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教案优质课(虞美人教学设计一等奖)

俗话说,教无定法,语文课也是这样,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色,就算师出同门,上出来的课也不尽相同。今年恰巧又跟一个不喜欢让我给学生布置语文作业的班主任做搭档,细细想来,也等于给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反而让我的语文课更加灵活起来。既然课下没有时间学语文,那我就利用好课上的时间,让学生动起来,学的到。

本周一,讲了选修课本上李煜的《虞美人》。全词如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对诗歌鉴赏,以我这个班的层次来讲,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读不懂诗歌,或者即便粗浅地理解了诗歌,也难以体会到更深的意蕴,这就导致答题时不够全面或者不够深入,总感觉在隔靴搔痒。针对这个问题,在带领他们了解了作者之后,我就先让他们用几分钟的时间把这首词每一句的意思讨论讨论。

在提问环节,选本次期中考试语文成绩欠佳的同学来翻译。三四位同学回答之后,发现他们都把“春花秋月”翻译为“春天的花和秋天的月”,把“雕栏玉砌”翻译为“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的台阶”,把“朱颜改”翻译为“宫女们都老了”。我就调侃他们的翻译是简单、粗暴、直接。

这也在我意料之中。大多数的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时候都是这种状况,他们喜欢用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一对一地解读诗歌。其实那仅仅是冰山一角。诗歌的语言是跳跃的、极其含蓄的,这就需要我们由表及里地细细体会,如果仅仅看山是山,是体会不出文字背后的深意的。所以我提醒同学们,要多想想,想深一点。

再发言的时候,就有同学把“春花秋月”解释成“美好的风景”、“美好的事物”、“一年之中的美景”,“时光的流逝”。把“雕栏玉砌”翻译为“往日华丽的宫殿”,进而理解为“往日的帝王生活”。甚至我的课代表对“只是朱颜改”这个句子,还做出了“属于李煜的时代过去了”这样让我惊喜的回答。在大家深入理解这些点的基础上,很自然的就能体会到昔日帝王生涯的权力与享受和而今囚徒生活痛苦与折磨的强烈对比,这种落差让李煜难以承受,所以才有不堪回首的悲痛。后来大家开始积极主动地发言,把“春水”解读为多,绵长,不断绝。而这愁绪的来源,就是上面那种巨大的落差带来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因为大家的理解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入,所以在第二个班上课的时候我在这个步骤后面又增加了一个学生问老师问题的环节,引导学生针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发问。

学生问:为啥面李煜会问美好的事物什么时候完结?

我答:美好的事物的确应该珍惜,但是他现在的身份已经不再是养尊处优的帝王,而是亡国之君,他乡之客,阶下之囚。嫌时间过得太快,快到一眨眼山河俱变;嫌时间过得太慢,慢到花月良宵也觉难熬。

学生问:为啥写往日生活的时候只选了宫殿和宫女这两个对象来写?难道就没有别的了吗?

我答:昔日宫殿,是他出生成长的地方,对他来讲,雕栏玉砌的宫殿不仅是他施展皇权的象征,更是他最温暖最安全的家。而宫女,是陪伴他半生的家人。所以他选取了跟自己往昔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也是最重要的人和物来怀念,是自然而然的。

学生问了很多问题,但是所举出的这两个问题最有代表性。因为这应该是学生深入思考的结果。这就说明,不是我们的学生不会思考,而是我们给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

最后,我和学生一起鉴赏了这首词最经典的句子:问今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因为前面的讨论和分析已经足够透彻,所以这一句的鉴赏有种百川归海,水到渠成的感觉。所以只是稍加点拨,大家就明白春水与愁绪的相通之处以及这个比喻的高明之处了。然后总结强调了这首词的手法,情感,并让学生记了笔记。

下课后我在讲台上收拾课本,听见下面有学生说,我这节一点也不瞌睡!我心想,这就对了。

一点反思:

好处: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效果较好,治瞌睡

不足:板书只是记录了学生由浅入深理解某个词的过程,对全诗的概括性不够。

另外,不久以前已经把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和李煜这句比喻放在一起讲过,此时应该再比较一下二者喻体的不同,因为贺铸句是写闲愁,所以空间广,范围大,时间长,意象朦胧轻盈又缥缈;而李煜句是用春水来写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所以选用春水,取其阔大磅礴,滚滚奔涌滔滔东去的那种无法遏止又绝不停歇的状态来对应李煜深沉的痛楚。如果能够这样强调一下,可能学生对这个句子的理解会更透彻些)甚至可以再补充一些用比喻来写愁的诗句。或者让学生搜集一些?或者让学生写个小练笔“唐诗宋词里的那些动人哀愁”?

疑惑:课堂结构是不是有点随意?是不是缺少了当堂检测环节而显得不够完整?或许可以把贺铸的博喻和李煜最后的比喻设置成一个比较鉴赏题,作为当堂检测?时间不够了怎么办?该压缩哪个部分才能使这节课看起来更像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