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概括(弃医从文用笔救国)
关于鲁迅先生为何弃医从文,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鲁迅"弃医从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那场令中国人麻木不仁的幻灯片放映。在幻灯片中,日本人高呼万岁,而中国留学生面对同胞受人屠戮却无动于衷。这无疑强烈地触碰到了鲁迅心中最脆弱的那根弦。鲁迅由此深刻地意识到:从医可以拯救几十、几百人的生命,但却治愈不了四万万人民精神的创伤。正如鲁迅后来在《藤野先生》中写道:
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而唤醒人民的精神,首推文艺。鲁迅欲救人民于水火,扶大厦于将倾,就必须把文笔作为武器。这是人们一贯以来对鲁迅弃医从文的看法,或许这是主要原因,但其中还包含着一些鲜为人知的因素。
- 鲁迅早年与医学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写道:
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
鲁迅在写小说时,又勾起早年间不堪回首的往事,其中就有他与中医之间的悲惨命运交集。鲁迅本出生自富裕的官僚家庭,但不想祖父因科举舞弊之事,身入囹圄,自此家道中落。随后鲁迅就尝尽了人间的冷暖。
根据鲁迅小说改变的同名电影——《药》
父亲常年患有重病,当时鲁迅家乡中一位著名的中医,曾给鲁迅父亲医治了两年。这位庸医揽财无数,然而鲁迅父亲的病情却毫无起色。庸医在鲁迅家赚得盆满钵满之后,开始担心鲁迅父亲的病症会牵连自己的名声,于是他见好就收地给鲁迅介绍了另外一名中医。不过这两个人打着"悬壶济世"的幌子,实际上是一丘之貉。父亲在这两位庸医的治疗之下,已经奄奄一息。鲁迅此时彻底丧失了对中医的信心。在父亲行将就木之际,有朋友给鲁迅介绍一些中医偏方,鲁迅不但都拒绝了,甚至他还一度认为:父亲的离开反而能让他少受病痛的折磨。
1898年,鲁迅就读于江南水师学堂,后转入矿务铁路学堂。鲁迅当时年仅17岁,此时他或许并不太了解何为西医。但是在那个对西方科学和思想无比崇尚的年代,鲁迅也逐渐意识到,西医或许不同于欺世盗名的中医。
青年时代的鲁迅
鲁迅后来凭借优异成绩,被送到日本留学。但是留学的目的是什么?鲁迅本人在当时并不知道。鲁迅先是到了东京,一边学习日语,一边走访在会馆和书院中。正是在这些书籍的影响之下,鲁迅逐渐意识到了西医的重要性,例如他曾写到:日本维新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鉴于中医之前给鲁迅带来的惨痛经历,使得他隐隐约约感觉:也许西医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救亡图存之法。
中国人骨子里就对医生极为尊重。医生和教师这两个职业,被视为最崇高的职业,前者救死扶伤,后者教书育人。哪怕医生和教师退休多年,当有人在大街上见到的时候,依然会俯首点头地以"X老师"、"X大夫"相称。或许正是出于中国人的这种传统思想,鲁迅也打算在医学领域有一番作为。
鲁迅代表作《朝花夕拾》
- 成绩平平,语言不通
鲁迅是在1902年到的日本东京,1904年转入了仙台医专。他是当时仙台医专唯一的中国留学生。至于鲁迅为什么会选择来到仙台?他在《藤野先生》中也写到过: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一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在东京这种娇柔造作的生活状态,让鲁迅失望至极。于是鲁迅抱着一种"物以稀为贵"的思想,认为仙台没有中国留学生,到了那里,很多人便会把他当作宝一样看待,不用再受到日本人的冷眼了。鲁迅的弟弟周作人也说过:
鲁迅去仙台的唯一理由,可能就是因为那里没有中国留学生。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鲁迅到了仙台之后,从事的就是救死扶伤的医学。鲁迅孤苦伶仃一个人来到异国读书,在举目无亲之下,是藤野先生给了他些许的温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藤野先生在学鲁迅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也让鲁迅一直铭记在心。不过这种照顾,却让小人之心的日本人认为是鲁迅成绩能够及格的原因。这也是鲁迅《藤野先生》中告诉我们的。不过后来的资料却显示鲁迅的真实成绩与《藤野先生》的讲述略有出入。
藤野先生
鲁迅在《藤野先生》中写道: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这句话充分说明鲁迅当时的成绩是超过60分及格线的。但是鲁迅的同学小林茂雄保存了一份当年的成绩单。这份成绩单显示,鲁迅在当时142人中排名第68,这并不是多么优异的成绩。而藤野先生所教的解剖学,实则是鲁迅唯一一门没有及格的学科,当时鲁迅考了59.3分。显然,这一份成绩单与鲁迅所言是有出入的。不过这也并不能说是鲁迅在欺骗大家。这其中可能存在着两点原因:
1、鲁迅先生的记忆产生了偏差。毕竟《藤野先生》是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而要完全复原20多年前的经历,恐怕谁也不能做到没有任何的偏差。
2、小林茂雄的这份成绩单只是鲁迅在学医期间的其中一次成绩,这张成绩单上鲁迅解剖学的不及格,并不能代表鲁迅在当时所有解剖学考试的成绩。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帮助
不过这也能看出,鲁迅即使在藤野先生的大力栽培下,学习医学依然是极为吃力的。藤野先生在回忆鲁迅的文章中就提到过鲁迅在当时的学习情况:
周君上课时虽然非常认真地记笔记,可是从他入学时还不能充分地听、说日语的情况来看,学习上大概很吃力。于是我讲完课后就留下来,看看周君的笔记,把周君漏记、记错的地方添改过来。
这里藤野先生直言不讳地说出了鲁迅在当时学习的困境。首先是语言的不通,使得鲁迅学习极为吃力。虽然鲁迅曾在东京时刻苦学习过日语,并且还翻译过著作。但是我们知道,医学领域的专有名词纷繁复杂,不是简简单单的学习就能够完全掌握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中国人今天用汉语表述医学的专有名词,但例如"脱氧核糖核酸"这类名词依然绕口又难记。其次,鲁迅或许本来就没有医学领域的天赋,而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不能强求。就算藤野先生一次又一次地帮助鲁迅,但是他也很难在医学领域取得进步。
日俄战争,对中国人的迫害
鲁迅当时也算是一名中等生了,想要在日本混得一张文凭也不是什么难事。可是心高气傲的鲁迅不但不愿甘于平凡,而且当时医专的考试也不像现在看来那么简单。仙台医专还有一项明文规定:挂两门学科即劝退。眼看自己就在劝退悬崖边上了,鲁迅也就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进行重新的规划。对于一个聪明又努力的人来说,苍天永远不会给他一条绝人之路。鲁迅于是就果断放弃医学,离开仙台。不过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鲁迅离开仙台还有另外的一些因素。
- 无依无靠中受尽冷眼
鲁迅当时来到仙台,就是不愿意与东京的中国留学生同流合污。再加上当时东京充斥着浓厚的军国主义思想。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鲁迅本以为仙台的军国主义思想或许并不那么强烈。到了仙台之后,他才知道日本的乌鸦其实都是一般黑的。军国主义思想在当时遍布日本全国,仙台的军国主义思想并不亚于东京。例如当时鲁迅观看的日本军方残害中国人的幻灯片,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鲁迅想要在仙台寻找一份清静,但是这份清静却最终绊倒了鲁迅。
仙台博物馆鲁迅雕像
鲁迅在仙台的住所临近监狱,在饮食起居上,都难以适应。当时仙台只有鲁迅一名中国留学生,而自己又因为语言上的不通和思想上的对立,很难融入到日本学生的圈子中。鲁迅离群索居,为寻清静来到仙台,结果事与愿违。当他受到日本学生冷眼与歧视之时,周围又没有可以依靠之人。或许一朝一夕的歧视还是可以忍受的,但是长时间的冷眼,最坚实的内心堡垒也终究会被击垮。鲁迅实在是受够了这种充满了侮辱和歧视的生活环境。这也是他离开仙台,弃医从文的重要原因。鲁迅后来在写给朋友写的信中也说到:
尔来索居仙台,又复匝月,形不吊影,弥觉无聊。
鲁迅的蜡像和对中医的观点
- 天赋是最好的本钱
鲁迅可以说是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了。我们从他作品描写的,他在年幼时期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就不难看出。在祖父没有出事之前,鲁迅可以算衣食无忧了。鲁迅从小就读过很多文献古籍,这无疑培养了他的文学素养。并且在到了日本后,鲁迅也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研究。如他在东京的那两年中,几乎跑遍了所有的会馆和书店,从事了大量的文学翻译工作,这无疑对他日后在文学道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或许鲁迅并没有医学上的天赋,但是他在文学领域的天赋却是显而易见的。对鲁迅来说,弃医从文的扬长避短之举,无疑是一种最佳的选择。不过这种选择不光是因为他有拯救民族于水火的满腔热情,也有这成绩、孤独、歧视等方面的客观因素。正因为这一系列的外因,最终成就了一位伟大的革命斗士。
鲁迅的文学城就——《鲁迅全集》
鲁迅弃医从文之后,登上了我国近代文坛的最巅峰。他通过文笔,唤醒了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不过这一切也都是他弃医从文的后话,鲁迅根本不可能在学医期间,就知道自己未来能在文学道路上获得如此的丰功伟绩。其实在中国近代文坛上不止鲁迅,孙中山、郭沫若等人也都曾放弃过医学,那么救死扶伤的医学真的对一国之存亡帮助甚微吗?
受人尊敬的医护人员
- 医学真的不能救亡图存吗?
对于国家的贡献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层面。直接的贡献有救死扶伤、奔赴沙场、兴办工业等等,间接的则是从思想文学领域,启迪人们心智,激发人们情怀。前者是有形的,后者是无形的。而鲁迅做到的,就是这种从有形到无形的转变。我们看一下现在的国际形势:在8万和200万、4千和10余万的对比之下,我不得不感慨,这是医学家先见之明的倡导,以及医护人员前赴后继的贡献。我国第一代病毒学专家汤非凡,就是在战争中研制出了天花疫苗,为我国战争期间后方的医疗,做出了坚实的保障。因此医学不但可以救治几十、几百人,甚至也可以在危难之际,拯救成千上万的人。留住人的生命和唤醒人的思想哪个更重要?或许答案应该是前者。因为留住一个生命就是留住一个希望,留住一个生命就是留住一个未来。从这个层面看,医学对于国家贡献的潜力,并不亚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