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诗句古诗大全(关于清明节扫墓的诗句)
清明古诗六首赏读:永世皆临祭视亲,山河无处不清明
清明节是传统的祭祀先祖的大节日和节气,绵延千年。
那么清明节成为祭扫先祖的重要日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是从唐朝。
唐朝之前,清明节之前,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叫做“寒食”。
寒食节起自上古的禁火节,上古春季,山林雷雨增多,容易爆发山火,故而在春天禁火一段时间,而后再重新燃火。
这个禁火在春秋晋国时期得到强化。晋国大臣介子推跟随流亡公子重耳艰辛颠沛十九年,辅助重耳登上王位,他却辞官回绵山陪伴年迈的母亲。重耳感念忠臣,求贤若渴,为了逼介子推下山,引动了山火,结果介子推和母亲烧死在深山中。晋国国君重耳深感悲痛,遂将介子推的忌日定为寒食节,缅怀忠烈,号召民众不举火,吃冷食来纪念这位爱国爱家的贤人。
在寒食节祭祀介子推也形成了另一项民俗,就是祭奠缅怀自己的先祖。
寒食节在冬至节后一百零五天,其后一到两天是清明节。
那么寒食节禁火,并祭祀父母,到了清明节,重新举火,算是春天里自新年立春之后,民间又一个辞旧迎新的时间段。
三国归晋之后,晋朝有短暂统一中国的时期,寒食节由晋国地方风俗,流传全国。农历二三月又正是古代踏青,上巳祓禊的时段,有着隆重的巫灵色彩,其中在这段时间,祭奠介子推,并致祭自己的父母,是理所当然的事。
到了唐朝,社会繁荣,各阶层流动性大,就形成了寒食节,很多人奔赴家乡扫墓的风俗,且往返消耗,不是一天就能完成,且这样的祭奠有着家国的凝聚力,唐朝遂将寒食节官方化,放假并允许家祭,只是不许采用音乐,来区别寒食和祭祀古礼的区别,到了唐玄宗时期,为了便于官员回家扫墓,特将寒食节清明节连续放假,长达四到五天,以便于人员的往返休息。
那么实际上在民间,逐渐形成了寒食扫墓,清明踏青的风俗。其中晚归的游子,也会顺延到清明左右祭扫。
这就是清明节也成为祭扫节日的开始。
在唐朝的很多诗里,往往寒食清明连用,因为这两个节日节气靠得非常近,只是祭祀的重点放在寒食,而感受天地清新气象的踏青,主在清明节,但是实际是这个时间段都具有了祭祀踏青两种功能。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
白居易是中唐时代的人,在他生活的年代,至少民间寒食节和清明节都已经是祭祀先祖扫墓的日子。
乌鸦喜鹊在黄昏的树上啼叫,听得见清明节寒食节坟前的哭声。
风吹起纸钱到处飘飞,古墓累累,春草满地。
白色的野梨花白色的白杨树,下面是坟墓,那是人间生死离别和隔绝的地方。
只是躺在土中的人怎么听得见这世上亲人的哭声,亲人在哭泣拜祭后,冒着小雨回家远去。
那么这里很有意思,白居易写的是寒食,但不一定就是寒食那天。
而且寒食节是不让点火的,但是这里却有风吹旷野纸钱飞。
那么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们将纸钱放在墓碑前,结果纸钱飞了。
第二种就是,人们焚化纸钱,纸灰飞扬。
那么如果这首诗没有后人纂改的痕迹,清明节是可以烧纸钱的。
也就是在唐朝的民间,很多人表达心意,会将祭祀延后到清明节。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由于这种祭祀形成巨大的风潮,在某些地方,比如白居易的家乡,寒食节清明节这段时间,并没有严格禁火。或者这是民众私下的行为。
总体而言,唐朝的寒食节,重在祭祀,清明节则是寒食节的延伸。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 · 杜牧《清明 》
这是流传很广的一首唐朝的清明节的诗。
很多人喜欢并流传,因为里面折射了很多人对清明节的感受,心情低落,有哀伤,符合了后世清明节那种祭扫之后的心境氛围。
但是,这首诗的原始面貌,可能是重在路程感受踏青感想。
因为杜牧是官员,他对寒食和清明节的把握比普通百姓强。寒食节重在祭祀,而清明节重在踏青,感受山川新气。
寒食和清明往往处在暮春潮湿多雨的时期,天上时阴时晴,变化多端。
但是一场忽然的大的山雨,则在人们的忍受能力之外。
清明这天忽然下起中雨来,这让行走在山路上的杜牧,有点仓促,因为春雨多潮,容易生病。且这是他赶路,前后不着。
他看到牧童,急忙问,这里最近的酒店人家在哪?
牧童牛鞭一指,指向了杏花开满的远处,在那里可以停留留宿。
仿佛是烟雨中,给了杜牧一道光。
那么寒食节的祭扫,是会带各种冷食酒水的,祭拜之后,由祭祀的人分而食之。
杜牧如此慌乱,可见他在这里并不是来祭祀祖先的,甚至不是游玩,就是游子路过,这是他漫长行程的一部分。如果寒食节禁止热食,实际从头两天开始起,他一路住宿是吃的冷饭,且漫长的行程,又遭遇雨,饥寒交迫,这才打听哪里可以打尖住宿,因为明显他渴望一盏热酒,一顿热饭,而消除旅途的劳顿。
而烟雨中的杏花村,也格外有家园富庶宁静之美,那里必定,袅袅烟火,等着他。
这首诗写了寒食的冷和清明能够给人带来的温暖和向往,有层次而向上。
那么为什么后世很多人列为清明节祭祀的诗呢?
因为下雨,山路,断魂,都照应了人们祭扫时的心情。
实际上唐朝的祭祀重在寒食,而非清明。白居易诗中写的是民间某些地区的小现象。
“春城闲望爱晴天,何处风光不眼前。
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
兴来促席唯同舍,醉后狂歌尽少年。
闻说莺啼却惆怅,诗成不见谢临川。”唐 · 王表《清明日登城春望寄大夫使君 》
那么唐朝清明节的内核是什么呢?
一,举火,一个新的开始,在寒食节暂停的烟火重新升起。
二,皇帝会在太庙祭祀,请求祖先庇护江山。至少南北朝齐国的皇帝就是这么做的。
二,登高近水踏青,清明节节气特点,就是天地清和,上古的上巳节,也多在这一阶段,认为流水可以带走疾病,生生不息,高山和空气则健壮体魄,用踏青和行清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互动。
这首诗写的就是清明节的登高远眺,风光秀美。
在寒食节里,到处盛开雪白的梨花,而在清明节那天早上,太阳出来时,家家户户开始点烟做饭,山川之静美后,是人间的烟火气。
而且大家朋友同僚一起促膝把酒,歌唱尽兴,用开放的身心感受自然。
毕竟禁火冷食也有几天,清空了的肠胃,正在等待美酒佳肴的重新输入,寒食节和清明节算是身心洗礼的一个美好过程。
此时看山水,那是从内心感受的天地清明和美好啊。
那么到了宋朝,寒食节的祭祀功能就移向了清明节。
毕竟宋朝的清明节比唐朝更重大,寒食节和清明节合并,官方放假七天,民间则更盛大。
寒食节做什么呢,寒食节那天不是祭祀先祖,头一天家家烙饼子,准备各种熟食,还有杏仁粥之类的甜点,而子女成年的仪式多定在寒食节,比如男子20的弱冠礼,女孩子十五岁的成人礼,去户外带着熟食踏青荡秋千。
到了清明节那天,才正式出郊上山拜祭。
究其原因,除了宋朝稳定时期比较繁荣,也是因为风俗中焚化钱纸是祭祀重要的一环。
所以从宋朝开始,清明节就承载了祭祀的主要内涵。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胡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镫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南宋 · 高翥《清明日对酒 》
这是南宋时期,清明节成为祭扫的大日子。
南北山头,都有家人去扫墓。
那飘飞的纸钱烧作了蝴蝶到处飞扬,而是谁的血泪染红了满山的杜鹃?
拜祭之后,这里归于宁静,依旧有夜狐狸宿在坟墓上,而儿女们回家,欢笑在人间的灯火里。
从扫墓,一方面寄托哀思,也考验人们对生死的理解。
灵魂的有无那是没有应证的事情,只知道这里的酒水是到不了九泉之下的,所以要珍惜短暂的生命啊,人生要及时行乐,饱满如意。
并不灰暗,而是真实。
这种真实实际每个扫墓的人都有,只是人们愿意相信,在某处需要有个灵魂的存在。
祭祀本身成为最大的信仰。
”官氏亘古至于今,历派源流振家声。
吾今生尔九兄弟,各在一方以安身。
人人立志守豪富,个个撑持家业均。
但今嘱咐清明节,永世皆临祭视亲。“南宋 · 上官统《自命 》
这是上官家族的家谱上的诗,比较简单。是上官老人的遗言。
上官氏从古代流传到今天,各门户支流都有显振家声的人物。
我今生生了你们九个兄弟,各在一方,安家立命。
每个人都在守住财产,支撑家业。
我如今嘱咐你们,每年的清明节,你们要团结,要给我扫墓,这种传统不要间断。
这是清明节给中国人带来的精神上的厚重和安慰。
父亲辛苦一生,拉扯子女成人,希望子女年年来看他,是延续,是团结,是安慰。
他也必定知道死后,他未必有知,但是这种方式,是一种非常朴素有效,延续血脉,家庭精神和团结血亲的方法。总要有种精神需要礼仪载体传承。
比如陆游就写了一首著名的临终诗,国家统一北方的时候,你们清明节来扫墓,不要忘记告诉我。
这是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草木有生皆润泽,山河无处不清明。
寒蓑莫袖垂纶手,万里长江一艇横。“ 南宋 · 方岳
有了祭扫之后,来看看真正清明节气的风物吧。
当然在先祖面前做了追思缅怀和洗礼,让我们重新面对世界和生活。
看,清明时节正是草木生长润泽的时候,那太阳温暖,山水清和,正是春天里的一种布新。山河壮丽,无处不是清明祥和啊。
来吧,从袖子里伸出你们藏在冬寒和春寒的手来,正是钓鱼长江,快意弄潮的时候。
人生当停留则停留,当行进,则高歌猛进!
这是清明节带给人们厚重而又清明的美好含义。有历史传承,有精神安慰,更有继续前行的动力。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