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简介及人生经历(李白简历个人资料)

“李白”这个名字,据说是出自李白七岁那年,面对满园繁花似锦,吟出的“李花怒放一树白”一句。李白的出生地没有确切的说法,一般认为绵州昌明为其故乡,也有人认为李白出生在碎叶城,就是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至于出身,后代认为的,李白为李世民族弟,或李建成后代的说法,都没有确凿的证据。

唯一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李白是个少年天才。他10岁通读诸子百家著作,15岁观奇书,学剑术,18岁时就学仙人隐居,并跟着名师学习纵横术。

24岁那年,踌躇满志的李白辞别亲友,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乘船远游。青年李白,乘着船到了峨眉山,他看到峨眉山间吐出了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中,月影随着江流摇曳。第一次离开家人和亲友的李白,心头涌上了淡淡的哀愁,随即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自此,李白的才情浸润了江山美景,一发不可收拾。

出了三峡来到江陵,,李白离家越来越远了,对亲人的思念也越发浓厚。怅然中,李白写下《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故乡的水啊,对我恋恋不舍,不远万里赶来送我。写景之奇巧,想象之奇特,在山水的滋养中愈加丰盈。

旅途中也有意外惊喜啊,李白在这里遇到了彼时年高德昭的司马承祯。司马承祯不仅道行高深,而且德高望重,文采飞扬。他对李白非常欣赏,称李白“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此次相遇,令意气风发,一心仗剑走天涯的李白对神仙般的生活愈加向往。

次年,25岁的李白来到了洞庭,又出游金陵。经过一年多的游历,李白的才华随江水奔腾,随山路越攀越高。他一路写下《望天门山》、《长干行》、《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等千古名诗。另外,此时的李白到处游历,也是希望结交朋友,得到引荐,登上高位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又是一年的春天,李白从金陵出发,一路走到扬州,又历游苏州、杭州、越州、台州,然后又回到扬州。据记载啊,这一路走来,豪爽的李白已经“散金三十万”。回来后,李白突然病倒,无法继续行程。不知是病中更易多愁善感,一向豪放不羁的李白,写下了感慨万千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转眼已是开元十五年,27岁的李白养好了身体,继续游历。不过,男大当婚,这一年,李白抽了个空,回乡与故乡许相的孙女结婚了。

婚后的李白,并未因成家而停下脚步。他依然四海为家,春至江夏,暮春又送孟浩然去扬州,并写下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至真至纯的友谊,很多时候也正是李白灵感的来源。一路所见,锦绣江山入眼,处处是情思啊!

转眼间,我们的诗仙已是而立之年。这人啊,一到而立之年,总会有种莫名的焦虑感。此时的李白,已经成家,就此立业了。这一年,因元丹丘的推荐,李白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别馆,写下《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诗中,李白写道:“弹剑谢公子,无良可哀。”以孟尝君门客冯屁自比,坦诚寻求功名之意。虽急于求取功名,但李白还是那个洒脱的李白,“功成拂衣去,摇曳沧洲傍。”待我功成名就,我将拂衣而去,云游五湖四海三山。

然而,李白此次求功名之路,最终还是不了了之。此后两年,似乎陷入了三十岁怪圈,李白在长安几近穷途失路。怅然之下,李白作《行路难三首》,寄寓功业难求之意。但即使在职场困境中无法找到出路,李白依然乐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但一不小心,他又在《蜀道难》中流露出了自己的沮丧:“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是不是像极了职场中怀才不遇的菜鸟?

转眼间,又一个春天来了。春天的夜晚,总是让人顿生愁思,更何况此时求取功名数年未果的李白呢?李白孤零零地住在洛阳的客栈中,听着悠扬的笛声,像个委屈和忧伤的孩子,他写下《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不止如此,李白想起在家时,和妻子在安陆的白兆山桃花岩修筑了新居,其后不久他又漫游各地去了。由于李白喜欢饮酒,妻子十分担心他。李白虽反省,但却不能戒酒。带着些许愧疚,李白写下《赠内》: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作为一个豪迈的游侠,李白很少为儿女情长所羁绊,但他的心是柔软的。这首直白而简单的《赠内》,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虽被忧伤和内疚缠绕了一阵子,李白却在游历的路上越走越远了。35岁开始,李白与元演越太行、游太原,写下《太原早秋》。次年,又与岑勋和元丹丘嵩山相会,写下著名的乐府诗《将进酒》。往后两年,李白一路走一路写,《短歌行》、《送友人》、《赠孟浩然》、《望庐山瀑布诗二首》均出于这期间。

40岁这一年,李白的人生出现了一次重大的变故。这一年,代替李白操持着全家事务的妻子,病故了。悲痛的李白料理好妻子的后事,便带着子女来到东鲁。似乎要将对妻子的内疚和怀念溺亡在酒杯里,他与韩准、裴政等人组团隐居在徂徕山,日日纵歌,夜夜醉酒,还给团队取名“竹溪六逸”。

事实上,单亲爸爸还是有了牵挂,带着孩子在身边,李白这两年不再出远门,只是在东鲁附近游玩。

时间来到天宝元年,这一年李白42岁了。这是李白的命运出现重大转折的一年。元丹丘成功地将他推荐给了玉真公主。李白在这年秋天奉诏入京。唐玄宗在金銮殿上见到了李白,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命他待诏翰林。在皇宫的这两年,李白涨了很多见识,还为皇帝和杨贵妃写了《清平调》、《宫中行乐词》、《清平乐》等华丽的赞歌。“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华美,“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的荣宠,“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的新奇,皇帝亲手喂给饮食,贵妃抚琴为自己伴奏,力士含笑为自己脱靴……一切是那么美好,可李白却越来越迷茫。这,是自己想要的吗?

纸醉金迷的生活,与至真至纯的情怀日日交战,而至真至纯的性格,虽然于写诗作文大有裨益,在官场上,却大大的行不通。李白在朝廷中的遭遇可想而知。

努力争取的升迁没有希望,又遭到同僚的嫉妒和陷害,李白越发感觉自己被束缚在了那座孤城里。他想回到从前自由随性的日子了。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次年飘然而至。天宝三年正月,李白的“忘年交”好友贺知章请为道士还乡。目睹皇帝送别贺监的盛大场面,李白不禁暗暗羡慕。功成名就,而后归隐江湖。自己追求的,不就是这样的荣耀吗?

但,等不到了。这年三月,李白上疏,请玄宗恩准自己还山。玄宗顺势赐金放还。苦闷的李白,回顾过往,写下《把酒问月》、《长相思》、《月下独酌》等抱怨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孤寂苦闷的诗作。但李白深知,沉沦在黑暗的现实中,与奸佞之人同流合污,自己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就像黑夜里,自己关注的始终是那一轮皎月一样,自由和光明,才是自己的追求啊!

恢复了自由的李白,像池中鱼回归江河,虽未越过龙门,却倍加珍惜现在的自由。他恢复了往日的豪情壮志,和杜甫、高适、高如贵等好友,畅游梁宋,纵猎孟诸。最能表达他的心情的,大概就是《侠客行》中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了。

46岁这一年的李白干了些啥?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见杜甫,别杜甫,想他。于是,《沙丘城下寄杜甫》、《梦游天姥吟留别》、《戏赠杜甫》篇篇成了经典。李杜二人自天宝三年在洛阳相识,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交往密切,彼此了解和尊重。后来虽难相见,却仍然经常写诗给对方表达关心和思念。

送别了杜甫,李白突然十分想念自己的另一位好友,贺知章。想他,就去见他。二话不说,李白赶到贺监的家乡,然而,旧宅还在,贺知章却早已亡故。悲痛的李白想起当年贺知章金龟换酒的往事,不禁泪流满面。他含泪写下《对酒忆贺监二首》,把思念和对往昔的追忆,都留在了镜湖。

天宝八年,已近知天命之年的李白非常想念子女们,于是举头望明月,写下脍炙人口的《静夜思》。这一年,他又惊闻好友王昌龄被贬。叹息一声,李白写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于次年回归鲁郡,并在梁苑与宗楚客的孙女结了婚。这也是李白这几年唯一可喜之事了。

虽已头发花白,李白心中的一腔热血却和少年时无异。婚后,他继续北上,并有了立功边疆的想法。但很快,他发现了安禄山的狼子野心,登上黄金台痛哭流涕。可眼泪能改变局势吗?此后两年,李白情不自禁地又往南走了。途中,心情复杂的李白留下了孤独的《独坐敬亭山》,郁郁不得志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寄托志趣的《赠黄山胡公求白鹇》,情深之至的《赠汪伦》等诗篇。又闻好友晁衡回国途中遇难,含泪写下悲痛万分的《哭晁卿衡》。而此期间所作的《忆秦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它“以气象胜”。“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首词气象博大深厚、意境开阔、气韵沉雄,又裹挟悲凉之气,堪称李白这一时期集大成的作品了。

天宝十四年。李白又一头扎进了政治的漩涡,他与宣城太守赵悦交游,公开反对杨国忠发动的两次征南诏之战,并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前,心忧安禄山疑似叛变的迹象,写下《古朗月行》。

随后,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投在永王幕下,随军队东下。可惜,李白在政治上的才华真的有限。很快,永王兵败,李白被囚禁在浔阳狱中。李白的夫人奔走营救,终于在宋若思的帮助下出狱。年底,李白被判流放苦寒之地夜郎,此时的李白,几乎是绝望的。

但刚走到白帝城,皇帝因干旱大赦天下,李白立即乘船东下江陵。“轻舟已过万重山”,所有烦恼被甩在身后。如获新生的李白,于喜悦中写下《早发白帝城》。但长安,成了心结,似丽人倩影,时时拨动李白的心弦。“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一切,都在《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中了。

时间,终于来到了宝应元年。这一年,62岁的李白病重,“枕上授简”,将自己保存的诗文悉数交给李阳冰,编辑成集。就在这年的十一月,李白写下《临终歌》,而后永远睡去。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李白这只耀眼的金色大鹏,终究还是满怀生不逢时力不济的遗憾,飞走了。一代文学巨匠,一颗“太白金星”,就此陨落。但他留下的上千首诗文,却让后人沉迷其中,流连忘返。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