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计
以逸待劳
以逸待劳
【介绍】
“以逸待劳”一语出自《孙子兵法》,这一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四计,其意是保证自己养精蓄锐,迫使敌人疲惫不堪,处于不利的地位,从而战胜敌人。
【原文】
困敌之势 ,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文】
要迫使敌人处于困顿的境地,不一定要直接出兵攻打,而是采取取“损刚益柔”的办法(令敌人由盛转衰、由强变弱再发动进攻,便可获胜)。
【以逸待劳】
当敌人势气旺盛的时候,不要直接对其 发起进攻,而是先坚守住自己的阵地,消 磨敌人的意志,使敌人为我所调动而疲于奔命。待时机成熟时,要及时采取行动,从而后发制人,一举消灭敌人。
【实用谋略】
《曹刿论战》
《程濮之战》
《铁木真以逸待劳破劲敌》
《陆逊火烧连营》
【历史故事】
1.《曹刿论战》
以逸待劳之计,就是在敌人气势正盛之际,采取不直接进攻的战略,坚守住自己的阵地,消磨敌人士气,使敌人疲于奔命。同时审时度势,寻找最有利的战机,从而后发制人,一举破敌。齐、鲁长勺之战中,曹刿待齐军疲劳后再率领鲁军发起进攻,最终打败了强大的齐国。这则故事正是“以逸待劳”的典型战例。
公元前684年,齐国拜鲍叔牙为大将,派其带领大军侵犯鲁国,一直推进到长勺(在今山东莱芜东北,一说在曲阜北)一带。
鲁庄公听到消息后,决定奋起反抗。大臣施伯极力推荐一个名叫曹刿的人,说此人文武双全,如果让他带兵,一定能战胜齐国。
于是鲁庄公马上派施伯把曹刿请来,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打退齐军。曹刿问庄公凭什么与齐国一战,庄公说自己一生尽力为百姓做事,因此可以得到百姓的拥护。曹刿说这是取胜的关键,并表示愿意追随庄公前去迎敌。庄公听罢,非常高兴,于是拜曹刿为大将,让他随自己一起出征。
齐军与鲁军在长勺摆开了阵势。齐军之前一路高歌猛进,士气高昂,鲍叔牙一见到鲁军,就立刻命令击鼓进军。这时,只听见齐军那边战鼓齐鸣,杀声震天,兵士们如潮水般冲了过来,鲁庄公也急忙下令鲁军击鼓迎敌。曹刿制止了鲁庄公,说:“敌人刚打了胜仗,现在锐气正盛,如果交锋,正中他们下怀,不如暂缓交兵,严阵以待,等待适当时机,千万不可急躁。”
齐军一阵冲锋过来,但鲁军并不与之交战,只是竭力稳住阵脚。齐军见没有冲垮鲁军的队列只得退回原地。
过了一会儿,齐军再次擂鼓冲锋,鲁军依然坚守不出,阵地也纹丝不动,齐军只能重归本营但鲍叔牙并不死心,并据此判断鲁军势弱怯战,于是命令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准备一举消灭鲁军。经过两次冲锋,齐军将士认为鲁军懦弱不敢出击,斗志已经松懈。曹刿听到齐军第三次击鼓便对鲁庄公说:“现在是出击的时候了!"
齐军正在冲锋,忽然听到鲁军阵中传出震耳欲聋的鼓声,又看到鲁军士兵像猛虎下山一样冲了过来,顿时心中慌乱,被杀得溃不成军,大败而逃。
鲁庄公见齐军逃却,正要下令全线追击,又被曹刿制止:“且慢,等我看看。”说完,曹刿跳下车,查看地上的车辙马迹,又跳上车,手扶横档向逃走的齐军方向张望了一阵,然后说:“可以放心追击。”鲁军一路尾随,把齐军赶出国境。此役鲁军大获全胜,缴获的战利品堆积如山。
事后,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头两回不迎战,而要在敌人第三次击鼓时才出击。曹刿答道:“凡是打仗,凭的完全是士气。当第一次击鼓时,齐军的士气非常旺盛,不可硬拼;第二次击鼓时,齐军的斗志已经有所松懈;到第三次击鼓时,齐军士气衰竭,已经没什么战斗力了。而这时我军初次鸣鼓进攻,攻疲乏之敌,自然能旗开得胜。”
鲁庄公点头称是,但仍然不明白齐军败退时为什么不立刻追击。曹刿回答道:“齐国是大国素来诡计多端,虽然逃跑了,但我唯恐还有埋伏。我看见对方的车辙印杂乱无章,远处的旗帜也倒下了,这才确定他们是真的溃散,所以才敢放心大胆地追击。”
2.《程濮之战》
“以逸待劳”的关键,是趁着敌军士气正盛的时候, 调动敌人主动前来攻打我方,而我方则要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消磨敌军的士气,寻觅时机一举将其消灭
春秋前期,晋国与楚国争夺中原地区的霸主。公元前633年冬,楚国派大将成得臣领军,同时联合陈、蔡、郑、许等诸侯国共同攻打宋国。宋国派使臣向晋国求救。晋文公召集群臣商议此事大臣们都认为楚国经常发兵攻打中原诸侯,如果晋文公能挺身而出,扶助弱小,那么成就霸业就指日可待了。晋文公几经思量,决定攻打楚国的盟国曹国和卫国,并认为届时楚国必定引兵救援,这样自然就可以解除楚国对宋国的包围了。
公元前 632 年春,晋军攻占了曹国和卫国,并俘虏了两国国君。楚成王并不想同晋文公交战,听说晋国出兵的消息后,急忙命成得臣从宋国退兵。但成得臣自恃兵强马壮,认为宋国已经是囊中之物,迟早可以拿下,不肯半途而废。他还派人对楚成王说:“我虽不敢说一定能打胜仗,至少也要拼个死活。”楚成王听了。很不高兴,将大军调回国内,只留下少部分兵力归成得臣指挥。
成得臣对此也并不在意,依然雄心勃勃地想要做出一番功绩给楚成王看。他先派人通知晋军要他们释放曹、卫两国国君。晋文公则暗中告诉这两国国君,如果他们答应跟楚国断交,就恢复他们的君位。结果,他们真的按晋文公的意思去办了。
成得臣本来是想援救这两个国家,却不料它们反而先跟楚国断交,气得火冒三丈,说:“分明是重耳逼他们做的。”于是立即命令全军赶到晋军驻扎的地方。
两军相遇之后,晋文公立刻下令晋军退避三舍。将士们反对说:“我们的统帅是国君,对方的统帅则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道理?"
大臣狐偃解释说:“打仗先要占个理字,理直就气壮。当年楚王曾经帮助过主公,主公向他许下过一旦要是两国交战,晋国将退避三舍的诺言。今天我们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如果我们对楚国失信,就是我们理亏。如果我们退了兵,他们却不罢休,步步进逼,那就是他们输了理,到时再跟他们交手也不迟。而且,后退还可以避开楚军锐气,待其斗志松懈时再与之交战,获胜的把握更大。”
众将士见狐偃说得有理,于是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三十里。见楚军尾随追来,又继续后撤,一共退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才停下来,并布置好了阵势。
楚国有部分将领见晋军后撤,想就此停止攻势。但成得臣认为晋军怯战,坚决不听部下的建议,下令穷追不舍,一直追到城濮,与晋军相互对峙。
成得臣还派人给晋文公下了一封战书,其中的措辞十分傲慢。晋文公回答说:“我们从来都不敢忘记贵国的恩惠,所以一直退让到这里。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我们只好在战场上一较高低了。”
大战开始后,两军刚一交手,晋军就佯装败退,他们还把砍下来的树枝拖在战车后面,这样战车后退时,地上就会扬起一阵阵的尘土,伪装出十分慌乱的模样。
成得臣骄傲自大,向来不把晋人放在眼中,不假考虑就率军追了上去,正中晋军埋伏。晋军的主力部队猛冲过来,将楚军拦腰截断,原来佯装败退的晋军则掉转头与主力部队前后夹击,把楚军分割围歼。
晋文公吩咐将士们只要打败楚军即可,不得继续追杀。成得臣收拢败兵残将,在回国的半路上,觉得无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杀谢罪了。这就是“城濮之战”。
晋国打败楚国的消息传到当时周朝的都城洛邑后,周襄王亲自到践土(在今河南原阳西南)慰劳晋军。晋文公趁此机会召集各国诸侯召开大会,订立盟约,继齐桓公之后成为中原的第二个霸主。城濮之战中,晋军主动退避三舍,既避开了楚军锋芒,又激励了晋军士气,此消彼长,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