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贫问苦(访贫问苦解民忧)

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会在春节期间去基层考察。从2013年到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连续5年都在春节之际深入贫困乡村,看望困难群众,询问年货供应,关心群众的收入情况,与基层干部群众讨论精准扶贫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在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给乡亲们拜年)

困难群众是总书记的最大牵挂。每逢新春佳节,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生活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实际困难,“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是总书记牵挂的头等大事。十八大以来的5年里,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五年“访贫问苦”。从革命老区到民族地区,从黄土高原到偏远边陲,处处留下了总书记的足迹。每到一个地方调研,总书记都要走进困难群众的家中,与他们围坐话家常,寻访他们的困苦,感知他们的冷暖,化解他们的忧难。

(2017年1月24日,习近平在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看望慰问村民,向乡亲们拜年)

一枝一叶总关情。走访慰问、访贫问苦,老百姓欢迎的是干部务实前行、踏实做事、诚实相待。总书记心系困难群众,帮助贫苦地区真脱贫,为广大干部树立了良好榜样。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习近平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时,宁德是当时中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为了“察民疾苦”、看真贫,他跑遍这里的所有乡村,经常一连数日坐着吉普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常常颠得连腰都直不起来,有时腰疼得一时下不了车。在不通公路的偏远山区,他就踩着泥泞湿滑的危险山路步行进去。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总书记提出摆脱贫困首先要摆脱“意识贫困”“思路贫困”的思想,强调“弱鸟先飞”意识,提倡“滴水穿石”精神,推动改造了宁德几千村民世代居住的茅草房,终使祖祖辈辈漂泊海上的船民可以下海打渔、上岸居住。

全面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让困难群众早日脱贫就是增强人民群众改革发展成果的“获得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将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化作开展扶贫工作的“澎湃动力”,就必须像总书记那样,深入到群众当中,走进贫困群众的田间地头,走到贫困群众的灶台炕头,拉家常、问冷暖,听民声、解民意。看看贫困群众缺什么、需要什么,听听贫困群众说什么、想些什么,才能抓住扶贫“要害”,做到精准发力。

总书记牵挂人民,人民拥戴着他。人民对这位“夙夜在公”、为人民“跑事的”“大勤务员”敬重有加。2016年新春前夕,在鲁甸,深受感动的灾区群众连夜自发创作了一首诗送他:“大寒节令送大爱,龙头喜降丰年雪,千户万户曈曈日,十万乌蒙尽开颜。”2017年,在井冈山,老乡端上热气腾腾的米果请总书记品尝,女主人说,总书记给全国人民当家当得好,老百姓感到很幸福,一位小朋友把自己手写的“福”字送给他……总书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人民群众在党员干部心中有多重,党员干部就在人民群众心中有多重。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硬任务,也是审视各级党员干部群众观的“试金石”。脚下沾满泥土,心中积淀真情。只有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真正把心沉下,时刻把总书记最牵挂的记在心头,多去看望总书记“最牵挂的人”,为他们的工作生活出出主意、想想办法,才能让他们过上温暖祥和的春节,鼓起早日脱贫的风帆。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春节慰问,脚步迈向哪里,检验着党员干部“为了谁”的党性理念。只有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通过做细致的“减法”来解决困难群众面临的一个个具体问题,才能给全面小康做好“加法”,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共同富裕”。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时代的第一个新春将至,总书记“最牵挂的人”生活有没有改善,扶贫工作的难题有没有解决,关系到能否答好决胜全面小康这份“时代答卷”。

愿各级领导干部沿着“第一扶贫干部”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和绚烂的烟花里,走向“灯火阑珊处”的困难群众家里,给他们送去脱贫方案和致富信心,答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春节战役”的答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