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戈尔丁蝇王经典片段赏析(继承者威廉戈尔丁)
关于本书
故事的设定非常简单,它发生在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一场核战争中,一群6-12岁的儿童,在撤退的途中,飞机失事,被困在一个荒岛上。威廉.戈尔丁的小说寓意非常丰富,融入了很多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古典神话,基督教文化等很多象征主题。他的作品一直都在探讨人性到底有多黑暗。
飞机坠落在一个无名荒岛上,飞行员全死了,乘客们活了下来,这些素昧平生的人怎么面对变故,怎么在新环境里有自己的组织,这都是故事最初的悬念。岛上还有一个好处,是一个没有污染,甚至没有外在条件和外在影响的有效实验样本和实验标本。但凡人到了岛上,首先你得活下来。戈尔丁小说的特点,是人类天生的野蛮和文明的理性之间产生巨大的斗争,我们从孩子身上就可以看出来。
(图片来自网络)
这部小说为什么叫《蝇王》?这个词最先来自于希伯来语,被称为丑恶,万恶之首。
小说的故事
在时间不确定的未来,世界爆发了核战争,一架满载孩子的飞机从英国起飞,失事后迫降在一个无人的海岛上,一共有30多个男孩子,最小的五六岁,最大的十一二岁。首先出场的这个人,他非常温和,长得很帅,而且拥有拳击手的身板,叫拉尔夫。他身边有一个戴眼镜的长得胖胖的、有哮喘的人,叫猪崽。
这时候作者突然间讲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海螺,海螺代表什么呢?它代表着希望。拉尔夫把海螺像号角一样吹响了,很多孩子一听到海螺的声音,从四面八方聚集了起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穿着唱诗班制服的孩子,只有极度优秀的孩子,才能进入唱诗班。虽然此刻他们和其他人一样狼狈,但他们保持着良好的秩序。唱诗班有一个班长,他是第二个重要人物,叫杰克。
两个主人公都出来了,一个叫拉尔夫,一个叫杰克。拉尔夫是最先吹响号角的人,他代表着理性,而杰克代表着某一种秩序。这一群倒霉孩子被困在岛上,他们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沮丧,或者担心该怎么活下来,而是感到终于自由了,不受爸妈约束了,这就是孩子的天性。
但人饿了总要吃饭,总要生活。这群孩子很快就意识到,虽然没了大人的管束,但是自己该管自己了。他们从登记姓名、选举首领开始。小说是这么写的:
选举这个玩意儿几乎像螺号一样讨人喜欢。杰克提出异议,原先,大家只希望有个头头,现在却因为拉尔夫自己的主张而吵吵嚷嚷进行选举,谁也弄不清其中的缘由,哪怕在猪崽身上体现出不少的聪明和智慧。显而易见,最适合当头头的还是杰克。然而,拉尔夫泰然自若地坐着,他那沉着冷静的态度十分引人注目,还有他那高大的身躯,迷人的外表,最不为人们所洞察而影响利益最大的,莫过于那螺号了。吹过螺号的人,将这精巧的东西放于膝间,在平台上静候他们的人,此时显得与众不同,选他拿螺号的,拉尔夫,拉尔夫,选拿螺号的当头头。
这是书里的原话,也是民主制度选举的一个雏形。
螺号代表两个意义:一是希望;二是代表一个可以表达的人。这里就可以看出两个候选人其实已经很明确了,甚至矛盾都要产生了。一个是杰克,他已经毛遂自荐;另一个是拉尔夫,他虽然很沉默,但是长得很高大也很帅,而且吹响了号角,跟所有人都发生关联。
杰克其实是更强悍的,他有领袖魅力,而且还是唱诗班这群孩子的头,虽然其他人不认识他。但是拉尔夫赢得了选举,也可以算是顺理成章。
矛盾在这个时候也埋下了种子。这个岛很小,差不多只有几平方公里,岛上几乎都是山,也有淡水,有椰子,有香蕉。如果实在吃不惯水果,山上还有野猪,作为领导的拉尔夫,首先下达了几项非常理性的命令:
第一,先点一个火堆,保证岛上白天有烟能升起来,只要有烟能升起来,过往的船就会看到有人,就可能把大家救走。拉尔夫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事。在点火的时候他们特别聪明,把猪崽的眼镜拿过来,利用聚集的阳光把火点着了。
第二,拉尔夫带着大家约定了各种规矩,所有孩子都被排了值班表,负责24小时守候火堆,千万不让它熄灭。他们有的收集淡水,有的采野果。还有在哪里睡觉,哪里上厕所都规定好了。他们默默的等待着大人们来接他们。
虽然有了螺号,拉尔夫暂时成了领导,但接下来的问题非常严峻,他该怎么去安慰杰克,杰克不是那种自甘人下的人,他还带了个班底,拉尔夫就想办法经常拉上杰克一起做事。有一次,拉尔夫、杰克,还有一个叫西蒙的同伴,他们决定去远处探险一下,看看这神奇的土地,它的地形地貌是什么样子的。当他们登上制高点的时候,发现这真的是一座岛。这时候,拉尔夫说了一句话,他说:“这是属于我们的。”这句话其实就是在宣示主权。
接下来要做的事是打猎,拉尔夫定了一条规矩:谁要发言必须要像在学校那样,先举手,等到拉尔夫把螺号交给他,他才有发言的资格。换句话说,你可以说话,小声说也可以,但如果你想让大家听,你就要拿着螺号。通过这个制度,拉尔夫要说明什么事呢,就是告诉你,拿着螺号的人才是当选之人。并且除了拉尔夫,其他人讲话的时候,谁也不能打断,制度就此产生。书里有段话是这样说的:
他们服从螺号的召唤,部分因为是拉尔夫吹的,他有成年人的身材,足以与成年世界的权威相联系;部分是因为他们喜欢集会,把集会看成一种乐趣。
这段描述其实特别像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既希望依附权利,也希望保持一些根本不知道原因的合群。大家只要一起做事,多半不会错,只需要一个人去思考就可以了。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孩子们都过着与之前完全不同的生活。拉尔夫更是被管理工作折磨得心力交瘁,要崩溃掉了。他毕竟肩负不了成年人都会觉得很累的任务,管理得特别痛苦。
这个时候,杰克因为没事儿,他开始打猎。在狩猎野猪的过程中,他突然享受到了一种非常饱满的成就感,并且对杀戮产生了一种微妙的迷恋。
(图片来自网络)
为了在狩猎的时候更好地隐蔽自己,杰克巧妙地利用了不同的燃料和涂料,书里有段话:
他把一边脸颊和眼窝涂成白色。另一边涂上红色,并且用木炭从右耳根到左下巴划出一道横杠杠,这样一种功能性的伪装,直接影响到他的状态和心智,尤其是他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倒影的时候,令他惊讶的是他看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可怕的陌生人,。他扑掉水,跳起来,激动地哈哈大笑,在水塘旁边,他那筋骨突出的身躯撑着一个面具,既引人注目,又令人生畏,他开始手舞足蹈起来,他的笑声变成嗜血的狂叫,他跳着走近比尔,这副面具是个独立的东西,他在面具的背后隐藏着,已经没有了羞耻感,也没有了自我意识。
“面具”到底是什么?一是人一旦戴上面具做事,他就可以不以自己的角度为名了。二是人一旦戴上面具,他就失去了自己了,他不知道自己是谁,做什么事都认为不一定是自己做的。杰克从那一刻彻底长大了,他变成了一个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模样的人。杰克把他的唱诗班变成了狩猎队,开始杀野猪,他们用自制的标枪去围捕野猪,给大家提供了肉。
这个时候谣言来了,不知道是谁传播的,很多读完这本书的人都说谣言很可能是杰克传的,岛上的林子里有奇怪的鸟叫,还有呼呼的风声,大家把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叫怪兽。孩子们吓得要命,拉尔夫和猪崽子站出来,让大家别怕,说岛上根本不可能存在怪兽。但孩子们不信。
这时候来了第二个救世主,就是杰克,他给出了一套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拉尔夫说别着急,不用担心。杰克说干他,咱们上来就干他。他把木棍削尖了当武器,让大家进森林跟怪兽搏斗,孩子们觉得他太厉害了,都跟他走,团队开始分裂了,变成了拉尔夫团队和杰克团队。这是小说中第一次把孩子分成两个团队,他们开始争夺领导权。
杰克那群孩子,不停讨论怎么狩猎。他们还模仿野猪临死的样子,戏剧班来了,其他人都自发围拢过来,装着要打他的样子。他们还唱了一首歌叫kill the beast,cut his foot,spell his blood。就是“杀野兽,割喉咙,血飞溅”的意思,这种游戏会使人兴奋,以至于他们下手没轻重了,扮演野猪的孩子被打了很多次,这件事让这些孩子失控了。
怪兽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这些小家伙的想象,这是很多天大家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据说拉尔夫和杰克,他们俩都看到了怪兽,只是一瞬间,并没有人真正看到,孩子们更加相信有这么一个怪兽,这时候孩子们必须重新做选择了,要不然怪兽可能会吃掉他们。杰克带领着狩猎队,再次猎杀了一头野猪之后,他让人把木棍的两头削尖,一头往石缝里一插,我们看这段话:
杰克举起猪头,插在木棍的尖端上面,往下压,棍子从柔软的喉头一直穿到猪嘴,他往后站着,猪头就在那里挂着,鲜血顺着木棍流下,孩子们本能地往后退,森林一片寂静,他们聆听着,最大的声音莫过于苍蝇围着野猪的内脏嗜血发出了嗡嗡的声音。杰克轻声地说,把猪抬起来,杰克大声说道,猪头是留给怪兽的,这是一件礼品,寂静接受礼品,孩子们畏惧了起来,猪头依然在那里,眼睛暗淡,猪嘴稍微裂开,似乎在微笑,牙齿间的污血正在变成黑色,孩子们一下子拼命跑开,穿过森林,朝着开阔的沙滩奔去。
这段话描写得很恐怖,杰克的声望大增,人们开始疯狂了。大部分的孩子在这件事之后,跟着杰克走了,他勇敢又有煽动力。人一旦开始疯狂,理性瞬间荡然无存。还有一个人是理性的,就是拉尔夫,拉尔夫最关心的一件事就是篝火,只要篝火不灭,怎么样都可以。船只要路过了就能看到他们,大家可以获救回到自己家中,这是获救的唯一方案。
维护篝火是不容易的,需要专门的人手,大家都要去打野猪,人就成了稀缺品。孩子们面前多了另一项选择,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应该怎么衡量?长远利益只要篝火不灭,就可能会出去。短期利益是今天吃不上肉,别人能吃上怎么办?很可能篝火被保护得再好,但是谁知道什么时候会有船只路过呢?如果只是为了吃肉而牺牲篝火,相当于彻底放弃了肉,吃完了怎么办?可是自己不吃别人会怎么办呢?你会怎么选择?这个局面开始越来越不可收拾了,两边开始抢人、打架等等。
杰克一伙直接偷袭了拉尔夫的营地,偷走了猪崽的眼镜,这个眼镜太重要了,它是岛上唯一可以用来生火的工具。拉尔夫带着四个人找杰克理论,结果双胞胎兄弟倒戈了。只剩下拉尔夫跟猪崽还是理性的,两个人又去找杰克理论,见面之后拉尔夫很生气,他骂杰克说,你怎么这么野蛮,你们大家都糊涂。追究火堆熄灭是谁的责任,杰克懒得跟他废话,上来就推了拉尔夫一把。
拉尔夫没还手,拉尔夫说,我是文明人,我又不是野蛮人,我不还手。杰克手下那些孩子就开始朝他们俩扔石头,结果猪崽因为没有眼镜看不清楚,被一个石头砸在脑袋上,一时没站稳,直接翻到悬崖下面,摔死了。
海螺也被打碎了,海螺被打碎了意味着希望没有了。
猪崽死了,杀死猪崽的人叫罗杰,其实罗杰完全没有杀死猪崽的必要,但他为什么下手了呢?因为他已经感受到杀戮的快感,当罗杰从杰克身边走过去的时候,作者原话是这么说的:“罗杰从首领身边侧身而过,仅仅肩膀没有撞着他”。他已经变成杀人魔王了,孩子们一看有人死了,之前手上沾的还是猪血,这下子沾的就是人血了,马上杀戒大开。杰克大喊一声:“跟我来杀野猪,放他血。”所有人都冲出来了,但他们追杀的根本不是野猪,他们已经疯了,他们追杀的是拉尔夫。
拉尔夫撒腿就跑,躲进树林,杰克下令放火烧森林,整个小岛变成了一片火海。逃亡中的拉尔夫花了很长时间才想相信他们真的要置自己于死地,所有的猎手们全部用颜料涂满脸颊,高歌狂舞反复地唱着:杀野兽、割喉咙、血飞溅。他们已经疯了,带着面具疯了,而他们围捕的野兽就是他们的同伴,他们曾经的头领,而且跟他们一样,是来自文明社会的孩子。
在小说的后半部分,作者描写了一个非常厉害的超现实主义情节,把小说的主题点了出来。在孩子的营地门口还有一个猪头,猪头上已经满是苍蝇,非常吓人。有一天,小男孩西蒙靠近猪头的时候,猪头开始说话了,作者写到这里的时候主语不是猪头,主语变成了蝇王。蝇王问小孩:“喂,你想知道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吗?”小孩吓怕了,不知道说什么。蝇王说:“因为我啊。”小孩说:“你是谁?”蝇王说:“我就是你呀,快过来,来到我的身边。”发出一阵狂笑,小孩当场吓晕了。
猎手们手持两端都是削尖的标枪,燃起树林,拉尔夫已经逃不掉了,在这种喊杀声中,他倒在海滩上不停打滚,双手护住要害,准备求饶,但是预想的悲剧并没有发生。
当拉尔夫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准备接受所谓的酷刑时,他看到一名海军军官和他身后的一艘快艇,这就是小说特别荒谬的地方。原来,因为这片森林全部被点燃了,吸引了一艘英国军舰的注意。救援者竟然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出现了。孩子们每天都在维持火点,那么长时间都没人来,当他们把整个森林烧了,就有人来了,这太讽刺了。军官看着狼狈不堪的拉尔夫,又看了看远处猎手们,以为他们在玩游戏,认为意图烧死拉尔夫的大火,是孩子们发出的求救信号。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发现岛上的局面并不像自己一开始想象的那么单纯,看一下故事的结局:
军官问拉尔夫:“我们看见你们的烟火,可是不知道你们究竟有多少人。”
“不知道,先生。”
“我原以为,”军官一边想象摆在面前的搜寻拉尔夫的情景,一边说道,“我原以为一群英国小孩---你们都是英国的吧,总会表现得好一些。”
“开始的时候是这样的,”拉尔夫说,可是后来他顿了一下说,“我们那时候还在一起。”军官表示理解地点了点头。
“我知道,表现得不错,就像珊瑚岛一样。”拉尔夫呆呆地望着他。煞时脑海中略过一幅曾经在海滩上出现的迷人景象。然而现在海岛犹如死木,上上下下全被烧焦了---西蒙死了---杰克已经……想到这里,辛酸的眼泪直往下流,他抽噎不止。自从踏上这座小岛以来,他第一次放声痛哭,痛苦、悲伤阵阵涌上心头,他泣不成声,浑身抽动,面地这座黑烟滚滚,将要化成焦土的海岛,他的哭声越来越高,在这种悲痛气氛的渲染下,其他小孩也抽泣了起来,蓬头垢面的拉尔夫站在他们中间,为人失去天真,为人心的邪恶,为正直聪明的朋友猪崽,死于非命而悲伤。
军官被这些呜咽声、痛苦声包围,感动的有些不知所措,他转过身去,好让孩子们有时间平复情绪,他等待着目光落在远处那艘装备齐全的快艇上。
到这儿小说结束了,小说到最后大家也看懂了,这个岛闹到这般田地,是因为蝇王在,罪恶之手在。
蝇王是什么呢?蝇王就像他自己说的那句话一样,是你,是我,是藏在每个人人性深处洗不尽、抹不掉的人性之恶。
人性之恶出现的三个条件
其实关于人性的善恶,历史上有太多话题在讲,我们说人之初性本善,西方告诉你有原罪。我不知道人到底是充满了善,还是充满了恶。我读完这本书之后,纵观历史发现,只要这三件事同时出现,人性的恶就会出现。第一是共同的敌人,不管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只要存在共同的敌人,人性的恶肯定会出来,因为他会抱团。第二是迫切的需求,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第三,非理性的领导,只剩下情绪的渲染。这三件事只要同时发生,人性的恶肯定会出来。
第一个条件是共同的敌人。书中大家有共同的敌人吗?没有,他们想象出来了一个共同敌人---怪兽。后来他们发现没有怪兽,他们也需要一个共同的敌人,就是拉尔夫。一个团体在什么时候会变得更团结?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在面对外部共同敌人的时候,这个时候,每个人天然都会产生一种团结在强人身边的需求。其实看看历史上很多的国家,甚至我们小的组合,他们要解散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外面有人黑我们,他们会变得莫名的团结,但这个团结有一个天然的副作用,团结会让这个团体变得有莫名其妙的进攻性。
我们现在看到一些所谓的偶像,他身边的一些粉丝,经常攻击别人,为什么攻击别人呢?因为他们必须假想一个共同的敌人,才能让他们团结,否则他们没有归属感。
第二个条件是基础需求。基础需求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精神的。在小说里孩子们想吃肉,吃肉这件事,是一个埋藏在我们基因和生活里的东西,肉是我们人类追求了几百万年的东西,因为饿,所以必须追求,谁那里有肉就选择跟谁,杰克有肉,大家就跟他。这时如果第三个事情爆发了,人性的恶就出来了。
第三个条件是非理性的领导,杰克告诉你,没肉吃的原因,是因为怪兽,怪兽没有了怎么办?没关系,有拉尔夫。你之所以没肉吃,就是因为这些人,把他们干掉,我们就能吃上肉。这番话像不像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表达?你们之所以没钱,是因为我们所有的钱全部让犹太人给赚了,杀光犹太人,世界就美好了。当时的德国人为啥没人反抗呢?其实反抗的人全部被杀了。
人是社会动物,只要我们和主流同步,总觉得自己错不到哪去,一旦落单,我们的第一反应:我是不是走错路了,怎么就我一个人呢?这就是著名的集体无意识。
这个时代,但凡这三条全部聚齐了,每个人都可能是恶人。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巴布.迪伦说过一句话,他说,“我给50个人唱歌的时候,他们有50个不同的人格,但是我给5万人唱歌的时候,我觉得他们只有1个人格。”我觉得戈尔丁想通过这部作品告诉我们,不要以为反希特勒打败了,世界就太平了,落满苍蝇的猪头还藏在你我的人性里。当这三个条件都凑齐的时候,他可能会再来一次,这是一本写给成年人的童谣。
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小说重新去审视制度,审视人性。人性中并不存在善恶,我一直这么觉得。只要有合理的制度出现,人性中都会是善良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