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红巨龙蜈蚣的成长奥秘与养护要点
探秘中国红巨龙蜈蚣的生长发育及养殖奥秘
在神秘莫测的自然界中,隐藏着无数令人惊叹的生命形态,中国红巨龙蜈蚣便是其中之一。这种全身覆盖着深红色甲壳、体型壮硕的蜈蚣,不仅因其独特的外貌而引人注目,更因其独特的生长发育过程和养殖要求而备受关注。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国红巨龙蜈蚣的世界,揭开它生长发育的神秘面纱,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养殖这种神奇的生物。
一、中国红巨龙蜈蚣的生长发育
中国红巨龙蜈蚣,作为中国南部亚热带、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蜈蚣品种,其生长发育过程充满了神奇与奥秘。它们的头部背面两侧有一对集合眼,每一对集合眼包括若干单眼,而躯干部则有20个体节,这些体节上长有强壮的附肢,使它们能够灵活地在各种环境中爬行。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中国红巨龙蜈蚣的外骨骼。这种几丁质构成的外骨骼不仅为它们提供了坚实的保护,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接受外界刺激,但同时也限制了它们的进一步生长发育。为了摆脱这一限制,中国红巨龙蜈蚣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经历多次蜕皮。
蜕皮,对于中国红巨龙蜈蚣来说,是一次重生。在蜕皮前,它们的体色会发生改变,行动变得迟缓,停止摄食,视力和触角能力也会减弱。蜕皮时,它们会分泌一种几丁质酶,将外骨骼中的几丁质溶解,使外骨骼破裂,然后整个身体从中钻出,并重新形成新的外骨骼。这一过程通常需要2至3个小时,期间它们会用头顶住池壁,先顶破头板,然后依靠自身的伸缩运动逐渐使身体连同步足由前向后一次剥脱,最后脱离尾足。蜕下的旧皮呈皱缩状,拉直时是一具完整的蜈蚣躯壳。
中国红巨龙蜈蚣的蜕皮次数与它们的生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在胚胎发育中,它们要蜕皮三次;成体则一般每年蜕一次,个别会蜕两次。蜕皮多在盛夏或产卵后进行。值得注意的是,蜕皮时切忌惊扰它们,否则会延长蜕皮时间,甚至导致蜕皮失败。
除了蜕皮外,中国红巨龙蜈蚣的生长发育速度还与食料是否充足和进食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它们的生长发育速度会更快。从第一年孵化的幼体到当年冬眠前,体长仅约3.3至3.9厘米;第二年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体长也只约4.9至6.6厘米。因此,中国红巨龙蜈蚣从产出的幼体发育至成体性成熟一般需要3至4年的时间。
二、养殖中国红巨龙蜈蚣的注意事项
了解了中国红巨龙蜈蚣的生长发育过程后,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如何更好地养殖这种神奇的生物。
1. 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
中国红巨龙蜈蚣喜阴湿、温暖、通风的环境,畏光羞明,昼伏夜出。因此,在养殖时,我们应选择安静、阴暗、潮湿的场所,如室内立体箱或地下池等。养殖箱的墙壁可用木制或水泥结构,壁高在0.5米以上,内壁周围用光滑塑料膜或玻璃贴面,以防止它们逃跑。底部铺10厘米以上的松土或沙,土上扣上三排瓦片,瓦片上再反放一层瓦片,反复放三四层,以提供它们栖息和蜕皮的场所。
同时,为了保持室内通风透气、空气新鲜干净,我们还需要安装排气扇等设备,并及时清理粪便。室温平时保持在20至25℃,如气温过高时,可在室内蜈舍外洒水降温;冬天冷时,可采取加温措施,以保证它们的正常生长发育。
2. 定时定量饲喂
中国红巨龙蜈蚣的食性较杂,但主要以肉食为主。在养殖时,我们应定时定量饲喂,均匀分配食物。主要选择黄粉虫为饲料,也可每15至20天喂一次新鲜熟鱼或熟泥鳅。出生40天以上的幼蜈蚣可食煮熟的蛋黄,每天必须用一次新鲜的。幼蜈50天以上可与母体分离饲养。
投喂时,应将洗净的食具、饮具擦干不留水珠,分散摆放在蜈蚣池内,保持每条蜈蚣都能接近并吃到食物。饮水应选平、浅的盘子,每天要饮一次新鲜凉开水。同时,要注意不要投喂瓜果杂虫、烂肉、隔夜肉类等不宜消化的食物,以免引起肠胃炎等疾病。
3. 注意病虫害防治
在养殖中国红巨龙蜈蚣时,我们还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常见的病害有黑斑病和胃肠炎等。黑斑病可用食母生、土霉素、氯霉素等药物拌饲料虫连喂7天进行防治;胃肠炎可用磺胺片或氯霉素拌饲料虫饲喂。同时,要注意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养殖用具和养殖环境。
此外,还要注意防治蚂蚁等害虫的攻击。蚂蚁等害虫会趁机攻击正在蜕皮的蜈蚣,导致它们被咬死或咬伤。因此,在养殖时,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治这些害虫的攻击,如使用蚂蚁药、设置隔离网等。
4. 繁殖与孵化管理
中国红巨龙蜈蚣的繁殖与孵化也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们一般在3至6月份交配,5至8月份产卵。每次产卵50至60枚,产卵后母蜈蚣会将卵抱在怀内孵化。孵化期间应保持安静的环境、适宜的干湿度和温度。一般孵化温度应控制在12至15℃,平时25至32℃,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至70%。
当幼蜈蚣孵化出壳后,它们会在母蜈蚣的背上生活一段时间,直到能够独立生活为止。在此期间,我们应保持养殖环境的稳定,不要惊扰母蜈蚣和幼蜈蚣,以免影响它们的正常生长发育。
结语
中国红巨龙蜈蚣作为一种独特的生物资源,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只要掌握了它们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养殖要求,就能够更好地养殖这种神奇的生物,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乐趣和收益。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