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亲情的诗句或句子(描写亲情的古诗词名句)
亲情是什么?
在孟郊眼中亲情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长长的牵挂;
在王维眼中亲情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深沉感叹;
在苏轼眼中亲情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在辛弃疾眼中亲情是“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天伦之乐……
在你眼中亲情是什么样子?
《京师得家书》
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诗人收到了家书,只有十五行,行行都在说:赶紧回来吧!在外飘泊的我们,总想给父母一个好的环境,让他们享享清福。于是我们终年在外奔波。
可是,父母要的,可能不是大房子,不是很多钱,而是你陪在他们身边。 也许你的积蓄还不够买一栋大房子和父母同住,没关系,那就趁现在开始做你所能做的吧。
《立春日感怀》
于谦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一年年过去,白头发不断添新,戎马匆匆里,又一个春天来临。为了什么事长久留我在边塞?岁月太无情,年纪从来不饶人。
念念不忘是一片忠心报祖国,想起尊亲来便不禁双泪直淋。孤独的情怀激动得难以排遣,就凑个五辛盘,聊应新春节景。
世间最难割舍的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那血脉相连的亲情,虽然大丈夫志在四方一心报国,但想起远在家乡的双亲也难免泪湿沾巾。
《责子》
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白发覆垂在两鬓,我身已不再结实。身边虽有五男儿,总不喜欢纸与笔。阿舒已经十六岁,懒惰无人能相比。
阿宣快到十五岁,也是无心去学习。阿雍阿端年十三,竟然不识六与七。通儿年龄近九岁,只知寻找梨与栗。天命如果真如此,姑且饮酒莫论理。
这首诗写得很有趣,诗的语句是诙谐的,作者不是板着面孔在教训孩子,而是以戏谑之笔,又显出一种慈祥、爱怜的神情。
可以说,儿子的缺点都是被夸大了的,漫画化了的,在叙说中又采用了一些有趣的修辞手法,读来忍俊不禁,可以想见作者下笔时的那种又好气、又好笑的心情。这是带着笑意的批评,是老人的舐犊情深。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作者苏轼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之月。明月团,更值兄弟团聚,此生此夜,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
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离在即,又不能不令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世间最难割舍的就是亲情,天涯海角,藕断丝连,无论何时何地亲人间的牵挂永不中断。
《回乡偶书二首》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老年后,亲情是记忆中的故乡。再次回乡,早已物是人非,只剩下自己如同外乡人一样。年龄越大,忘记的越多,唯独不能忘的是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情的难忘。
门前的镜湖还是和从前一样,只是自己已经两鬓斑白,年华不再。叶落归根,这就是对亲情最好的诠释。
《岁暮到家 》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母亲的爱子之心是无穷无尽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过年之前能够返家。她为我缝制棉衣的针脚密密麻麻地,家书里的字迹墨痕犹如新的一样。
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呼叫着我细问旅途的艰难。母亲啊,儿子已经愧对您了,不忍诉说漂泊在外的劳累辛苦。
世间所有的爱都走向相聚,惟有父母的爱,走向离别。当我们长大后,就要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独自闯荡。偶尔的一次回家,父母像过节一样,准备好你最爱吃的东西,细心地询问你在外面的工作生活情况。
这样的关爱,除了父母,没有人给你。 也许你现在,没有大屋,让他们温暖;也许,你现在,没有许多钱,给他们快乐;但是,只要你陪在他们身边,珍惜他们给你的爱,相信他们一定会感到欣慰。
看了这些亲情的诗词,你想到了什么?评论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