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上,周瑜的真实面貌究竟如何?

三国历史上真正的周瑜

周瑜,字公瑾,生于东汉末年庐江郡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或舒城县一带),逝世于公元210年,是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亦是东吴的名将。他出身显赫,是洛阳令周异之子,其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均曾任太尉一职,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通音律,在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的美誉,意指他即便在饮酒微醺之时,也能听出弹奏的乐曲中的错误,并回头望向出错之人。

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两人同岁,关系亲密。在孙策起兵讨伐董卓时,周瑜曾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两家因此更加交好。周瑜和孙策在此时期广交江南名士,声誉渐起。公元195年,孙策在曲阿之战中击败刘繇,周瑜给予了大力支持。自公元198年起,周瑜随孙策平定江东,战功显赫。孙策对周瑜极为信任,不仅委以重任,还赐给他鼓吹乐队,修建住所,待遇之厚无人能及。孙策曾言:“周公瑾雄姿英发,才能绝伦,和我有总角之好,骨肉之情。”

孙策遇刺身亡后,孙权继任,当时年仅18岁的孙权面临内忧外患,急需稳定局面。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同执掌江东大权。他建议孙权占据江南,拥兵观变,确立了“割据江东、独立建国”的战略方针。这一战略为东吴日后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建安七年(202年),曹操责令孙权送子为人质,意图控制孙权。周瑜坚决反对,他认为送质于人只会受制于曹操,无异于自取灭亡。他力劝孙权保持独立,静观局势变化。孙权的母亲也支持周瑜的意见,认为他如同自己的儿子一般可靠。在周瑜的坚持下,孙权最终决定不送质,从而保持了江东的独立地位。

周瑜的军事才能在建安十三年(208年)的赤壁之战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当时,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意图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一统天下。面对曹操的百万大军,东吴内部出现了主和、主战两派。周瑜坚决主张迎战,他认为曹操虽兵多将广,但远道而来,士卒疲惫,且北方人不习水战,此乃天赐良机。他亲自率领东吴大军,与刘备的军队联合,在赤壁一带以火攻大败曹军,这场战役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奠定了汉末“三分天下”的基础。

赤壁之战后,周瑜又率军于南郡之战中大破曹仁、徐晃联军,成功夺取军事重镇江陵,被封为偏将军,兼任南郡太守。他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提出了“取蜀,并张鲁,联马超,再以襄阳为根据地蚕食曹操,北方可图”的战略,然而遗憾的是,在整装取蜀的途中,周瑜病逝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

周瑜不仅军事才能出众,而且性格开朗,气度宽宏,待人接物谦虚和气。有一个成语“饮醇自醉”,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原文是“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指的就是周瑜气量大的故事。东吴名将程普,早年跟随孙权的父亲孙坚,后来又帮助孙策经营江南,是孙氏政权中的元老。他见周瑜年纪轻轻,地位却高于自己,内心不服,所以常常倚老卖老,给周瑜脸色看。周瑜却是个宽宏大量的人,不愿与程普计较,处处克制,事事谦让。他的谦逊忍让终于使程普有所触动,为了消除隔阂,周瑜又多次拜访程普,表达了自己对他的良好愿望。在这种情况下,程普终于抛弃偏见,对周瑜非常敬服,并与他融洽相处。后来,“饮醇自醉”便用来比喻与宽厚人交,不觉心醉,令人敬服。

周瑜的一生,是辉煌而又短暂的一生。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宽广的胸怀和谦逊的品质,赢得了后世的敬仰和赞誉。在《三国志》等史书中,周瑜被赞誉为“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宋徽宗时,他被追尊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他的事迹和形象,也被后世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所传颂和演绎,成为了三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周瑜的英年早逝,无疑是东吴的一大损失。然而,他留下的不仅仅是战功和荣誉,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卓越、敢于担当、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后世无数的人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周瑜,这位三国时期的名将,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后人学习和敬仰的楷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