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曲崔颢翻译(长干曲古诗鉴赏)
崔颢是唐代大诗人,因一首《黄鹤楼》而冠绝古今。宋代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写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尽管为一家之言,但此话的分量很重,后人也大抵认同。历朝历代的唐诗排行榜,基本上都把《黄鹤楼》列为第一名。虽然说“文无第一”,但《黄鹤楼》位居榜首还是有一定实力的。
《黄鹤楼》在艺术上登峰造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称之为咏黄鹤楼的绝唱。并且该诗为不可一世的“诗仙”李白所搁笔,题诗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来李白一直模仿该诗,写出了《鹦鹉洲》、《登金陵凤凰台》等。虽然该诗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
崔颢七言律诗写得好也就罢了,没想到的是“杂曲古辞”写得也特别棒,他吸收了前朝民歌的创作手法,淳朴天然,意韵无穷,比如以下两首《长干曲》就具有非凡的艺术感染力:
长干曲,其一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长干曲,其二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长干是南京的一条著名古巷,人口密集,经济繁华,历史上有众多的诗词歌赋来描写这里的风土人情,比如生活和爱情。不少长干人以舟为家,漂泊于江上,崔颢的这两首诗就描写了一对萍水相逢的男女。
这两首诗歌虽然描写的是男女,但并不是大家所期待的浪漫爱情故事,而是同乡人一问一答的温馨画面。这种萍水相逢的场景,比人生的初恋更加美好。初恋的时刻,脸是红红的,心脏是砰砰跳动的。情窦初开,尚有一丝羞涩和懵懂。而该诗中的女子,无疑是开朗和大胆的,这表明了唐朝的开放风气。
该女子背井离乡,孤伶无伴,泛舟在江上的时候,听到了熟悉的乡音,于是情不自禁地问道:“先生,您住在哪里呀?老家是哪的?我是横塘人,没准我们还是老乡呢。”这一画面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使人倍感亲切。
古代民风淳朴,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大的戒备之心,尤其是同乡之间。虽然“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稍显夸张,但是乡里乡亲之间的温情还是无比美好的。该诗中的“君”表明了男子的性别,“妾”表明了女子的性别,男女之间毫无隔阂,简单的聊天也能够写得如此美。
第二首诗是男子的自述,“家临九江水”是对“君家何处住”的应答,“来去九江侧”说明了自己也经常漂泊在江水之上,虽然我们两个都是长干人,可恨的是从小竟然没有机会认识,错过了美好的青春,未能够结成一段良缘。“生小不相识”有相见恨晚之叹,有种“恨不相逢未嫁时”的味道在里边。越是对过去的无限惋惜,越能表现出萍水相逢的弥足珍贵。
这两首诗朴素自然,表现了男女之间纯真的感情,感人至深,具有非凡的艺术力。诗歌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截取了一个平凡的画面,竟然如此生动形象,展示了女子的活泼可爱,以及男子的无限惋惜。此诗乃是一等好诗,自唐朝之后基本上绝迹了。后世往往拘泥于遣词造句,平仄格律,缺乏生活的气息,缺少天然的美。这两首《长干曲》堪与《诗经》中的名篇相媲美,完全出于自然,不事雕琢。
有人说诗歌很难理解,大错特错。读了崔颢的《长干曲》,你就会发现诗歌如此简单,如此美好。诗歌是开放在心灵里的花朵,给人带来灵魂的香味。这两首《长干曲》所描绘的温馨画面,纯属天籁,比初恋的甜言蜜语更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