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出塞的意思(出塞的意思和解释)

□北 塔

王昌龄(公元698—757年)的《出塞》两首可以被认定为域外诗。其一是大家熟悉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里的“关”指的是边关,往往是一道依自然山势而建造的关隘,其中心是一座非常坚固的城楼。从题目中可看出,作品所写的是发生在关外的事情。第二首写得更加具体:“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这片沙场应该是在城关外面不远的地方(属于敌方领土),因为战场上的将士能够听到从城头上传来的鼓声。

此处之“关”到底指哪个地方的边关?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曾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包括此《出塞》两首。所以,有人认为是阳关或玉门关。笔者以为这种说法不对。因为诗中提到的“阴山”不在西北,而在正北。那么,离阴山比较近的重要关隘是哪一个呢?

阴山位于内蒙古中部,北岳恒山位于山西北部;阴山以南、恒山以北的广大区域,在古代是中原与胡地之间的交界地带。在那里,汉人与胡人的关系时好时坏,时和时战。为了防范胡人,汉人在那个广阔区域的很多地方修建了关隘。明代旅行家乔宇在《雁门山游记》中说:“凡山西之关,四十有余,皆踞隘保固,而耸拔雄壮,则雁门为最。”

因此,笔者推断《出塞》诗中的“关”指“雁门关”的可能性最大。

首先,从地理上说,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古代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这是长城上的要紧关隘,是中原与胡地之间最重要的边关,以“险”著称。

其次,从历史上说,为了充分预防胡人进犯,在边界地区有宽阔的缓冲地带,在国力强大的朝代,华夏王朝往往会把北方的第一道防线往远推到阴山。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在阴山上修筑了长城(至今尚有部分留存)。

再次,从文本上说,诗中“龙城飞将”分别指的是何地何人?有人说“飞将”指的是卫青。《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拜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谷……青至笼城,斩首虏数百。”颜师古做注说“笼”与“龙”同。因此,“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笼城大败匈奴的战绩。但笔者倾向于同意另一种说法,即“飞将”指的是被匈奴人畏称为“飞将军”的李广(卫青其实没有“飞将”这一绰号);龙城指的是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在汉代属于右北平郡,李广任此郡太守期间,卢龙城是其练兵之地。“青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的上一句是:“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军各万骑。”不管是李广还是卫青,都令匈奴闻风丧胆,都是匈奴的克星。而李广的部队正是先“出雁门”,再北“击匈奴”的。因此,王昌龄假设性呼唤,假如李广再世,那么匈奴断不敢过阴山而寇边。

这首诗寄望于华夏王朝能够以威慑力不战而胜、祈求和平。而这是古代域外诗的一个重要主题。其实,无论是李广还是卫青,他们都以雁门古塞为大本营,在其内外,与匈奴多次交战并最终大败之。汉朝最严重的边患就是匈奴入侵,因此,汉朝最关键的边关就是这雁门关。

最后,从作者的角度来说,王昌龄应该去过雁门关,而且还不止一次。因为王昌龄虽然出身贫寒,但他诗中“骝马”“玉鞍”和“金刀”等这些闪着珠光宝气的词都是“贵游文学”的标志。“贵游文学”在汉末建安时期真正形成,在盛唐依然盛行。“贵游”的第一个特征是“贵”。“贵族”本来就贵,但在文学界,出身低贱的文人往往也模仿贵族风范,效仿贵游风格。“贵游”的第二个特征是“游”。“贵游文学”的作者都热衷于游历,贵远而贱近,重行而轻定。王昌龄出生在太原(据唐人殷璠所著《河岳英灵集》)。太原是并州的治所,而雁门关也属于并州,因此他家离边塞本来就不远。作为热衷于游历的盛唐诗人,不可能连他所在的州内的第一名胜都不去驻足。他应该多次去过,而且出过关,从而写下这首“出塞”诗。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