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句子(人生旅途哲理感悟简短)
最近朋友遭遇了职场冷暴力,在工作上非常不开心,而她处理问题的办法是想着辞职,就不用面对那些欺负自己的人。
但我并不认同她的做法,毕竟关键还是在自己身上。
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肯定会有形形色色的人,遇到和自己观念不一的人必定是常事,难道每次都要逃避吗?不用说,这肯定是不现实的。
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自己,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处世方式。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当下即生活》一书中说过,在人生的道路上,似苦实甜。我们行走在人间,就要做到难得糊涂。
01.凡事三思而后行
很多时候一个决定就能改变一生,所以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要仔细考虑清楚才能行动,那样失败的几率就会大一点。
就像前文提到的朋友那样,一遇到挫折就习惯地逃避,但逃避真的难解决问题?很明显是不能的。
一来,新工作没有着落,突然辞职会没了收入;二是家庭上的问题,女儿的学费要交,家里老人的生活费要给,突然没了工作,家庭矛盾肯定会增加。
辞职或许对于这次工作来说是解脱了,但以后呢?再找新工作时,招聘者肯定会了解你上一份工作离职的原因,难道每次都说因为自己的原因?或者是因为同事的原因?
不管怎么说,就冲着一遇到小小挫折就逃避的这点,人家单位也不敢录用你。
如果你也会有这种遇到挫折就辞职的想法,我建议你看看季羡林在《当下即生活》书中的《三思后行》这章。
遇到事情一定要沉下心来深思一下,分析利弊,考虑可行性,范围是越广越好。然后再考虑一下不可行性,将负面的因素也考虑在内,综合分析才能决定是否行动。
三思后行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愿你也能做到思后行。
02.不自满,谦虚做人
不知道你身边是不是也有这种人,总觉得自己做的就是最好的,很容易就自满,一点谦虚之心都没有。
这样的人给人的感觉是夸夸其谈,但要真的是做起事情来,可能就变得差强人意了。
在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在自己年轻时读了不少兵书,就认为自己已经非常熟悉带兵之道,作战之理,甚至还夸下海口说若能带兵上阵杀敌一定能杀他个遍甲不留。
因为他说得头头是道,所以别人都认为他就是一个带兵的将才,只有他的父亲认为他是夸夸其谈,不能承担重任。
有一次秦国围攻赵国,大将廉颇用了修筑壁垒的方法来防守。但后来因赵王听信流言,认为廉颇的做法不能抵挡帝俊,于是就派赵括来替代廉颇。
结果赵括到了前线指挥,死搬兵书的理论,改变了廉颇的作战计划,最后赵国战败,他自己也被秦军一箭射杀,最可怜的是四十多万赵军一下子尽被歼灭。
如果赵括能谦虚地做人,接受别人的意见,结局又会是另一种可能。
所以我们做人一定要懂得谦虚,不能太过自满,这样才能给别人一种能担重任的感觉。
03.不能迁就,学会适应
看到“迁就”你会想到什么?看到“适应”你又会想到什么?乍看之下,或许会有种感觉,这两个词没啥区别。
但季羡林却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解释:“迁就”是指在平常的情况下,这种事情本来是不能或者不想去做的,也就是说有些事情是违反原则的。但是迫于自己处于不利形势,或者是出于利己的私心,又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而去做了。
就好像在家暴的家庭里,一个人总喜欢使用冷暴力,另一方为了面子或者是因为自己没有经济能力的问题,而不断迁就对方。
迁就是带着强烈的勉强,违背自己内心意愿而为。
但适应就不一样,适应是有进步的意思。
当承受暴力的那方开始觉醒,不愿再违背自己的意思去承受无端的压力,于是就会做出改变,改变现状,改变自己。
这个过程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当克服所有的苦难之后,事情会变得越来越好,而自己也会逐渐适应这种顺应自己内心选择的改变。
其实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都不应该违背自己的内心去做过多的妥协、迁就,长期的迁就会让自己处于劣势,给人一种软弱的感觉。
当然要想取得成绩那就要打破迁就的限制,不断克服苦难,不断去进步。
结语:
人生是一场旅行,路是自己的,风景只要你愿意去看,也是属于你的。
人生的这场旅行其实不长,所以一定要做些积极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才能不虚度美好年华。
活在当下,人生需要这样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