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天台陈庭学序文言文翻译(送天台陈庭学序赏析)
宋濂:1310~1381年,字景濂,号潜溪,浙江浦江(今浙江金华)人。明初著名文学家。接受明太祖朱元璋的征聘,任江南儒学提举,后负责主修《元史》,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中途病死于夔州。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他的著作颇多,尤擅散文,其作品从容简洁,善于变化,曾被刘基推许为“当今文章第一”,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文宪公全集》。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qú)塘、滟(yàn)滪(yù)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lěi)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yǎo)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掉栗。
1、剑阁:县名,在四川广元,因剑门关矗立于县北,故自古即有“剑门天下险”之称;栈道:指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又称阁道、复道; 2、瞿塘:即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滟滪:即滟滪堆,是长江江心突起的巨石,位于瞿塘峡口,旧时为三峡中著名险滩,1958年整治长江航道时将其炸平; 3、累:连续;旬日:十天;巅际:山顶;是说接连十多天也爬不到山顶; 4、杳:深远;穷:尽头;是说峡谷幽深,无法测出它的尽头; 5、掉栗:颤抖的样子。
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1、波恶涡诡:波涛汹涌,漩涡隐秘难测; 2、失势:失去常态,此指偏离航道;尺寸:形容很短的距离; 3、糜碎土沉:此句是说船被撞得粉碎,像土一样沉入江底; 4、仕有力者:指做官且很有财力的人; 5、材有文者:指有才能而且文才出众的人; 6、嗜奇之士:指热爱山水 名胜的人;恨:遗憾。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yuàn),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zhuó)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
1、天台:县名,位于浙江省东部; 2、中书左司掾: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宫,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中书省下置左右司,分管省事,明初尚沿元制;掾:古代属官的通称; 3、擢:提拔; 4、照磨:指挥司的属官,主管文书。
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tiào)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1、扬子云:扬雄,字子云,前53年~18年,西汉著名辞赋家、思想家;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诸葛武侯:即诸葛亮; 2、游眺:游览; 3、射:射覆,酒令的一种,在瓯、盂等器具下覆盖某一物件,让人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1、以例:按照惯例;自免:自请免官;明制,官员任满(一般为三年)之后,需经考察,然后按考察情况决定去留升降; 2、侈:多。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dài)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mào)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1、顾:只; 2、暇:空闲; 3、四方兵起:指元末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反元战争; 4、无所投足:谓没有能去游览的地方; 5、逮今:及至今日; 6、极海之际:一直到海的边际,意谓四海之内; 7、齿:年龄; 8、耄:高龄,古称指八十至九十岁。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mò)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1、颜回:名回,字子渊,尊称复圣颜子,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原宪:字子思,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2、充然:形容盛大貌; 3、得无:莫非。
《送天台陈庭学序》全文: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qú)塘、滟(yàn)滪(yù)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lěi)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yǎo)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掉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yuàn),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zhuó)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tiào)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dài)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mào)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mò)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清 吴楚材 吴调侯《古文观止》评:
先叙游蜀之难,引起庭学之能游,是正文。继叙己之不能游,与前作反衬。末更推进一步,起伏应合,如峰回路转,真神明变化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