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王翦列传读后感(白起王翦列传简介)
人屠——白起
白起,号武安君,战国时期秦国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当时的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鼓励军功制度,平民出生的白起从军投戎有了崭露头角的大好机会,经得穰侯魏冉推荐,带兵参加伊阙之战,伊阙之战白起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之后进行的伐楚之战,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
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邯郸之战,丞相范雎担心白起消灭战国之后功劳大过自己,向秦昭襄王进言,致使两国罢兵言和。自此,白起与范雎产生嫌隙。当年九月,秦王意再次攻赵,白起结合当下内外情形,提出今非昔比,不宜动兵,秦王当时对白起已有不满,转派王陵带兵攻打赵国,王陵久攻不下,于是秦王不得已想再次起用白起为将,白起因对邯郸之战中范雎作梗,无功而返,怒而未消,不愿带兵,又口出狂言“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秦王大怒,派白起即刻前往邯郸战场,同时前方战事吃紧,进展不顺利,秦王迁怒于白起,经得范雎在秦王身边煽风点火,秦王下令赐死白起。
秦将白起
白起一生,军功卓著,功高震主,不懂君臣相处之道,性格有着武人的直率坦然,直言快语,这些都是身居高位,功劳过大的臣子政治生活的隐患和致命缺点。同时因功得罪丞相范雎,仕途不顺,接连贬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在前往邯郸战场的途中,行至杜邮,被秦王赐死。
2、老将廉颇
伐齐之战,一战成名,拜为上卿。
负荆请罪
蔺相如“和氏璧”完璧归赵立有大功,一时得宠,廉颇忿忿不平,遂与蔺争功,蔺相如出于国家利益,刻意避之,不愿正面冲突,婉转化解,廉颇获悉之后,自叹不如,负荆请罪,从此赵国将相和,两人成为莫逆之交。可以看得出廉颇是那种胸襟似海,敢作敢为的铮铮男儿。
长平之战,旷日持久,未分胜负,赵国不堪重负,秦国也束手无策;当时赵国的粮食产量只有秦国的三分之一,战争相持三年,几十万大军的巨额消耗使得赵国经济实力不济的弱点完全暴露,更急于结束战争。此时的秦国也兵疲马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秦国采用“反间计”,重金收买赵国大臣郭开,在赵国都城邯郸故意散布谣言,说廉颇老了,畏惧与秦国决战,秦国人最怕是年轻有为的赵括,如果赵括出兵,秦国危矣。赵孝成王决定起用赵括代替廉颇,赵母力劝,指出赵括并无实战经验,赵孝成王不采纳,坚持起用赵括,赵括上任后一改廉颇以往策略,转守为攻,秦国见使用赵括为将,便暗中启用武安君白起率兵攻赵,大败赵括军于长平,射杀赵括,坑杀赵军四十余万,长平之战赵军共阵亡士兵四十五万,赵国从此由盛转衰,一蹶不振。
长平之战以后,赵孝成王并未失去对廉颇的信任,廉颇也重新执掌兵权,相继取得邯郸保卫战,对燕国反击战的胜利,赵孝成王死后,其子赵悼襄王继位,宠幸奸臣郭开,赵悼襄王一继位就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在外领兵的廉颇。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于是离赵投奔魏国大梁。
之后廉颇在魏国始终得不到重用,一心牵挂赵国,恰逢秦赵两国连年战乱,赵王想再次起用廉颇,派出使臣前往魏国接触廉颇,郭开担心廉颇回来后对自己不利,买通使臣,当使臣会见廉颇之后,回去复命,回复赵王那句千古留名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使者说了假话。赵王信以为真,心灰意冷,遂不起用廉颇。之后廉颇辗转入楚为将,终不得用,郁郁而终,客死他乡。
秦将王翦
廉颇一生战功累累,因长平之战,赵国实力不堪重负,用兵策略防御为主,不能速胜,不符赵王心意,被撤职代换;其实质是由于赵国实力微薄,不敌秦国,如果长平之战继续僵持,赵国国力会被拖垮,所以赵王想打破这种僵持的局面,主动求变,他想出奇制胜,也是无奈,策略和效果都不理想,这种决定一国之命运的策略,赵王必须负有直接责任,廉颇和赵括只是一个执行者而已。
王翦
秦始皇时期,参与剿除嫪毐叛乱,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荡平三晋之地(赵、韩、魏),攻破燕都蓟州,王翦之子王贲消灭楚国,之后转头率军北上攻破魏国首都大梁;除了最先的灭亡韩国王翦没有参与外,其他五国,要么为王翦带兵所灭,要么为其子王贲攻克而亡。
邯郸之战,相持一年多的时间,王翦深知李牧不除,邯郸不可攻;于是采用反间计,除掉李牧。李牧死后,王翦势如破竹,大败赵军于邯郸,杀了赵军主将赵葱,攻下赵国的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原来的各处土地入为秦地,成为秦郡。
灭楚之战,王翦向秦王嬴政讨要60万兵马,惹的秦王不满和怀疑,正好李信则认为“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秦王嬴政大喜,认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楚将项燕以四十万楚军应对二十万秦军。王翦因此称病辞朝,回归故里。不久,楚军故意示弱,且战且退,保留精锐部队从后突袭李信,大破秦军两营兵力,斩杀秦军大将,灭楚之战是为秦灭六国期间少有的败仗之一。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秦王政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王翦府邸,向王翦致歉,并答应加兵请求,王翦统领六十万大军启程,王翦出征时向秦王“请求多赐良田房宅留给家人和子孙”;出关前,又不断请求赏赐,连部下也开始担心会不会太过份,王翦这才说出了自己的用意:秦王嬴政生性多疑,如今秦国全国士兵尽交到自己手中,难免引起秦王猜忌和怀疑,唯有向秦王请求诸多赏赐,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钱以外别无他求,借此消除秦王怕他拥兵自立的疑惧,放心把举国之兵交付于我。
王翦一生征战无数,他智慧却不暴虐,有勇有谋,在当时杀戮无度,尸横遍野的战国时代显得极为可贵。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国兼并了所有的诸侯国,统一天下,王翦和蒙恬立的战功最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出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司马迁评价白起、王翦二人说:“白起算计敌人能随机应变,计谋无穷,名声传遍天下,却不能对付范雎给他制造的祸害;王翦身为秦将,平定六国,是当时的元老将军,秦始皇尊他为老师,可他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的根基,却苟且迎合,取悦始皇,直至死去。他的孙子王离成了项羽的俘虏,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他们各有自己的短处啊。”
“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后世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可以看得出,王翦的军事生涯,无比辉煌,率领秦国虎狼之师,荡平五国,气吞山河,何其壮哉?功成之后,急流勇退,消失在历史之上,保全了自己的名声和子孙后代的富贵,大事不糊涂。从司马迁《史记》的记载来看,他对王翦后期从政生涯的评价并不高,也许司马迁认为王翦作为一国重臣,在很多大事决策之上屈意附和秦王,没能坚持自己或者大众的立场,对于外人看,无法理解和支持王翦的所作所为,但对于王翦本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军功,要想保全自己,急流勇退是最有效的办法,司马迁的评价,只不过不是当事人,不懂他人苦。
李牧
战国末期,李牧在北方代地抵御匈奴,长平之战之后,赵国有生力量被消灭,只能苟延残喘;之后次年邯郸保卫战爆发,李牧临危受命从匈奴前线紧急调回参加邯郸保卫战,当时的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郭开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李牧为了国家利益拒不交权,最后中计被捕,不久后将李牧杀害,邯郸被攻破,赵王迁被杀,其兄赵王嘉逃亡代地,赵国名存实亡。
李牧的军功一生,前半段在北方抵御匈奴,战功显赫,效果卓著,赵国的北方一直固若金汤,匈奴不敢南下,少不了李牧的功劳。后半段,李牧受命参加与秦的决战,当时的赵国实力不济,已经无法阻挡秦国东出荡平六国的脚步,李牧能力再大,只能为秦国强行续命而已,而赵王无法审时度势,乾刚独断,想速战,转攻为守,想消灭秦国军事力量,听信小人谗言,自毁长城,加速赵国的灭亡。
“赵长城”李牧
战国四大名将,唯有王翦善终,战乱纷飞的年代,陪君如伴虎的真理展现的犹为透彻,作为武将,军事才能独一无二,随着军功日积月累,功劳无人能比,怎样处理好与君主的关系,与朝中大臣的关系,是关系到自己和家人的重中之重。但是人都有缺点,武将的优点是直率敢为,缺点就是不会人情谋略。
战国四大名将,赵秦各有二,看似战将比拼,实际是大国较量,军国财力物力人力比拼;如果晋国未分,集韩、赵、魏三晋之地国力以抗强秦,胜负如何?历史的车轮又将驶向何方?可惜历史没有如果,留给我们的是经验、教训和财富以及无尽的想象。
秦人哀之而不见之,于是后人而复哀后人焉!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历历在耳。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
军人最大的悲哀,没能战死沙场,却死在自己人手里。
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