是谁?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似乎一直没有讲过。
众所周知,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高祖父,祖父等都曾在朝为官,家族乃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根据《宋史》记载,司马光7岁的时候就可以熟读《左传》,长大后的他更是勤奋刻苦,做事用功,经常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还主持编纂了我国首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司马光还非常擅长书法,他借鉴每个书法大家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字体。他的字方正有力,一笔一画犹如他的人一样规矩。司马光一生久经官场,但为官清正廉洁,淡泊名利,无论是在官内还是官外,他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据悉司马光家中生活十分拮据,妻子去世的时候他甚至没有钱财去安葬,只好典当了自己仅有的三顷田地,可见他为官之清廉。不仅如此,司马迁十分注重诚信。他曾想卖掉自己的马,这马高大壮实,温顺漂亮,但是每到夏季就会患肺病。在卖马的时候司马光嘱咐仆人的并不是要推荐马的优点,而是让他们一定要告诉买家马的缺点。司马光表示:“这卖马得到的钱是小钱,如果因为这点小钱而损失了自己的名誉,这就是大事了。”正因为如此,司马光还被称为“儒家三圣”之一,可见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所以他的故事被会被广泛流传。不过作为“司马光砸缸”事件中的被救者,也算是故事中的主角,却在史籍中找不到关于他的任何记载。不过据上官家族的族谱记载,这个被救的小孩叫上官尚光。他当时是司马光的邻居,长大后还考取功名,成为了宋朝的官员。为了感谢司马光的救命之恩,他还特意派人修建了一座凉亭,取名为感恩亭,来表达自己对司马光的感谢。这件事虽然在族谱上有记载,却并没有写入正史,故事很感人,但从历史严谨的角度来说,并不具有说服力。而且“司马光砸缸”故事的背后一直存在可疑之处,因为这个故事的光环,司马光被寇准举荐,与尚书之女结亲,同时步入朝廷核心。但是当时信息技术并不发达,司马光儿时的事情,怎么做到人尽皆知?
关于“砸缸救人”的故事最早出自《墨庄漫录》,但是这本书中的人物记述却是语焉不详,并没有指明司马光。司马光作为当时的名人,怎么会语焉不详呢?很多人还认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之所以能广泛传播,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北宋时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和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之间,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当时王安石的社会地位和名气都比司马光大,而《左传》作为一部儒家经典,儒家为了推崇司马光,弘扬《左传》,所以才将这个故事传播,以此提升司马光的名气。因此有些人认为即使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真实发生过,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很难被证实,难怪老师一直不说。除了老师不想误人子弟外,恐怕也觉得说与不说也没有什么意义,毕竟我们在乎的是故事的教育意义,而非这个故事到底讲的是谁。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