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水龙吟赏析(水龙吟辛弃疾赏析解读)
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黑须长剑。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下看,
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
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简注:
南剑,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双溪楼,在南剑州城东。西北浮云,隐喻中原河山沦陷于金人之手。斗牛句,雷焕取得宝剑,典见《晋书张华传》。燃犀,典出《晋书温峤传》。风雷二句,喻朝廷形势险峻和阻遏抗战的小人。欲飞还敛,喻作者壮志被阻而悲愤激荡的情怀。元龙,三国时陈登典,见《三国志陈登传》。这里是作者自比。卸,解下。缆,系船的绳子。这三句喻朝廷苟安,不思抗战,使收复失地的努力受阻。
散绎:
抬头远望,西北的天空浮云在弥漫,
扫荡浮云,还需要撑天的万里长剑。
人们都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常常看到,剑潭里会现出冲天光焰,
我却觉得,四周是异常险峻的高山,
下面还有冰冷的江水,幽深的剑潭,
明亮的月儿静静地挂在天空,
稀疏的星星却是那么惨淡。
我想燃起犀牛角向潭底察看,
倚着栏杆,又恐怕风雷震怒鱼龙凶残。
高峡紧紧地约束着江水,
对峙耸立在剑漠两岸。
飞湍的激流奔过双溪楼边,
被峡谷阻挡住只得缓缓向前。
我虽像陈登一样满怀济世壮志,
但人已衰老,不妨高卧田园,
喝杯凉开水,睡着凉席片。
消闲自在度过晚年。
历代兴衰成败,人生悲欢离合,
一时都映入眼底,涌上心间。
那远处沙岸边,是谁又卸落了风帆,
在斜阳夕照中抛锚,系上船缆。
品读
据吴企明《辛弃疾词校笺》,此词作于绍熙三年(1192),时辛弃疾任福建提点刑狱,自闽被召入临安路过双溪楼有感而作。
(一)
上片写登楼远眺产生的联想。“西北浮云”虽是眼前景物,但又隐喻沦陷的中原大地上金兵的肆虐,于是自然地过渡到双溪楼所在地剑溪的典故,幻想着能取出剑溪中光射牛斗的神剑去扫尽浮云,使中原大地重见天日。
但是,山高水冷,潭空溪暗,神剑深藏潭底,不易寻觅。暗喻现实环境险峻复杂,前景不容乐观。再用温峤燃犀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追寻神剑的热切心意,以及对于追导中可能遇到的艰难挫折的忧惧。将自己既图觅剑报国,而又被朝廷腐败的现实所阻,忧谗畏讥的郁闷情怀渲染得极为真切鲜明。
(二)
下片从具体描绘双溪楼附近的地理形势入手,峡束苍江,欲飞还敛,飞流被阻,回旋激荡的眼前景象,形象地比喻出自己收复失地的壮志屡被阻遏的窘境,使读者更深切地体验到作者悲愤的情怀。
接着用陈登高卧的典故,说出了自己在壮志不得伸的境况中无可奈何的自嘲自悲,从而抒发了对“千古兴亡”的历史和“百年悲笑”的人生的未曾明言的感慨,给读者留下回味联想的不尽余地。
最后,又以眼前江边的夕阳晚景收束全词,流露出对日趋衰败的南宋国运的深沉忧虑和爱国热忱。
(三)
这首词通篇多用隐喻,对比,一波三折,极富变化,幽隐曲折地抒写自己胸中激荡的爱国之情及悲愤感慨,沉雄而不粗率,是辛词中的名篇,前人赞誉很多。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欲抉浮云,必须长剑,长剑不可得出,安得不恨鱼龙。
清陈廷焯《云韶集》卷五:词直气盛,宝光焰焰,笔阵横扫千军,雄奇之景,非此雄奇之笔,不得写得如此精神。
陈廷焯《词则》卷一:雄奇兀奡,真令江山生色。
附图八幅:今日福建南平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