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柴侍御原文及翻译(王昌龄送柴侍御赏析)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年轻时他曾投笔从戎,踏上西出长安的漫漫之路。在西部边陲,他体验了艰苦的军旅生活,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 ,如《出塞》,《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等等,因而被认为是边塞诗的先驱。同时因为他的七绝写得相当好,又被誉为“诗家夫子”和“七绝圣手”。
王昌龄
王昌龄是一位十分看重友情的人。他曾写过很多送别诗给友人。公元748年,担任了八年江宁丞的王昌龄,忽然又被贬谪去担任了龙标尉。这天,他的朋友柴侍御将要从龙标前往武冈,诗人写下一首《送柴侍御》诗为他送行。
王昌龄的这位朋友姓柴,侍御是一个唐朝官职,相当于现今的公检法之类,大约是个七品或者八品小官。
送柴侍御
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直译:
沅水通过龙标也连接着武冈,我送君远去没有感觉离别的悲伤。
这一路相连的青山同时沐浴风雨,同时顶着一轮明月怎么是两处地方呢?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赏析:
这首七绝送别诗,不同于其他的送别诗。因为全诗没有一句因送别产生的恋恋不舍离愁,而是让人感觉两人的距离更近了。
第一联:王昌龄点明了柴侍御要去的地方是武冈。他对柴侍御说,因为沅水是通流的,流过龙标也流到武冈,意思是其实两地并没有多远。所以我送你离去没有感到什么悲伤。
第二联:这两句是本诗的关键句。王昌龄又告诉朋友,龙标到武冈这一路都有青山相连着,我们沐浴着同样的风雨,两地头顶着同一轮明月,怎么会是两处地方呢?
王昌龄巧妙地运用词语,把“远”和“近”的概念模糊起来,让朋友觉得两地确实如同一处:两地虽然隔着青山,但却可以“同云雨”,虽然我们人分在两处,但却可以“共明月”。因而这首诗绝没有送别诗的缠绵悱恻,令人感觉耳目一新别具一格。
这首诗流传很广,居然走出了国界。去年日本鹤舞市政府捐赠给大连防疫物资时,就把““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两郷”印在了外包装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