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马云作为中国的富豪大V,以484亿美元的身价位居全球第26名。
毫不夸张地说,马云已经富成了一道闪电,分分钟闪瞎世人的眼。
但偏偏有一个人,他非说自己比马云有钱,说自己20多岁时就已经是全中国最有钱的人,而当时的马云还在打工,马云穷过,但他没有。
不仅如此,他还强调自己的司机身价2个亿,保姆身价8个亿。
更让人不平的是,他还怒怼投资人,并公开嘲讽穷人:“我这么有钱,怎么可能向一个穷人道歉?”
这个狂浪的人,就是茅台的股东,私募基金大佬林园。
或者说,他应该叫“凡园”,凡尔赛的凡。
1963年,林园出生于陕西的一个医药世家,他的父母都是关中人民医院的医生。
毫无悬念的,林园的人生轨迹,也与医学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大学期间,林园主修了临床医学。
毕业后,他在深圳红十字会开启了从医之路。
从医,对于林园来说,只是对父母期待的一种粘贴复制,无所谓喜欢,更谈不上支撑理想和激情。所以,林园跟所有普通人一样,在琐碎的生活中闪躲着、重复着。
再加上医生需要日夜倒班,林园逐渐疲于应付这种机械的体制生活。所以,在工作了3年之后,林园果断地离开了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的老领导曾评价林园:老实,话少。
但就是这个看似老实巴交的年轻人,放浪起来,连马云都敢调戏。
1988年,林园离开了自己的专业,在深圳博物馆谋了一份差事。
他主要是负责博物馆的展陈工作,只需要定期换一换展陈,以及展柜的布光,工作舒适度极高。
清闲的工作为林园发财致富提供了大好的机会。而林园真正与炒股打上交道,还得归功于自己的妹妹。
林园的妹妹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她常常把钱挂嘴边:“股市是个神奇的地方,钱能生钱。”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从那之后,林园开始琢磨股市方面的知识。
他把相关的书翻了个遍,还专门弄个笔记本做笔记、划重点。等他对资本市场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他发现,股市的确有着一股魔力。
于是,他揣着从父母那里借来的8000块钱,迈着刘姥姥式的步伐,走进了交易市场。
也就是在这个神奇的地方,林园成功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89年,深圳的股市有4个交易网点,林园每天雷打不动地去这4个证券部看报价板。
当时的交易市场,环境还很简陋,交易不是电脑即时操作。所以,交易价格会因时间的延迟,或区域的限制而产生差异。
敏感的林园,在领悟到这一点之后,开始走上了投机路线。他先在其它地方以每股86块的价格买入,然后又跑到深发展以每股88块的价格卖出。
一天下来,林园可以赚个一两百块。一天赚两百块是什么概念?那个时期,月收入500元已经是高工资了,而林园一天赚的钱相当于别人半个月的工资。
倒买倒卖,让林园迅速摸清了市场。在深思熟虑之后,林园果断地掏出兜里的八千块,买入了当时每股面值100的深发展。
一年后,深发展将一股拆成32股,按照一定的比例向普通股东赠送红股。深发展的这一波操作,让林园的资产骤增。
而后,林园又乘胜追击,大量买入内部职工股,他先后买入了琼民源、锦兴、深华新等职工股。
林园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一方面平摊风投风险,一方面增加收益机会。
培根说:“人在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林园就完成了8000块到1000万的资本积累。
林园紧紧抓住的这一次机会,足够一个普通人受用一生。
钱包鼓了,林园飘了。
他开始口吐豪言:“股票市场,对我来说,没有牛市和熊市之分,我从来不会亏钱。”
工作对林园来说,也不再是刚需。所以,他毫无犹豫地辞掉博物馆的工作,把自己彻底扔进股市。
1992年底,股价开始下跌,上证指数一路低走,两年后,直接从426点缩水到300点,几乎达到了历史冰点。
索罗斯说:“身在市场,你就得准备忍受痛苦。”
股票市场犹如狂风暴雨,只有敬畏,才能守住财富。
此时的林园,也不敢任性、嘚瑟了。
于是,在股市最熊的时候,林园马不停蹄地从股市撤离,开始转战房地产。
但是,在房地产倒腾了一年多的林园,并没有赚到钱。而在离开股市的这一段时间,林园也并没有完全抛弃股票市场,他始终实时跟踪大盘情况。
在1994年底,股市有所反弹。林园果断变卖地产,带着老本,重新杀回股市。
这一年,对林园来说,是难忘的一年。
这一年,他和妻子的婚姻走向了尽头。妻子以3000万的离婚赔偿费将他告上法庭。
而林园也因这桩高调的“深圳最贵离婚案”重新走进大众视野。
情场失意,赌场得意。
当林园再一次走进股市,他没有被乱花摇曳的新股所迷失,依然选择宠幸尝过甜头的深发展。
但这一次,他并没有孤注一掷。而是选择部分建仓,同时,他还根据市场消费偏爱,购买了四川长虹和同仁堂的股票,以此来规避风险。
时间到了1996年初,林园10元买入的深发展,跌倒了5.9,股民们慌了,很多人都被吓撤了。
彼得·林奇说:“不做研究就投资,和玩扑克牌不看牌面一样盲目。”
而林园早就对股市做了调研,在买入前已经将深发展研究了个透彻。
所以,这一次林园不仅没有认怂,还在低价时加仓购买。
他认为,股市的大环境已经好转,而深发展作为一支金融股,背后有强大的政府作为支撑,所以,深发展没有理由堕落。更何况,它的利润空间大,每股可以分到20%的利润。
果不其然,三个月后,深发展涨到了12块,到10月份,深发展疯狂暴涨,直接冲到40元。
而四川长虹,也从买入时的每股22元,涨到每股62元。
林园怀着激动的心,稳住颤抖的手,悄悄地套现了。
这一次,林园在深发展的身上薅到了3000多万的羊毛,在四川长虹的身上薅到4000多万的羊毛。
一千万的本钱一下子变成了一个亿,林园顺利地长成了亿万富翁。
但这还不是他最优秀的地方。他最优秀的地方是:他总能在股灾来临前顺利逃走。
2001年初,上证指数一路狂涨到2100个点时,股民乐了,就当大家都沉迷于A股这波大牛市无法自拔时,林园悄无声息的撤离了。
因为他觉得泡沫已经抖的足够大了,已经到了割韭菜的时候了。如果继续下去,可能会被一个巨大的漩涡拍死。
接着,长达4年的熊市来了。
2003年,股市还处于大熊市,林园又搞了一次大动作。
他以低价重仓买入贵州茅台,五粮液,还有云南白药。
三年后,茅台从建仓时的20块,涨到了200多块。他重仓持有的这几支股票让他一年拿到了400%的收益。他的财富值从1亿翻到了4亿。
如此高倍速的复合增长,简直惊掉了股民们的下巴。
一时间,林园成了股市红人,股民们吹捧他是坐着时光机从未来穿越而来的,记者们争相报道他,甚至还有人专门写书研究他。
这一年,林园的资产突破了20亿,他高调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公司,想做一个更大的盘,用别人的钱生更多的钱。
所以,坐在热搜上的林园开始为自己造势,高调得让人牙痒痒。
他说:“像我这么能的人,全中国没几个。”
他还说:“我比马云有钱,我现在的司机身价两个亿,保姆身价八个亿。”
不仅如此,他还吐槽茅台:“我持有茅台2%的股票,一年分红几个亿,还要像个乞丐一样求着茅台经销商买酒。”
要不是地球引力的作用,林园应该现在都还在天上飘着。
“市场自己会说话,凡是轻视市场的人,最终是会吃亏的。”
股市也是如此,没有永远的神话,也不可能永远吃着大蛋糕。
贵州茅台是林园手中的绝世大A股,所以,林园曾放话:卖出贵州茅台的都是傻子。
但是,贵州茅台自从创下2603的历史高位后,最终跌下神坛,每股跌了一千多块。
林园被打脸了。
不仅如此,私募数据显示:林园投资的200只产品中,有158只产品的收益为负,其中有103只浮亏超过11%,7只浮亏超过20%,这些亏损,让很多投资者被硬生生地按在地板上摩擦。
输了钱,客户们难免心有不甘,他们本来想去林园那里讨个安慰和说法。
结果,客户们被林园一通臭骂:“亏了活该,我这么有钱的人,怎么可能跟穷人道歉呢,全世界还没见过几个比我能的。”
如此嚣张的林园,被网友们集体吐了口水:“呸,有几个臭钱,尾巴翘上天了,没人投资,你啥也不是。”
林园因为一系列的雷言雷语,被人诟病,但坐上了股神C位的林园却依旧不肯落地。
在炒股的这条路上,林园认真过,也被老天爷偏爱过。
他,26岁入股市,从一个兜里只有8000元的小散户,一路摸爬滚打,长成一个身价百亿私募基金大佬。他因此被写进了很多人的座右铭中。
他的成功,有时代的红利,但也离不开他自身的努力。对于股市,他有自己的态度和生存法则。
他说:买股票,选对了方向,就要一条路走下去,朝立夕改的人在哪里都是赚不到钱的。
一只股票,林园可以持有一二十年,这种笃定和气量也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作为一个投资者,我们不得不承认林园的优秀,但作为一个基金管理人,林园却拿到了差评。
一个高级的基金大佬,要做的不仅仅是把人忽悠进来,而是应该在起起伏伏的世事中稳定人心,传达正能量。
有钱,可以高调,但不能去踩踏别人,践踏信任,更不能突破底线。
就像薇娅,赚着比别人容易亿倍的钱,却依然钻着法律的空子,偷税漏税,最终,她的时代成为过去。
还有张哲瀚,赚着中国人的钱,却朝拜“靖国神社”,卖着日本人的好。
跟他们相比,林园还是个好人。
但当林园拿着客户的钱,却反过来痛骂投资客户,并口口声声地将自己与穷人划清界限时,他赢了口袋,却输了灵魂。
如果继续下去,林园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股市神话,便不会再延续。
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对这个时代和人心褒有敬畏,与时代同步,与人心共情。否则,不管你曾经是谁,也终究会被时代的洪流和舆论的力量拍死在沙滩之中,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