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
嵩山,山名,在今河南省,五岳的中岳。带,映带,景物相互映衬。薄,草木丛生之处。闲闲,安详悠闲,从容不迫。迢递,路途遥远。嵩高,即嵩山,语出《诗经大雅》。闭关,闭门不出。
译:
清清的河水,映衬两岸的树林草坂。
我乘着马车,悠闲自在地行往嵩山。
绵长的流水,好像是一路将我陪伴,
苍茫暮色中,飞鸟也在我头顶盘旋。
荒凉的城池,濒临着那古老的渡口,
西下的夕阳,斜照在那秋天的山峦。
遥远的嵩山,正是我想要去的地方,
要摆脱尘务,专心在那里闭关修炼。
评:
此诗描写归隐嵩山途中的景色,在摆脱俗务的喜悦中,又流露出几分惆怅和悲凉。
诗中在开元年间,仕途的坎坷把他推向归隐之路,所以诗中既有萧散闲逸之意,也有凄清孤寂之感。不象后来隐居终南时的一味冲淡乃至寂灭。此时的复杂心境,并非直接道出,而是体现在山水风物与诗人行动交织的画面中。
首联就推出一幅鲜明图景。清溪沿着山麓的长林丰草流淌,归去的车马悠然自得地慢行。一个“带”字,使人清晰可见溪水傍林薄奔流之象。去字,就是陶渊明“归去来”的去。车马闲闲,也有《楚辞》“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的韵味。
颔联用拟人手法,写得水有情,鸟有意,增强了归隐者与大自然的和谐感。人向山里走,水从谷中出,似迎面来相接,故曰“如有意”。天已晚而鸟投林,似与诗人结伴归山,故曰“相与还”。陶渊明《饮酒》诗中也有“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之句,不过,陶诗的“相与还”是飞鸟自身结伴而归。此诗的“相与还”是指暮禽相伴诗人而归。王诗与陶辞,词虽同而意不同。
颈联景语中含有哲理。出句暗示人事兴衰,对句暗示自然永恒。城为人们聚居之所,城已荒而渡犹古,可见人世繁华都将随时间而消歇,而大自然则光景常新。秋山夕阳,千古如斯!试想夕阳西下时分,大地上一切渐趋黯淡,唯有嵩山群峰高耸,遥立天际,尽沐于夕辉之中,无峰不明,这是何等壮观的景象!人世如彼,自然如此,所以诗人要回归自然。
尾联点出归隐嵩下。“迢递”,形容山的高远。“归来”亦即陶渊明“归去来”之意。就连“闭关”亦承陶渊明《归去来辞》中“门虽设而常关”的语意,指与世俗断绝一切交往。在这一联中,诗人不免透露出自己心中的几许孤寂之感。
王维是诗画高手,善于把自己矛盾复杂的情绪深寓在看似随意的景物描写之中。因此,诗中间那两联写景佳句,很值得我们加以仔细地揣摩与体会。
附图八幅,王维诗意图: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