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原文及翻译)

念奴娇,著名词牌名之一,念奴是唐代歌女的名字,传说玄宗每年游幸各地时,念奴常暗中随行,因之取念奴为词牌名。名篇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今天小编为您搜集整理八首《念奴娇》,与君共赏。

念奴娇·春情

宋代: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 这是一篇春闺独处怀人之作,是词人早期的作品。从前面的天阴写到后面的天晴,从前面的愁绪萦回到后面的轩朗,感情的起伏和天气的变化相谐而生,显得融情入景,浑然天成。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这是宋词中的一首经典之经典,作品的感情沉郁浑厚,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在这里都得以完美抒发,“人生如梦”,是对古今人生的深深慨叹,也是其高度概括。

念奴娇·登多景楼

宋代:陈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 这是一首借古论今之作,通过纵论时弊,痛快淋漓,充分显示其词人兼政论家的性格。词作不乏磅礴大气,有着开拓

念奴娇·梅

宋代:辛弃疾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 这是一首咏梅词,自古咏梅之词繁多,稼轩此词从他独有的角度写出了梅的风韵,后面则以梅喻人,将自己的身世之感并入其中,而以感慨系之,寓意很深,耐人寻味。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宋代: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 “吊古”之作,大都抒发感慨或鸣不平。辛弃疾写得尤其成功,感人至深。《宋史》本传称其“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即说明辛词此类作品的豪放风格。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宋代:辛弃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 这是稼轩祠中的一首游子他乡思旧之作,先由清明后花落写起,接着叙游子悲愁,别恨,全词以想象中的普通应酬话,写出双方的深挚之情与身世之感叹,最后的情感凝注,可谓百味交集。

念奴娇·昆仑

毛泽东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 此词作于1935年。当时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作者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词作既有现实巍峨、雄伟昆仑山的真实的描写,又有浪漫主义的“飞起玉龙三百万”丰富想象和极度的夸张,并赋予深刻的象征意义。

念奴娇·闹红一舸

宋代:姜夔

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 在这首咏荷词里,词人把读者带到一个光景奇绝清幽空灵的世界,那里有冰清玉洁的美人,有人们寻找的清香幽韵的梦……在这里,你除了享受,还可以遐想。从小序知道,作者曾多次与友人倘徉于江南荷塘景色之中,因感其“意象幽闲,不类人境”,而有是作。举报评论 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