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为惊蛰节气,万物以荣,到了“阳和启蛰,品物皆春”的时节,越来越多的地方迎来“可耕之候”。
惊蛰,这个节气最初的名字叫作“启蛰”。对于惊蛰的解读,往往是说:隆隆雷声,惊醒了蛰伏冬眠的动物。谚语说:“春雷惊百虫。”
惊蛰时,已是九九天气,“红杏深花,菖蒲浅芽,春畴渐暖年华”。
微雨众卉新,
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
耕种从此起。
我们来一起欣赏关于惊蛰的诗歌。
《春晴泛舟》
宋代: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这是陆游老年时,在惊蛰这天泛舟游湖看到的春天景象,春光明媚,万物一新,诗人沉浸在美丽的春景里,陶醉其中,乐而忘返,给自己带来一份好心情,也忘记往日的烦恼。
《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宋代:张元干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爱国诗人张元干这首惊蛰诗,描写惊蛰,春雷阵阵,万物萌动,所有蛰虫都开始渐渐苏醒。就连龙蛇,蚯蚓和蛤蟆也开始出来了。其实是讽刺当时的朝廷,表达诗人心中的愤懑和不满,然而位卑言轻,只好借诗词表达对投降派的蔑视和痛恶。
《菩萨蛮·春雨》
宋代:萧汉杰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
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
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杏花绽放的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但春寒仍未褪去。也说明惊蛰是伤春时节,乍暖还寒,别忘了添衣。
《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宋代:舒岳祥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惊蛰下着微雨,诗人送客归来,不觉独自怅然若失,掩卷沉思,但也笔锋一转一窗新绿等着杜鹃。人生几多风雨,都当平常心对待。大有苏轼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气度。
《闻雷》
【唐】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这是诗人写的惊蛰节气到来时的景象,诗人用自己感知到的春雷特征,虫蛇复苏,草木萌动,也让自己看到春天带来的希望。
是的,惊蛰到来,仿佛一双乾坤手,让蛰虫惊起,天地一片春意融融。惊蛰,也是万事万物灵动的唤醒,也是另一个新希望的开始。
从惊蛰开始,厚积薄发,蓄势待发做好三、四月的事,八、九月自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