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不谢私恩的翻译(管仲不谢私恩文言文阅读)
原文
管仲束缚①,自鲁之②齐,道而饥渴,过绮乌③封人④而乞食。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⑤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⑥,将何以⑦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⑧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注释
- 束缚:被捆绑。
- 之:到。
- 绮乌:古地名。
- 封人:守卫边疆的官员。
- 窃:悄悄地。
- 用齐:被齐国任用。
- 何以:拿什么。
- 且:将要。
译文
管仲被捆绑着,从鲁国押往齐国。在路途中又饿又渴,经过绮乌时向守卫边防的官员讨要些饭吃。这个边防官跪着送饭给管仲,表现得十分恭敬。边防官乘机悄悄地对管仲说:“假如您回到齐国后幸免一死,并且被齐国重用,那时你将拿什么来报答我?”管仲说:“如果像你说的那样,我将要任命贤能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奖赏有功劳的人,我能拿什么来报答你呢?”这个边防官听后怨恨管仲。
文言知识
宾语前置:上文中的“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三句是倒装句,即“用贤,使能,论劳”,意思是“任命贤能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奖赏有功劳的人”。
这里是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以突出强调宾语。“之”就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的意义。
又如,“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意思是“喜爱莲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人物介绍
管仲:(前723年一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管仲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齐国相,并被尊称为“仲父”。任职期间,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后世尊称管仲为“管子”,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第一相”。
出处
《韩非子·外诸说左下》
启发与借鉴
本来管仲“乞食”且封人“甚敬”,按照常理管仲应该好好报答才对。但是封人为利已而帮人,使行善的初衷变成了冷冰冰的世俗交易,最终得到的是管仲的严词厉斥和倍加奚落,这就是势利小人应有的下场。同时,管仲身处逆境,仍可做到分清公事和私恩,不怕得罪人,令人敬佩!
在人落难时,落石下井,固然不对,但是如果以此为机会,企图向落难人施以小恩小惠,来谋图日后的回报,这定然不会赢得人们的信服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