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首先,简要说说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李白二十七岁时,在湖北安陆住了十年之久。在这里,他结识了比他大十二岁的孟浩然(唐代田园诗人),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后来,孟浩然乘船东下到广陵去,李白为其送行。注意:孟浩然当时过着隐居的生活,他“下扬州”,是到景致优美的地方去游历,不是上任或被贬,也不是到遥远的边疆。
其次,解释诗中的部分词语:1.黄鹤楼,见崔颢《黄鹤楼》的注解。2.广陵,即江苏的扬州。3.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4.烟花,形容柳絮如烟的春天景物。5.碧空尽,指孟浩然所乘之船消失在碧蓝的天边。尽,消失。
最后,赏析这首诗。
这是一首送别诗。我们学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王维的《渭城曲》,也是送别诗。但,它们与这首诗的情调却大不相同。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有二:一是他们所送别的友人,其志趣与去向大不相同;二是李白的性格与创作风格更不同于王勃与王维。下面就试着用比较的方法赏析李白这首诗。
1.这首诗的前两句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前两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渭城曲》的前两句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三首诗前两句都写了送别的地点与当时的景象。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是,李白的诗句中洋溢着对所写景物的美好想象,基调是欢快的;因为朋友要到的地方是令人向往的扬州。扬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名胜之地,加之当时是太平盛世,送别的季节又是“烟花三月”,正是春意盎然之时;而他的挚友孟浩然又是从黄鹤楼顺长江而下,一路上也必然是繁花似锦。而且,到了扬州,更会享受那“春风十里扬州路”的美景与生活。所以,李白没有理由心生凄楚之情的。但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渭城曲》所写之景物则不然:要么是表现渺茫之意,要么是反衬惜别之情;他们无论如何也欢快不起来。
2.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最后两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渭城曲》的后两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三首诗后两句都是表达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的。这又是它们的共同点。但是,李白是把这种感情融入到他所写的景物之中,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渭城曲》却都是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友情的。这种不同,不仅可以看出他们送别的友人所处地位与境遇之不同,而且更可以反映出他们性格与创作风格之间的差异来。联系大家都熟悉的李白的《赠汪伦》一诗,读者也许就会觉得笔者所说有点道理。可能有人说:因为上述李白的诗都是写比较愉快情景的,如果表现其不愉快的感情时难道也是如此吗?好,那我们就举他写的《秋浦歌》看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首诗是写愁的,是表现不愉快感情的吧?但是,你看他的诗句里,除了“愁”字,谁能找出表现他不愉快感情的一个字来?而“白发三千丈”一个夸张句,再加上一个“何处得秋霜”的问句,表现出来的是李白对“愁”的真实感受:即使再愁,他也许能写出“一江春水向东流”,但决不会写出“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样的句子!这难道不是由他的性格与创作风格决定的吗?
3.有人说,李白的豪放与浪漫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关注上,他很少考虑别人。这种看法似乎有失偏颇。拿这首诗的后两句来说,粗看起来,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渭城曲》两首诗的后两句比较,好像真是如此。你看人家的诗,一个是劝朋友不要伤心,一个是担心朋友别后的孤单;而李白却不顾这一切,独自欣赏起他看到的“碧空”与“长江”来了。其实,这首诗的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正展现了李白性格与创作风格中最光彩之处。
有人这样分析:“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我同意关于目送朋友的分析,但还须补充几句。
一是“孤帆”一词不是写挚友的孤单,而是写李白对江中成百上千的船只全不在意,只凝视着孟浩然渐渐远去的帆影。
二是我认为“才注意到一江春水……”的分析欠妥。因为一直流到“天际”(天边)的“长江”,在诗人的笔下并非是滚滚的江水,它早已化作诗人汩汩倾泻的心潮了。原来,诗人的心潮在护卫着这只“孤帆”,一直送到“烟花三月”的扬州。
你看,在李白粗犷与潇洒的性格与创作风格之中,从来就不乏细腻与缠绵的情怀。如果再联系他《渡荆门送别》中写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诗句,读者定会有更深的体会。而这样的诗句,恐怕不会出现于王勃与王维诗中的。这是不是李白的独特之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