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行散记摘抄加赏析(湘行散记感官世界摘抄加赏析 )

提起湘西,首先映入脑海的一定是沈从文先生《边城》里的那个凤凰古城,民风淳朴,山川秀美,是“爱”和“美”的集成化身。

但相比《边城》更具写实色彩和自然之美的,则是他的另一本书《湘行散记》,这是一部关于湘西风土人情和沿江两岸风景描写的散文合集。

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以沈从文先生著书的不同时期20世纪20、30、40年代做划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以《市集》《街》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回忆故土人情的短篇,让我们初步窥探到了神秘湘西的生活一角。

第二部分主要包括了《桃源与沅州》《鸭窠围的夜》《一个多情水手和一个多情妇人》《辰河小船上的水手》等一系列写景、记实短篇,是沈从文先生坐船顺流而下由北平回湘西老家探望病重的母亲沿江所见所闻而作。

第三部分是《烛虚》主题下的若干篇,这一时期的文章更加成熟内敛,同时整体的散文风格也由山水风景的描写转而“向内求索”,思考人生,思考生活,思考民族。

整体看来,占最大篇幅也最能勾起人神往遐思的,应该数第二篇“湘行散记”部分了,轻快得像游记,细腻得像散文,风景自然秀丽得像一首诗、一幅画。

沿江而下,听动人的山歌,感受湘西人家的烟火气

“天已亮了,雪已止了,河面寒气逼人,眼看这些船筏各戴上白雪浮江而下,这里那里飏着红红的火焰如白烟,两岸高山则直矗而上,如对立巨魔,颜色淡白,无雪处皆作一片墨绿。奇景当前,有不可形容的瑰丽。”

我曾经一度为湘西的奇山、秀水感到震撼,每每总为大自然的巧夺天工赞叹不已。

看过崇山峻岭、碧波荡漾的张家界;

访过烟波浩渺、多情梦幻的凤凰古城;

也寻过淳朴天然、远离尘世的桃源秘境;

这些地方体现着造物者的自然美学,带给我“美”的直观感受,也无一不诉说着湖湘山水的圣境诗意。

而在作者笔下,是一个更神秘、更深邃、更古老的湘西。

沈从文是一个写景高手,他懂得如何将最平凡的事物通过平实的语调、质朴的语言,进行恰当的排列组合勾勒出一幅生动自然的风景画,表现出天然去雕饰、无可复制的“美”。

从沿江的冬景风光到小船人家的一粥一饭;

从艄公的催橹歌声到湘西儿女的龙舟竞渡;

从江船的风吹浪打到岸边吊脚楼的朴实生活;

处处都彰显着这块未被过度开发过的自然圣地的钟灵毓秀,美得就像一幅泼墨山水画。

这样的冬日小景,这样的烟火人家,无不令人动容向往。

“许多木筏离岸了,许多下行船也拔了锚,推开篷,着手荡桨摇橹了。我卧在船舱中,就只听到水面人语声,以及橹桨激水声,与橹桨本身被扳动时咿咿呀呀声。河岸吊脚楼上妇人在晓气迷濛中锐声的喊人,正如同音乐中的笙管一样,超越众声而上。河面杂声的综合,交织了庄严与流动,一切真是一个圣境。”

小船漂流,橹歌浮动,走进水手的奇异世界

带着冬日特有的干净、寒冷和清爽,作者一边带我们体验着在船上十余日的漂渡生活,一边用眼睛观察、用心感受着江上水手们艰辛又充满希望的平凡生活。

一艘小船至少需要三个水手,他们密切配合、同甘共苦,像朋友也像亲人,把生死共同书写在一望无际的沅江上。

掌梢水手沉稳老成,经验丰富,由年老者担任;

年轻水手身强力壮,动作敏捷,撑橹、撇篙、划桨、上滩,无所不能,是小船的主力,往往由青壮年担任;

学徒水手稚嫩气弱,烧火做饭,拉纤帮手,由更小的小伙计担任;

他们生在江边,长在船上,与“水”有着不可解的情缘。用沈从文的话说,“他们懂得水,也敬畏水。”

靠着老祖宗一代代留下的生活经验,在这艘浮动的小船上谋生活,谋生存,其中的艰辛更是我们难以想象。

“掌舵的八分钱一天,拦头的一角三分一天,小伙计一分二厘一天。在这个数目下,不问天气如何,这些人莫不皆得从天明起始到天黑为止,做他应分做的事情。遇应当下水时,便即刻跳下水去。遇应当到滩石上爬行时,也毫不推辞即刻前去。在能用力气时,这些人就毫不吝惜气力打发了每个日子,人老了,或大六月发痧下痢,躺在空船里或太阳下死掉了,一生也就算完事了。这条河中至少有十万个这样过日子的人。”

随着黄昏渐晚,日薄西天,水手们撑篙划桨的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很长。

臂膀下结实的肌肉线条规律地划出有力量的弧线,耳边传来江上浮荡的催橹歌声。

远方天地一线处,大片大片被染得由红发紫的江边晚景美得令人窒息。

日头逐渐落下,只剩下船底的水声轻轻地流过去,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这是沈从文眼中江面上的生活,诗情画意下暗藏着生活的残酷,但更多的是湘西儿女生命的顽强,由平凡中透出神圣和伟大。

温情软语,月寄相思,看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意家书

我们都知道,沈从文年轻时坚持不懈地写了三年的情书才把比他小八岁的校花才女也是他的学生张兆和追到手。

文人骨子里的浪漫情怀是永久的,在沈从文婚后的这次南下探母的归乡之旅中,他仍然把这份浓浓的相思和爱意寄托在了每日一封的家书上,读来令人倍感温暖动容。

他们分离前约定好,他将每日在船上的所见所闻都写成书简寄给留在北平的张兆和。

“三三”“二哥”是沈从文和张兆和对彼此的爱称,他在漂泊摇荡的小船上,只有一人起卧的小小天地内点上一根蜡烛诉说相思。

他充满自豪和喜悦的向张兆和介绍自己可爱的家乡,路过的每一座山,泊过的每个小镇,看到的每个吊脚楼,上的每一个或大或小或惊险或平缓的滩(小船经过水流速度和落差较大的地方叫“上滩”),都值得诉说。

就这样,才有了后来的《湘行散记》,由这些沿途的书简汇集而成,比小说更多了些自然天成和新鲜有趣。

有一次,沈从文在信中写到,船行江边,沿岸人家少有贩卖笔墨纸信等物,所以他为了节省纸张,当天只准备写两张书信。

结果有太多的话要说,太多的风景要分享,太多的思念要传递,一天之内就写了9张,直到晚上十点才作罢。

真真是一个可爱的人,字里行间都是一个旅途中人的柔软和多情。

“三三,昨天晚上同今晚上星子新月皆很美,在船上看天空尤可观,我不管冻到什么样子,还是看了许久星子。你若今夜或每夜皆看到天上那颗大星子,我们就可以从这一粒星子的微光上,仿佛更近了一些。因为每夜这一粒星子,必有一时同你眼睛一样,被我瞅着不旁瞬的。三三,在你那方面,这星子也将成为我的眼睛的!”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