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盛誉。
宋濂出身贫寒,但他从小却喜欢读书,家庭贫困,没钱给他买书,宋濂只好向人家借书读。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有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心疼宋濂,便说:“孩子,都半夜了,冬天这么寒冷,你就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本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书看,到期限就要归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宋濂长大成年,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的老师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却下起鹅毛大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天不出发,就会耽误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当宋濂冒着大风雪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说道:“年轻人,能守信,又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宋濂性格慎密,在朝中做官后,在宫中问对的话,绝对不会告诉第二个人。写出的文章奏折,也会将其草稿删毁。他曾在居室的墙壁上写"温树"(语出西汉御史大夫孔光的典故,后人用作居官谨慎的赞语)二字。有好事者向他问及宫内之事,他笑而不语,便指墙上“温树”二字来给他们看。 宋濂深受朱元璋信任,作为大臣,他在朱元璋面前陈说事情,质朴无隐。就算是普通家事,只要朱元璋问他,他也绝不隐瞒,一一回答。有一回,宋濂曾与客人饮酒,朱元璋暗中派人去侦探察看。第二天,朱元璋便故意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宋濂都据实回答。朱元璋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朱元璋因此越来越相信他的诚实,把朝中许多大事交由他去处理。
诚信立德,一直是古往今来所尊崇的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不信不立,不诚不行”。宋濂深受朱元璋的信任,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是与他为人为官的诚信品德分不开的。
提及宋濂,熟悉明朝历史的人大多都知道,他是明代杰出的文化大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还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虽其结局有些悲惨(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但这丝毫不能抹杀他的文学才华。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今天我们说的其“求学”就是《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内容。
说起来,宋濂能够得到刘基称颂为“一代名儒”和“当今文章第一”,能够被朱元璋赞颂为“开国文臣之首”,着实不易;能够被四方学者称为“太史公”,就愈加不易。毕竟,宋濂得到明朝第一谋臣刘基的赞誉已经难得,得到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盛誉更加难得,尤其是得到绝大多数学者的一致好评,可谓是难上加难。
宋濂之所以有此成功,并非拥有天生超人智商,也非具有过目不忘本领,而是源于其聪敏好学,一生刻苦,“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分析宋濂成功的秘诀,不外有三:一是勤奋刻苦,二是诚实守信,三是持之以恒。
说到勤奋,前文我们已经讲了他“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无疑就是勤奋刻苦的最好评价。“求学”文中就说到了他自己是怎么忍饥挨饿、顶风冒雪、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经历。有歌曲唱到: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不啻就很深刻地揭示了实践出真知、拼搏出成就的道理。
宋濂是怎么以诚为本的呢?我们看看《宋濂求学》就知道,文章讲的是,明朝开国功臣中知识最渊博的宋廉每次向别人借书都按时归还的故事。宋廉看到好书就连夜抄书,而且,宋廉借过的书每本都是干干净净,不卷不折,每一本都很平整,每一本书都有借有还。所以,书主人都愿意把书借给宋廉,宋廉才得以博览群书,并能得到名师指导。一次,宋廉看到了好书,就一直抄到天亮。他母亲看到了,就叫宋廉别抄了,说早一天晚一天还书又没关系。而宋廉却坚持要抄好。可见,宋廉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正是因为宋濂的诚信,书的主人才愿意一次又一次把书借给他,宋濂的诚信,使他学到了许多知识,从而成为了一个出名的文豪。
我们知道,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为人处事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实际上,诚信不仅仅是个人修养问题,更是社会需要。政府有诚信,才能有民心;经济有诚信,才能有市场;商家有诚信,才能有空间。同样的道理,唯有拥有诚信品质的人才能立足于这个社会而不败。
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就更不必说,几乎无人不晓。宋濂“求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意思是,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显然,这里很明确地说明了刻苦认真、坚持不懈,是锻炼自己德才兼备的条件与基础。事实上,任何人任何事,缺乏毅力,缺失恒心,缺少坚持,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宋濂的成功,无疑是我们学习借鉴的典型、榜样、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