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在解放前,他在某校当校长。发生一件非常有名的故事——四颗糖。相信很多家长有所耳闻,我们一起来重温。
四颗糖的故事
有一天,陶校长看到一个男孩子在打另外一个男同学,他上前去制止打人的那个男同学,说“请你下午三点到我办公室来一趟”,第一次迈进的可是校长室,男同学一进屋就傻了,做梦也没有想到,校长和蔼可亲地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说“孩子,首先我要奖励你一颗糖。三点整你准时来了,说明你这个孩子时间观念强。”陶校长还要奖励第二颗糖,孩子蒙了,还有什么好奖励?“你看,我上午叫你别打那个同学,你马上住手,说明你懂得尊重校长。其实,我这个校长也非常渴望得到尊重。”
这个孩子眼圈通红,有一点撑不住了,哪知陶校长又变出了一颗糖果,还要奖励他,第三颗糖让孩子彻底的懵了。他问陶校长“我打人,哪有这么多优点?”陶校长告诉孩子“我已经了解过,你打的那个同学是因为他在欺负女同学,说明你身上有一种正义感,在打抱不平,难道不应该奖励第三颗?”
孩子听到这儿,终于泪流滚滚的哭着说“校长,我打人总是错的吧”,陶校长接着又说“你看孩子,我早就给你准备了第四颗糖。不瞒你说,从我第一眼看到你,就坚信你这个孩子一定是知错必改的好孩子,看来我的眼光是一点都没错的。”孩子手里捂着的四颗糖,泪流满面的走出了校长办公室。
其实这个孩子,也许是某些老师或家长定义的“打人的坏孩子”。陶校长运用四颗糖,把一个“坏孩子”被唤醒了。四颗糖让他见到的是光芒,是陶行知校长从错误当中把他的“坏孩子”给唤醒,和他变成了同盟。让孩子知道怎么做会更好,他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而是一个善良、勇敢的孩子,只是面对问题用错了方法。
赏识教育,是给孩子的一种人生态度
这就叫黑间白角光明,在错误当中要找到光明。批评,谁不乐意接受。赏识教育,是给孩子的一种人生态度。凡事都有两面性,太好了,是一辈子;太糟了,也是一辈子。生命,是阴阳体。太好了,永远是光明照亮了前进的路程,等于我们人生中亮灯。但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要用它来寻找光明,光明是什么?就是把光明点亮,才能知道什么是黑暗。
其实,赏识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一个赞扬,一句激励的语言,一个友善爱抚的动作,欣赏和鼓励的神情,可是试问一下,现实中你做到了吗?如果孩子在我们平等的开导下,对未来充满信心,往往能出现急剧转变的良好开端。我们要抓住这个好时机,给予充分的信任,帮助孩子扑捉到他的闪光点。
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看得起,是在人格上尊重我们的孩子。教育的基础,是尊重,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有说过这样一句话——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我们的孩子,不管我们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设身处地的,以心换心,以情动情的让教育的过程变得很轻松,很愉快。
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想问题,问题就会变得迎刃而解。在教育学中,也有说到参与到孩子当中,理解孩子的想法是亲子关系的桥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爱好兴趣,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只要发现每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一个好的老师,一个好的家长,必须要有一双捕捉孩子身上闪光点的火眼金睛,对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断的赞赏,反复激励,使孩子有一种被认可,被发现的感觉。
有时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关心的动作,一次机遇都可以改变我们的孩子,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豪感,使他在表现自我中,在成就中进步。
有时,也要学会宽容孩子。当然宽容不等于放纵,是为了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利于孩子的成长。这种宽容是以宽为严,以退为进是为了创造一个宽松的教育的环境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孩子,已经是很多父母不断探讨的话题。各位家长学以致用,学到、用到、悟到,最后才能真的得到。一个好的家庭教育会影响我们孩子的一生。
写在最后
从现在开始,用自己的爱去呵护孩子的心灵,用真诚去赏识的孩子,让他可以更好的发展自己。其实,赏识教育就在我们身边。其实,做起来也是蛮简单的。另外,温馨提示——赏识,切勿疯狂。
孩子在成长阶段,需要的鼓励而非直接给予帮助!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你若爱他,就给予孩子挫折式教育和赏识性教育;你若害他,就给予孩子宠溺式教育和放纵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