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奉献的名人素材(无私奉献名人简短事例)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曾就何为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如是说。

信仰的力量坚不可摧!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无数优秀的共产党员

为实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无怨追求,无悔奋斗。

从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

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中,

涌现出了许多可敬可佩的共产党员。

他们在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

在信仰中执著坚守。

他们是时代的先锋,

在平凡中体现伟大! 

建党百年之际,让我们通过

一幅幅《人民画报》老照片

回望他们的身影,感受信仰的力量!

焦裕禄

(1922-1964)

1962年,河南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侵袭,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被任命为中共兰考县委书记的焦裕禄,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抗灾治害。他忍着肝病的折磨,奔波在田间地头,终于遏制了“三害”,贫困面貌大为改观,被老百姓称为“咱们的好书记”“咱们的领路人”。

时传祥

(1915-1975)

20世纪50年代北京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任劳任怨,尽心竭力,成为新中国劳动者的典范 ,赢得了全社会的尊敬。刘少奇曾经握着他的手说:“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国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

张秉贵

(1918-1987)

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一位普通的售货员,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练就了“一抓准”和“一口清”的过硬本领,以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赞誉,多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许多顾客慕名而来,就是为了目睹他那令人称奇的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

王进喜

(1923-1970)

大庆油田石油会战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王进喜的豪迈誓言。他带领1205钻井队创造了5天零4个小时钻完1020米设计井深的最高纪录。在突然发生井喷时,为了保住钻机和设备,王进喜和战友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被誉为“铁人”。

雷锋

(1940-1962)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好榜样。1965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几十年来,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镌入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钱学森

(1911-2009)

从1956年4月起,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究的技术领导职务,最先提出发展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实施方案,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邓稼先

(1924-1986)

从1958年开始,承担研制原子弹的秘密任务,在无图纸、无样品的困难条件下,埋头苦干,主持完成了两弹原理的突破和成功试验,震惊了世界。

王忠诚

(1925-2012)

中国神经外科的开创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唯一获得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最高荣誉奖章”的中国人,保持着该领域多项世界纪录。从医60年,他从死神手里挽救回的生命不计其数。

孔繁森

(1944-1994)

20世纪90年代家喻户晓的模范人物,情系高原、默默奉献,被誉为领导干部的楷模。他两次援藏长达十年之久,将一腔热血洒在了西藏高原,为西藏的脱贫致富和民族教育事业殚精竭虑。

任长霞

(1964-2004)

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2001年调任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解决了十多年来的控申积案。从警21年,她用“忠诚、敬业、拼搏、爱 民”树立了人民警察的光辉典范。2004年4月14日,在破案途中不幸殉职,年仅40岁。

杨善洲

(1927-2010)

新华社 供图

曾任中共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两袖清风, 一心为民。为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 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交给国家。

李保国

(1958-2016)

摄影 朱旭东/新华社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林业专 家。30多年前,大学青年教师李保国来到地处太行山深处的贫困村——河北内丘县岗底村, 立志用科学技术帮助乡亲们改变面貌。30多年来,他扎根太行山区,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帮助农民增收35亿元以上,10万农民在他的带领下脱贫致富奔小康。2016年4月10日凌晨,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入睡后再也没有醒来,突发性心脏病夺走了他58岁的生命。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

饮水思源,不忘初心。

信仰的力量可以穿越时空。

每一位革命烈士、英雄人物,

都是一座信仰的丰碑;

每一次对信仰的回望,

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