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桃花古诗的意思翻译(大林寺桃花古诗赏析)
大林寺桃花
唐 /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
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
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品读】
庐山雾凇
庐山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地标之一,文人墨客们自然对它厚爱有加,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苏轼的《题西林壁》,早已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白居易和庐山的缘遇,要从他因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说起。在江州,白居易进入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琵琶行》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江州也成为白居易人生理想变革的重要转折地,之前春风得意、锋芒毕露,心怀“兼济天下”的使命;之后悠然闲适、无欲自足,寻求“独善其身”的恬淡。乐天从此真正乐知天命,顺应世事、圆融中庸,在世俗和高雅中竭力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人格的独立。
江州即今天庐山的所在地江西省九江市,而这首诗题目中的大林寺位于庐山大林峰上,与西林寺、东林寺合称庐山“三大名寺”。元和十二年(公元 817 年)四月九日,已任职江州司马两年的白居易,邀约了众好友共 17 人,从他新建好的遗爱草堂出发,到庐山峰顶的大林寺游玩。当他们一行人踏上大林寺地界时,就强烈地感受到物候环境的不同。时值暮春,庐山下平原旷野的桃花都已凋谢,而山顶大林寺的桃花却含苞欲放,仿佛又回到了早春时节。白居易惊喜赞叹之余,随口吟诵了这首七言绝句,并挥笔题写“花径”二字,之后人们就把此地叫做“白司马花径”。因花木繁茂,景色宜人,花径在唐代曾被誉为“匡庐第一境”。
大林寺的桃花之所以开得迟,是受“山地气候”和“平原气候”差异的影响。在山地地区,气温随着地势的高度上升而相应递减。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就下降 0.6℃。庐山大林寺的海拔为 1035 米,而山脚下海拔不足 30 米,按照科学的计算公式,温差应该在 6℃左右。加上大林寺所处的地理环境水气郁结,云雾弥漫,日照不足,气温会更低些,春天当然就来得迟缓了。
写这首诗时,诗人并不通晓这样精准的物候知识,但其中所蕴含的深邃意境,却让我们为之击节叹赏。人生何处不桃花?不用再纠结“人间”的“芳菲尽”,官场上的丑恶太多,无以找寻净土。“山寺”本就远离喧嚣,富有禅意,加上满园的桃花含苞待放,幽香静发,如同步入仙境,足以让人感悟到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和延续。
从京城的仕途坎坷到大林寺的寻芳漫游,不正是朝向又一个春天?白居易已然觉知并很享受这样的转场,甚至在《庐山草堂记》中写到“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行山水之间,观四时美景,不正是人生的乐事吗?
全诗仅有四句,前两句写景叙事,后两句抒发感慨。看似在写物候变化,实则蕴含人生况味。此中的“桃花”代指春天,诗人曾对京城的官场充满向往,被贬江州后,春光不再,春意阑珊。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前两句形成对比,写出人间和山寺的不同景观,“芳菲尽”让人倍感惋惜,“始盛开”令人激动振奋。思想情感随着景物的兴衰荣枯而跳跃变化。在暮春之时重返早春,既是偶遇奇观,又是必然规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后两句化用拟人,诗人因恋春惜春而怨恨春归无情,没想到春天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躲猫猫,藏到深山人不知。
写作笔法诙谐,充满童趣。“长恨”是无处寻春的失意吐槽,“不知”是沉浸山水的意外觉醒。重心在“转”,人间春去,“转”入山寺,长安春去,“转”入江州 , 心若有春,“转”角即美。
花开花谢,岁月流长,生命向前,不都是一种过程吗?浮世不定,会有很多收获,譬如名利;也会失去很多,又如名利。万物有序,在人间与众花齐放,亦或在山寺独领风骚,如同有人少年早成,有人大器晚成,境遇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