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到农历的七月十五,中元节,也是我们所谓的“鬼节”这天,经常会看见一些人在河边放河灯,本来就扑朔迷离的中元节,显得更加的扑朔迷离了。那么,为什么人们要选择在中元节这天来“放河灯”,放河灯究竟代表着什么意思?能不能随便放河灯?那么,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聊一聊传统文化中的“放河灯”。
“放河灯”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习俗,现在比较多见于清明节和中元节,也就是所谓的“鬼节”,代表的也就是对已逝去亲人的一种悼念之情。但是,放河灯如果追溯其源头的话呢,并不只有代表“思念”这么一个意思,而是同时包含很多的祝福在里面,并且,放河灯的时间不都是在我们目前常见的清明节和中元节,在农历的三月三、七夕节、中秋节的时候也是会有放河灯的习俗的。
放河灯的习俗起源很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古代的先民们对天地间的事物认知很有限,并且非常执着地认为“火”是万物之源,并且把“火”作为崇拜的对象,甚至为其制作图腾,所以“火”在古代先民的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火”代表着温暖,更代表着战胜黑暗和寒冷的神灵。
在渔猎时代,人们出海捕鱼为了祈求上天赐予“风平浪静、平平安安”,所以,采用木板或者竹排制作成小船,然后放上祭品,再以彩纸做帆,最后在小船上放上蜡烛,把小船放入水中,任其随波逐流,目的就是为了向海神祈求自己出海捕鱼时可以时平平安安。
再后来,人们为了方便,就直接用纸制作成小船模样,或者直接制作成灯笼放形状放入水中。并且在上面可以写上一些祝福语或者对未来美好的祝愿,也就是有点“漂流瓶”的意思。
随着宗教文化的日益加重,放河灯这种仪式渐渐地变成了与宗教有关的仪式,并深入人心,比如说: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会,放河灯就有祭孤魂的意味。
所以,咱们把话说回来,放河灯并不只是代表对失去亲人的思念之意,同时也可以当做“漂流瓶”一样,寄出自己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