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闸限电背后没有所谓金融战(保障基本民生用电需求)
9月下旬以来,全国多个省份拉闸限电。据媒体报道,江苏、浙江、广东和东北三省等地,限电限产的声音此起彼伏。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受“拉闸限电”影响的不止工厂用电,还包括居民用电。从9月23日开始,东三省在用电高峰时段部分拉闸限电,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表示:因为停电,手机没有信号、城市主干道红绿灯无法正常运行、部分商铺只能点蜡烛营业……
拉闸限电的情况下,以至于一篇从限电讲到世纪通胀、中美金融大战的文章一度在网络上疯传。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的侠客岛随即否认了有“大棋”的存在。
红星资本局调查发现,此次“限电”,要说原因很简单——供需失衡。一方面,受全国性煤炭紧缺、煤价高企、煤电价格倒挂影响,目前不少省份出现供电紧张局面。另一方面,用电需求猛增也是此次“限电”潮的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当前供电形势,中央、地方多举措保障电力。
9月27日下午,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将全力以赴打好电力保供攻坚战,保障基本民生用电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坚决守住民生、发展和安全底线。
此外,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均表示,要全力保障基本民生用电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
一、现象
多地限电,工业企业停工停产
限电带来的影响,最早发生于企业生产。
从9月22日晚上起,多家上市公司先后发出公告称,由于供电紧张,为响应当地“能耗双控”的要求,上市公司本身或旗下的子公司的生产线临时停产。
分地区来看,江苏省内,晨化股份、聚杰微纤、双乐股份、红宝丽、蓝丰生化、锦鸡股份、南京化纤、康平科技等A股公司发公告称,受供电影响临时停产。
浙江省内,迎丰股份、西大门等企业为降低供热负荷,被迫临时停产。义乌市一家位于义东工业园区的服装工厂负责人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已收到限电通知。
云南省内,*ST澄星、天原股份、神火股份、云铝股份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减产停产影响。
在制造业大省广东,东莞等地的工业企业被要求“开三停四”、“开二停五”甚至“开一停六”错峰用电。
东莞市一家乳胶制品工厂相关负责人告诉红星资本局,“为了错开限电,工厂目前只在夜班开工,从晚上12点上到早上8点”,这种情况从中秋节后开始,一个星期限电5天,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工厂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
9月26日,广东省能源局和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发布用电倡议,提出“办公场所3层楼及以下停用电梯”、“商场、娱乐场所等要缩短广告灯、景观灯照明时间”等号召。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桃李面包,其在27日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江苏桃李、东莞桃李、长春食品、沈阳 桃李、大连桃李、山东桃李、天津桃李、丹东桃李、哈尔滨桃李均接到当地政府限电通知。
*ST金正亦在27日公告,公司及子公司菏泽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安徽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中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分别接到当地发改委或者当地供电公司通知,通知要求公司及子公司降低用电负荷或限时限产。
缺电已传导至居民生活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被限电的不仅是工业用电,也包括居民用电。
从9月23日起,东北三省部分地方开始在用电高峰时段部分拉闸限电。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浑南区多地突发停电,持续时间4-6个小时不等。
吉林省长春市也出现了居民区停电的情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表示,因电路设施检修,9月27日将对铁锋区等数个区域停电,时间从早上7时到晚上8时不等。
黑河供电公司电缆及带电运检中心9月27日公告称,因俄罗斯电网进行检修,将对辖区内2座变电站进行倒闸操作,黑河市区城区范围内部分区域将会停电,具体停电时间为09月28日16时30分至18时。
限电给当地居民生活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9月26日,有东北地区的网友表示,停电已持续了3天,并且时间越来越早,手机也没有信号。还有网友提到,因为停电导致城市主干道的红绿灯无法正常运行,部分商铺只能点蜡烛营业。
据财新网报道,因为停电导致电梯停运,有孕妇爬了24楼才返回家中。
据央视新闻,因突发限电导致排风系统停运,辽宁澎辉铸业有限公司在9月24日发生高炉煤气中毒事故。事故中,共有23人送至辽阳市中心医院救治。截至27日,23人仍在医院接受观察治疗,暂无生命危险。
电力短缺还带来用水问题,9月26日晚间,吉林市新北水务有限公司官方微信表示:“不定期、不定时、无计划、无通知停电限电,这种情况将持续到2022年3月份,停电停水变为常态”。27日,该水务公司因“措辞不当,内容不准”而道歉。
9月27日下午,针对当前供电形势,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将全力以赴打好电力保供攻坚战,保障基本民生用电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坚决守住民生、发展和安全底线。
二、供给端
电煤价高量少,发电厂“赔钱发电”
9月26日晚,在“保电煤供应 保温暖过冬 保工业运行视频调度会议”上,吉林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吴靖平表示,受全国性煤炭紧缺、煤价高企、煤电价格倒挂影响,目前不少省份出现供电紧张局面。
事实上,从今年上半年开始,电煤价格始终高位运行。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指出,截至8月23日,CECI进口指数到岸综合标煤单价已经连续7期上涨。
中电联9月16日发布的《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分析周报》显示,9月9日,5500大卡、5000大卡电煤离岸综合价为1060.57元/吨、845.13元/吨,已经破千。
在此背景下,电厂盈亏平衡被打破。
9月初,大唐国际、北京国电电力等11家燃煤发电企业联名呼吁涨价,让煤电企业亏损的现状再次受到关注。红星资本局此前报道,京津唐地区某燃煤发电企业持续多日出现“发一度电,赔一毛钱”的情况。
而据《财经》了解,近日用电紧张期间,辽宁的火电出力仅为装机容量的一半左右。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今年电煤价格上涨期间,全国存煤量也在同步减少。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9月3日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通报》显示,6月末,全国煤企存煤约5000万吨,同比降26%;全国主要港口合计存煤6298万吨,同比降8.3%;全国火电厂存煤约1.1亿吨,同比减少2100万吨,可用约18天。
9月27日,中煤集团表示,为进一步落实发改委保供稳价要求,中煤集团继低于市场价格10元/吨向江苏利港供应煤炭后,再次以低于市场价格10元/吨向浙能集团供应煤炭(“明州76”轮),保障重点电力用户用煤需求。
风电骤减供应下降,水电受季节性影响
除了煤电原因,辽宁省电力保障工作会议上还提到,9月23日至25日的停电,是由于风电骤减等原因,导致电力供应缺口进一步增加至严重级别。有市场分析指出,风电骤减是由于近日天气影响,导致风电发电能力下降。
如此看来,风电的影响或许是短期问题。就在10天前,辽宁发改委、工信厅、电网公司联合下发《辽宁省新增风电项目建设方案》,决定新增风电项目建设总体规模1220万千瓦,新增后,风电的比重会进一步增加。
在7月26日的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上,相关发言人介绍了我国风电的建设和运行情况,2021年1-6月,全国风电发电量34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6%。与此同时,2021年1-6月,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1084万千瓦,其中东北所属的“三北”地区占约41%。
相比风电,水电受季节性影响更加明显。东莞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水电多分布于云贵川,由于这些地区近年引进电解铝等高耗能企业,降低了水电电力的对外供应,加剧了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的用电紧张。
国泰君安在研报中指出,今年三、四季度云南电力供需仍偏紧,即使在丰水期持续至11月底的情况下,三季度供给仍短缺19亿千瓦时,四季度小幅盈余约5亿千瓦时,但整体依旧呈偏紧态势。
今年6月,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乌东德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但国泰君安研报指出,若不考虑火电、风电、光伏等的新增发电,按照云南省目前规划的重点水电站项目,乌东德、白鹤滩以及托巴仅能提供约162亿千瓦时/年的省内供应增量,远远不及云南省内的新增用电量。
但水电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总体向好,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介绍到,2021年1-6月,全国规模以上水电发电量48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全国新增水电并网容量769万千瓦,重大水电工程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56.8%;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4.3%,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合计不到煤炭消费比重的一半。水电、风电对此次缺电潮的影响相对有限,更多还是受煤电影响较大。
三、需求端
需求猛增成限电重要原因
一边是电煤量少价高,风电水电受季节影响,另一边却是电力需求处于持续提振状态。根据中电联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6.2%,而规模以上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则为15%。
用电需求猛增也是此次“限电”潮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温、供暖、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都较高。
据第一财经报道,东北某发电企业的一名管理人员表示,即使有煤可烧,也要留给冬季。“临近供暖期,为了储存供暖期所需要的煤炭,很多火电厂已经停机了。现在我们厂还在高位运行,但也已经申请双停来积攒煤炭了。”
9月以来,广东、江苏的气温较往年平均偏高,南京等多地都迎来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晚高温日。今年前7个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为4.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6%;第二产业工业用电量3.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8%;第三产业用电量81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1%。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王丹指出,出口超预期带动工业部门高景气,而第二产业单位能耗高,工业的用电量传统占比差不多是GDP占比的2倍。2021年上半年工业占GDP的比重为33%,显著高于去年的31%。
用电量增速领先的行业包括纺织、计算机、通用设备、电气机械等,增速均在20%以上,合计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9个百分点,而这些行业均属出口导向型行业。今年前8个月,出口增长高达33.7%,两年平均一直稳定在14%以上,较去年底显著超预期。
今年前7个月,广东、浙江、江苏用电量增速分别为19.1%、21.6%和20.6%,显著高于全国16.6%的水平。这些出口大省都在“双红”预警名单中,证明强出口驱动应该是用电需求猛增的原因之一。
奇怪景象:外贸实际生产量或远大于订单量
江苏某五金机电制造企业负责人告诉红星资本局,他们的外贸订单增长了50%。今年一季度,他们的订单就满了,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地生产,用电量提高了10%以上。“订单源源不断,产销两旺,除了疫情的影响,我们的产品质量提升也获得了更多海外客户的认可。”
江苏某外贸服装厂的负责人也告诉红星资本局,从去年开始,服装厂接到的订单量有一定增长。“内销增长不明显,主要是外销,客户已经遍及欧美、日本和东盟。不过由于疫情不方便在外跑客户,绝大多数订单都是来自老客户”。他们厂去年年底投资了上百万元扩产,今年上半年投产,产能翻倍,用电量也快速增长。
南京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8月,江苏外贸进出口值同比增长了17.1%,较2019年增长了16.4%。其中,出口20310.4亿元,增长18.6%。
然而红星资本局在采访中却发现,外贸企业的实际生产量,很可能远大于订单量和成交量。
今年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海运费暴涨,导致很多外贸企业订单量充足,利润率却在下滑。上述受访的服装厂今年接到一笔海外订单,客户只支付了10%的订金。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客户把这笔订单同时交给了3家中国服装厂,只有有能力把货物运送到客户手中的第一家服装厂,才能够收到尾款。“我们3家都不知情,都按照订单要求生产了。”
还有不少外贸企业接到海外客户的通知,要求延迟发货,甚至取消订单。这些订单的成品都积压在库房,生产它们却确实耗费了人力、物力和电力。
四、解读
“能耗双控”执行期近6年,不存在临时加码
“能耗双控”,控制的是能源消费强度(也称单位GDP能耗,能源在创造经济产值时的利用效率)和能源消费总量。
“十三五”时期,为倒逼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部署,在以往节能工作基础上,我国建立了“能耗双控”制度,在全国设定能耗强度降低、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各地区,严格进行考核。
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这个指标细化为全国单位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5%、2020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十三五”期间,各地按既定计划完成了5年“能耗双控”目标。
“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完善“能耗双控”制度,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2025年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比2020年分别降低13.5%、18%。
为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约束性指标、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9月印发了《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发改环资〔2021〕1310号,以下简称《方案》)。
国家发改委指出,“能耗双控”分解目标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一是进一步突出强度优先。结合以往能耗双控制度实践和各地区能耗强度实际水平,能耗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将要承担比以往更高的目标要求;对能源利用效率较高、发展较快的地区适度倾斜。
二是能耗强度指标创新实行双目标管理。从“十四五”开始,国家将向各省(区、市)分解能耗强度降低基本目标和激励目标两个指标。基本目标是地方必须确保完成的约束性指标,激励目标按一定幅度高于基本目标。同时,《方案》规定地方在完成能耗强度降低激励目标的情况下,能源消费总量将免予考核。
三是国家预留少量能耗指标。
人民日报评论指出,能耗强度约束制度已实施10多年,“能耗双控”执行近6年,按季度发表的“晴雨表”也做了八、九个年头。“能耗双控”目标要求一直稳定、明确,不存在临时加码。
居民被拉闸断电,专家:肯定不是“能耗双控”的锅
今年5月和8月,国家发改委先后公布了一季度和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的晴雨表。结果显示,部分地区能耗强度不降反升,一季度有4省份、上半年有7省份被“双红预警”。
今年上半年有7省份被“双红预警” 图据国家发改委官网
8月份以来,部分省份开始对高耗能产业实施了限产限电措施,有人将其归结于“能耗双控”。
人民日报评论指出,各地本应按照既定“双控”目标落实政策,但自疫情发生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屡创新高,相关企业存在扩张产能冲动。同时,国内有序防控疫情、较早实现复工复产,为承接境内外生产需求打下必要基础。此后,国内工业大省能源消耗迅速上升。
同时,部分地区在2030年碳达峰预期下,将“碳达峰”前的近10年理解为“攀高峰”的时间窗口,抢着上高耗能、高排放的“两高”项目,违规给“两高”项目开绿灯,想提早把住能耗增量“地盘”。一些地方未批先建项目屡现。
《方案》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各地区拟投产达产“两高”项目数量多、新增能耗量大,严重影响“能耗双控”目标完成。
广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刘文胜指出,本轮广东省错峰用电主要是因为高温“加持”电量负荷双增长、省内机组发电能力有限等因素造成的,并不是因为能耗双控工作。广东省坚持依法依规推进能耗双控工作,避免“一刀切”做法,对未批先建等“两高”项目依法依规采取停工、停产整改等措施;出现电力供应紧张时,优先保障居民生活、服务业等用电,重点限制“两高”企业用电。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向红星资本局表示,电力供应紧张,不排除可能有“能耗双控”的原因。但辽宁省出现给居民拉闸断电,就肯定不是“能耗双控”能解释的。一是居民用电量占比小,仅占总用电量的15%;二是负面影响太大。“‘能耗双控’只会控工业,控高耗能,不可能动居民,压得再紧也不可能。”
他认为,此次大规模的限电,根本原因是电力需求增长过快与供给不匹配,是短期出现的情况。“两位数增长的用电需求,近几年都没见过;供给方面可能是因为电煤价格高,煤电价格倒挂,电厂动力不足。”
对于“能耗双控”目标,林伯强指出,“‘十三五’的目标能完成,‘十四五’的目标一样能完成。每个地区的情况可能不一样,但‘十四五’的目标是(国家)事先算过才给到各地的,问题不会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