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作者及全文内容是什么?
“心有灵犀一点通”是谁写的?全文是什么?
“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句优美的诗句,相信许多人都不陌生。它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之手,原文出自其《无题二首》之一。这句诗不仅意境深远,而且富有哲理,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的美好情感。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句诗的背景、作者李商隐,以及《无题二首》的全文。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是晚唐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李商隐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并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李商隐的爱情诗以《无题》系列最为著名,这些诗作以其深情、细腻和含蓄见长,深受后世读者喜爱。
“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句诗出自李商隐的《无题二首》之一,全诗如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我们先来逐句解析这首诗,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意境和含义。
首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诗人以“昨夜”开篇,点明时间,同时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美好的夜晚氛围。星辰闪烁,微风轻拂,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这些具体而细腻的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夜景图。
颔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身无彩凤双飞翼”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自己无法与心上人共度美好时光、共同飞翔的遗憾。然而,紧接着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则以一种超然的姿态,揭示了两人之间心灵相通、情意绵绵的深情厚谊。这种心意相通,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两人情感交流的最高境界。
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热闹场景。隔座送钩、分曹射覆,这些都是古代宴会上的游戏,通过这些游戏,人们可以增进友谊、加深了解。春酒暖人心,蜡灯映红了人们的笑脸,这些具体的描写,使得整个宴会充满了温馨和欢乐的气氛。然而,在这欢乐的背后,诗人内心却隐藏着深深的无奈和感慨。
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诗人笔锋一转,回到了现实。听到五更鼓声,他不得不应官而去,策马赶到兰台,就像随风飘转的蓬蒿一样,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这一联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也暗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漂泊感。
通过逐句解析,我们可以发现这首诗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情感丰富。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宴会上的热闹以及现实生活的无奈,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而“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一名句,更是成为了表达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情感的经典之作。
那么,李商隐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据史料记载,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情感经历也颇为曲折。他才华横溢,却常常因为政见不合而遭到排挤和打压;他渴望真挚的爱情,却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如愿。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无题》,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得诗歌充满了象征性和暗示性。同时,他的诗歌语言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句诗不仅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的美好情感,也体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感悟。它告诉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多么重要和珍贵。而真正的情感交流,不仅仅是言语上的沟通,更是心灵上的契合和共鸣。
如果你对这句诗感兴趣,或者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李商隐和他的诗歌的信息,那么不妨多读一读他的诗歌作品,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感悟。同时,也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句诗的背景和含义,让你在阅读中感受到诗歌的美好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