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的诗受时代风气影响注重辞采,这种倾向和他“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显得精致婉约。
但今天这首《清明》却用常见的词汇,写出了不一样的意蕴。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短小精悍,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
白话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一方面,诗人将含蓄留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境界,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所显示的更为广阔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特别擅长的地方。古人曾说,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
拿这首《清明》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它是当之无愧的。
参考资料:
1、周汝昌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101-1102 .
2、周汝昌 .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 .北京 :中华书局 ,2006 :9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