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注
唐 齐已
旗枪冉冉绿丛园,谷前初晴叫杜鹃。
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石垂]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尝茶
唐 齐已
石屋晚烟生,松窗铁碾声。
因留来客试,共说寄僧名。
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
春风雨川上,忆傍绿竹行。
谢中上人寄茶
唐 齐已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临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相劳寄,无来又隔年。
谢[左水右邕]湖茶
唐 齐已
邕湖唯上贡,何以惠寻常。
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
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
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
[注]作者曾在岳麓山道林寺清修多年。这首诗是他在远离寺院后,寄怀念之情所作的茶诗。一至七字诗——茶
唐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 将知醉后其堪夸。
[注]这是一首构思巧妙,语言流畅,意境高雅,音律和谐的茶歌。诗人在题后有小注云:“同王起诸公送白居易分司东郡作。”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茶见赠酬之以诗
唐 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
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
圆芳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余香延幽遐。
涤虑发真照,还原荡昏邪。
犹同甘露饮,佛事薰毗耶。
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注]诗人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十一月贬永州司马,住在龙兴寺(该寺犹存,在今湖南省沅陵县城西北)期间,与寺僧巽上人交往密切。这首诗是在诗人目睹巽上人亲自采制晨茶的经过情景,及品饮僧人珍贵香茗的感受之后写的酬谢诗。此诗约作于元和初年。
谢孟谏议寄新茶
唐 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将军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天子末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王非][1] ,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唯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千卷,
四碗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肤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从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注]一天清晨,时任常州刺史的孟简派人给卢仝送来了三百片唐贡山产的贡茶。这首诗就是卢仝在品尝了天子及王公大臣才能得享的“阳羡茶”之后,写给孟刺史的致谢诗。此诗约作于812或813年春,孟简任常州刺史监修贡茶期间。
[1]:左王,右为上下三个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