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辛弃疾翻译(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赏析)
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三十五岁的辛弃疾驻节赣州,写下了一首满怀激愤的《菩萨蛮》。词中涉及两宋之间,一位传奇太后的往事。
作者以直追《诗经》、《离骚》的比兴手法,清扬婉丽的辞句,抒写了南宋人民企盼国家统一的血泪心声,同时也表达了失去国土的沉重追怀。
全词抑扬顿挫,沉郁中带着激愤。读来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因此梁启超评此词:如此大声镗鞳,(前)未曾有也。
有学者认为,辛弃疾此词抒写爱国情怀,兼有杜甫《长江二首》之长,表达了惆怅情思,可与李白同调词媲美,堪称词中瑰宝。
一、《菩萨蛮·题江西造口壁》赏析
《菩萨蛮·题江西造口壁》——南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词作意译:
郁孤台下清澈的江水中间,混有多少“行人”的眼泪啊。回想当初,他们被迫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带泪回首望故都,离家何止千万里之遥。中间万山阻隔。
可是,那青山怎么遮得住,“行人”想要归家的望眼欲穿呢。那些山,更挡不住滔滔江水,日夜向东流去。夕阳下,我心怀无限愁绪。偏在这个时候,又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鸟的叫声。
这首词中“郁孤台”三个字,既是地名,又很巧妙地奠定了全词伤感的叙事基调,令人一望生愁,历来广受好评。
其中第二句“中间多少行人泪”,据南宋《鹤林玉露》介绍,是讲当初的隆祐太后,被金人追赶连夜渡江逃亡的故事。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八月,金人兵分两路,大举南侵。隆祐太后与南宋高宗分头躲避追击。经过两个月的逃亡后,隆裕皇太后渡江来到造口这个地方,身边随从只有不足百人。
为了避险,她只能放弃乘坐的龙舟,选择坐着农夫的肩舆逃命。母仪天下的太后,尚且沦落至此,当时老百姓的情况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因此,这里写的“中间多少行人泪”,就不仅仅是指隆祐太后个人和身边随行人员怆惶的眼泪了。当时那“行人”的眼泪,既是指1129年前后,饱受战火熬煎的宋朝百姓的眼泪。
同时,也代表了截至公元1175年,与辛弃疾同时代,一切盼望洗雪国耻,盼望国家统一的人民,四十余年来留下的悲愤、屈辱的眼泪。
这些眼泪之多,已经汇聚成了赣江的江水。在这里,赣江本来不是向东流的,但是为了达到艺术效果,还是写成了向东流。
大约是出于两个考虑:一是自李后主后,“一江春水向东流”自带了说愁的喻意。二是日出东方,东方代表正朔。杜甫有诗云:“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
所以,辛弃疾一定要赣江的江水东流,不只是为了押韵,主要还是为了表达这些眼泪,滔滔滚滚不尽,绕过青山的遮挡,重返汴梁故都的决心。
词中的“西北望长安”,其实望的并非长安。长安在宋代以前,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所以这里的长安指的是故都,也就是代指北宋都城汴京。
与辛弃疾同时代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偏爱写“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写的是沦陷区的人民盼望国家统一,辛弃疾则写南宋人民渴望重返北面的故都,也是同样的意思。
前面都是在写远处,回忆过去,放眼江山。最后辛弃疾笔峰一宕,写回了现实。以当时南宋的整体情况,想要收复失土谈何容易啊!
暮色之下,面对浩荡的江水,他把赣江想象成了长江。他内心只恨不能即刻渡江,与金人一决生死!然而此时,他的耳边却响起了鹧鸪鸟的叫声:行不得也,哥哥!
二、隆祐太后传奇往事
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辛弃疾奉旨到江西平定茶商赖文正的叛乱。同年六月,辛弃疾到江西以后,立即着手平叛,所以他忙得连给自己的“后台”曾觌写信问安的时间都没有。
到了同年八月,茶商赖文正的叛乱被平定以后,辛弃疾才有时间出去旅游。当时他写下这首词的时间,差不多正是四十年前,隆祐皇太后逃亡至造口的同一时间。
词中提到的“行人”,就是指的隆祐太后,即宋哲宗的原配昭慈圣献皇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孟皇后,她也是宋徽宗的嫂嫂。
孟皇后出身官宦世家,十六岁的时候,被宋哲宗的祖母指婚给宋哲宗当了皇后,但是宋哲宗倾心于刘婕妤。后来宋哲宗亲政,刘婕妤得宠,更加不把孟皇后放在眼里。
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孟皇后的女儿福庆公主得了重病,药石无灵。孟皇后的姐姐病急乱投医,居然差人拿着一些符咒道具进了宫。
孟皇后发现以后,虽然马上把东西藏了起来,但是后来福庆公主夭折,宫人替公主做法事的时候,又把这件事暴露出来,被刘婕妤抓住了“把柄”。
于是,恶毒的刘婕妤趁机向宋哲宗进言,说孟皇后暗中行“巫蛊之术”,是诅咒皇帝早死。因为孟皇后是宋哲宗逝去的祖母指婚,而宋哲宗与他祖母素来政见不和,矛盾很深。
同时,孟皇后家族又一直支持元祐旧党。所以,宋哲宗祖母一死,朝中的新党就联手宋哲宗和刘婕妤,一起设计把孟皇后给废黜了。
但是宋哲宗寿数不长,二十五岁就病逝了。所以宋哲宗死后,宋哲宗的养母向太后,也就是孟皇后的婆婆,替她恢复了皇后的名份。
没想到,宋哲宗的弟弟宋徽宗继位以后,又开始打击元祐党人。孟皇后也再度受到了牵连被废黜,最后还被赶到了瑶华宫去当女道士。
直到靖康初年(公元1126年),孟皇后居住的地方接二连三地失火,于是她就搬到弟弟家中居住,躲过了第二年的“靖康之变”。
后来金人打下汴京,把皇宫中在籍后的妃嫔和大臣全部抓到了北地。当然,那时的孟皇后因为已被废黜多时,所以侥幸逃脱,也算是老天开眼了。
接着,张邦昌在金人扶持下称了帝。结果金人一走,张邦昌就把孟皇后请去,还政于宋。宋高宗赵构在南渡建国以后,尊她为太后。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人一路南下,继续追击南宋小朝廷,并且接连攻陷了南宋的建康、扬州,宋高宗赵构被迫逃到了杭州,然后又被逼到海上漂泊数日。
进入杭州后,在扬州溃败中拥兵数万却不抵抗的王渊横行霸道,激起了军民不满。宋高宗不仅不处罚,反而还提拔了王渊。此举引发了苗傅、刘正彦等人的不满,结果爆发了兵变。
兵变时,有人劝孟太后立宋高宗三岁的儿子赵旉为太子。结果被孟太后拒绝了,她说:“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独在。”
看得出来,孟太后是一位有大智慧和远见的杰出女性。朝中怀有异心者无不蠢蠢欲动,于是怂恿她立三岁孩童为太子,正好垂帘听政,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是孟太后深明大义,她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宋朝的根基还在。就像汉朝的希望在光武帝刘秀身上,晋国的希望在重耳的身上一样。何况,妇人抱三岁小儿,何以令天下?
孟太后见识超凡,因此被《鹤林玉露》称为:“盖(南宋)中兴之一助也。”
结语
辛弃疾填词好用典故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在他晚年填的一些词,因为用典太多,经常为人诟病。但是这一首《菩萨蛮》,用语却非常浅显。这是因为他没有用典故吗?其实不然。
这一首词中,至少暗用了两个以上的典故,但是由于都用得非常巧妙,典故本身和词的内容结合得太好,所以让人基本看不出来。其中一个典故,就是前面提到的孟太后的传奇故事。
孟太后乘坐龙船,事实上是代替天子吸引了追兵。她被金兵一路追赶着,从南京逃到了江西的赣州。最后追兵越来越近,眼看陷入绝境。
太后身边的侍从也都逃散得不足百人,最后她只能乔装成农妇逃跑。想想看,南宋开国的时候是多么不容易啊。所以辛弃疾用清江之水比喻几十年来,这个国家的人民流下的眼泪。
中间“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一句,是绝妙的句子,后一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暗用了李后主“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名句,替深明大义的孟太后及所有宋人作了代言。
词作以“江河行地”,映射“日月经天”,暗喻《易经》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充分展现出了辛弃疾北伐复国的壮志雄心。
所以辛弃疾这首词被梁启超赞为:“神行外溢,潜气内转”、“大声镗鞳,前所未有”。因此说它在词史上,堪与李白杜甫之佳作媲美,也不是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