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的历史背景简介(沁园春雪的鉴赏感悟)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于《沁园春·雪》的思想内涵,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陈晋在主题报告中指出,要从红军长征及东征绝境重生和开创新局面的大历史背景来理解。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要实现中央在西北为革命大本营奠基的任务,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日本帝国主义加快侵华的步伐,其导演的所谓“华北五省自治运动”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国民党政府继续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调动几十万大军对陕甘苏区大举进犯。当时的陕甘苏区人口稀少,土地贫瘠,经济落后,粮食和工业品短缺,且交通不便。兵力不过万余、武器装备简陋的中央红军,在陕北扩红筹款受到很大的限制,长期立足更是问题。
只有向外发展,才能巩固和扩大陕北根据地,改变这种困难局面。毛泽东力排众议,提出东征的战略主张。他指出:“东讨之利益是很大的。”东征山西,
其一,可以进一步向北转进绥远,或东进河北,开赴抗日前线,直接对日作战,把国内革命战争同抗日民族战争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华北乃至全国抗日运动走向新的高潮;
其二,可以避免同有抗日要求的国民党东北军、第十七路军作战,有利于同他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其三,可以迫使入陕的晋绥军撤回山西,以缓解陕北苏区的军事威胁;
其四,山西人口稠密,物产丰富,便于红军扩大兵员,解决给养、筹款及征集作战物资的难题。
东征历时75天,共歼灭国民党军约7个团,筹款30余万元,在山西20多个县开展了群众工作,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日主张。通过东征,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打出了一个新局面。东征的成就,不仅是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还有文化上的。文化上的突出成果就是《沁园春·雪》的诞生。《沁园春·雪》体现出的文化成就,挟带着东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超越了时空,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永远的精神象征和精神高地。
有学者将《沁园春·雪》同毛泽东1935年12月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所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联系起来解读。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段气壮山河的文字可看作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重铸与升华,而《沁园春·雪》则对这种精神作了诗意表达。还有学者根据有关史料对《沁园春·雪》的写作时间、地点进行了考辨,认为应当尊重作者确定的写作时间、地点,即 1936年2月在陕北。但可以有更具体的表述,毛泽东在陕北清涧开始创作《沁园春·雪》,到晋西石楼时完成比较满意的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