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的故事和寓意(滥竽充数的寓意和道理)

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宣王非常喜欢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喜欢许多人一起吹竽给他听,所以组成了有三百个善于吹竽的乐队。齐宣王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三百个乐师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名叫南郭的人听说了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就一心想混进那个乐队,他便设法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吹竽乐师,博得了齐宣王的欢心,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三百人的吹竽队中。

从这以后,南郭乐师就随那三百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其实南郭根本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装模作样地在那吹竽,看上去比别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乐师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拿着丰厚的酬劳,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极为得意。

就这样过了几年,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于是齐湣王要这三百个人轮流来吹竽给他听。南郭乐师听到这个消息后,整天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蒙混不过去了,趁齐湣王还没有叫他演奏的时候,只好赶紧收拾行李逃走了。

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滥竽充数(làn yú chōng shù),其中滥的意思是失实的,假的。竽是古代吹奏乐器。滥竽充数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或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也用作自谦的话。

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些靠弄虚作假蒙混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经不住时间的检验,终究会露出马脚被揭穿伪装。因此我们要实事求是,要有真才实学,才能走得长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