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节日的诗句有哪些(传统节日对应的诗句)
传统节日的古诗词诵读(上)
去年的时候,读了常丽华老师的《24节气诵读古诗词——新教育实验晨诵项目“农历的天空下”课程实践》一书,感触颇深。
读着常老师的文字,被她的坚持和细腻而感动。同时,也被常老师带着孩子们在诗词歌赋中畅游,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而感染。读着手中的书,我心潮澎湃,便在班级里发出倡议:“咱们也进行个主题的古诗词学习和诵读吧!”却没想到,孩子们纷纷摇头,摆手,异口同声地说:“还是别了吧。”那一刻,好似一盆冰凉的雨水,瞬间扑灭了我一颗躁动的热心。就这样,带领孩子们系统诵读古诗词的计划,就此作罢,就此搁浅了。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没有按计划进行系统的主题古诗词的诵读,但在早读时间,我还是逐渐渗透了常老师诵读古诗词的理念和方法。因为,我把区教体局下发的拓展诗学习,放在了早读时段。虽然只有短短的20分钟,如果利用好了,仍然能产生极好的教学效果。
我提前把20首拓展诗制作成精美的PPT。等到该讲那首诗时,我会在早读前,再次上“百度百科”查询古诗词的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古诗词翻译、古诗鉴赏等,在充分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下,才引领孩子们进入诗词诵读的境界里。读准字音,读熟诗文,悟透诗意,联系生活,启发自我。整整一个学期,每周的周一和周三的早读,我和孩子们便沉浸在古诗词的诵读中了。
本学期刚开学,孩子们便问:“老师,拓展诗下来了吗?”那一刻,我笑了。看来,孩子们还是乐意学习这种形式的诵读。不过,不知何种原因,拓展诗并没有下发。我没有打击孩子们的积极性,而是安慰他们:“我们可以先把‘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解决掉,就利用早读时间。”孩子们都说好。我便接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现在是高年级了,不能什么事情都依赖老师,你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需要强化训练了。老师先安排两个值日班长,先请他们带领大家学习,老师再来补充。这就需要每个同学结合自己手里的《解读》,提前预习相关的诗文。”
课下我对栘凡和培煜两位值日班长做了特别的交代,除了要结合手里的《解读》,还一定要上网查“百度百科”,全面的了解诗文创作者,创作背景,只有完全了解了这些,才能够把这首诗理解透,才能把同学们带入到古诗词的诵读中。
经过三周的实践,虽然两个孩子还有些生涩,还得需要我作最后的引领和托底,才能带着孩子们诵读起来,但我能看到她们的努力。
前几天接到通知,本学期的拓展诗由教师自行确定。高年级要背诵50首——以前区教体局下发的拓展诗,每学期是20首!这可如何是好?多出了这么多,该从何处下手?主题是什么?随便找些诗词来糊弄此事?教育孩子,引领孩子,能随便糊弄的吗?不能!正好,这就要过中秋节了,对了,为什么不以“传统节日”为主题,让学生参与进来,自我搜索——可以查找书籍,可以上网百度,可以询问家人等方式,让孩子们亲手收集有关某个传统节日的诗词呢?
有了这个想法后,我便在中秋节假前给孩子们留了唯一的作业:查找以“中秋佳节”为主题的古诗词,每人一首,要整理出诗意。这样,小长假返校后,我手中便多了一撂孩子们的作品。
具体选哪几首诗来诵读?如何诵读?用时多少?这得结合时间及本班实际情况,与孩子们商量后再定。
记得在常老师的引言中,记录了干国祥老师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一个课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叙事。这个完整的叙事,应该有自己特定的主题,有主题诗词,有主题音乐,有主题画面。但是,叙事的主体,却不是诗词,而是活生生的我们——是每一个孩子,是教师自己。朗诵的,悲喜的,兴发的,感动的,觉悟的,是我们而不是任何别人。这些诗词,应该能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交织。”干老师的话说到了我的心里,也为我这学期引领孩子们畅游古诗词指引了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